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英媒称英国也曾参与棱镜项目并监控G20峰会代表

2013年06月17日14:48  法制晚报

  G8峰会今召开奥巴马欲借机澄清“棱镜”项目却遭英媒爆新料—— 英美监控G20 也为反恐?

  八国峰会(G8)今天将在英国北爱尔兰开幕。据美联社报道,这次G8峰会上,奥巴马的首要任务将是澄清“棱镜”项目。而

  《卫报》今天再爆猛料,直指英

  国曾参与“棱镜”项目,并监控2009年

  G20峰会的与会代表,以确保己方

  的谈判优势,这给了奥巴马

  “网络监控是为了

  反恐”的说

  法以有

  力一击。

  G8峰会奥巴马灭火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情报部门高官称,美国国家安全局经营的两个数据收集项目成功阻止了针对美国与20多个国家的恐怖袭击计划。奥巴马很可能会以此为论据,向与会的欧洲国家元首解释美国“棱镜”等监控项目的必要性。

  报道称,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15日公布了最新解密信息,披露了上述消息,但没有公布关于这些恐怖袭击计划与所涉及国家的具体详情。

  美国情报高官说,美国国家安全局每日搜集数百万电话通话记录,但去年仅监控了不到300个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根据项目规定,只有与疑似恐怖主义计划有关的记录才能进行监控。此外,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每90天审核两个数据收集项目,所收集的数据必须每5年销毁一次。

  路透社也报道称,白宫方面已经证实,奥巴马在即将举行的G8峰会上将就“棱镜”等监控项目向与会的欧洲国家元首作出解释。

  美国国家政策副顾问本·罗德斯表示,奥巴马理解欧洲国家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方面对美国“棱镜”等秘密情报监控项目的担忧,因此奥巴马将向G8其他国家元首解释“棱镜”等项目在反恐等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滥用所获得的数据。罗德斯说,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反恐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应该团结合作以避免遭受袭击。

  英国监控G20俄总统土财长都“中招”

  然而,奥巴马还没在G8上开腔,英国《卫报》今晨又爆出英国曾借G20峰会之机监控各国代表团的猛料,令本次参会的领导人们更坐不住了。

  《卫报》的报道直指英国政府情报机关“政府通讯总部”(GCHQ)曾在2009年的伦敦G20峰会上监控和拦截所有外国参会者的通讯信息。并且GCHQ与“棱镜”也脱不了干系,从2010年就开始染指“棱镜”项目。

  报道称,斯诺登此次提供的文件中有一份被列为高度机密的“开创性情报能力”文件显示,在2009年G20峰会期间,英国情报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来拦截代表团的通讯信息。在监控目标中,土耳其财政部长以及他的15名代表团成员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此外,GCHQ还从美国国家安全局接收对当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电话监控信息。

  多种手段监控收获不小

  据悉,当时这一监控活动获得时任英国首相布朗的原则上的批准。当时,为了对与会的代表进行监控,GCHQ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

  设置会议网络供与会代表使用,然后通过电子邮件拦截程序和按键记录软件对代表们使用计算机情况进行监视;

  渗入与会代表手机的安全系统,监控他们的电子邮件和电话;

  安排45名分析师全天实时汇报谁参与了峰会,谁在峰会上打了电话;

  其中,GCHQ重点对土耳其财政部长及另外15名代表进行监控,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莫斯科之间的卫星通话也被监控。此外,GCHQ的情报人员还成功进入了南非外交部的计算机网络,对南非驻英国高级专员使用的电话线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包括提供给南非参加G20和G8峰会代表的简报在内的文件。

  监控外国政要“棱镜”反恐是幌子

  这一信息的披露引发了人们对英国情报部门以及美国的类似机构监控界限的新质疑。如果说安全部门监控个人电话记录和网络数据是反恐以及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必要行为,那么监控参加G20的外国客人的行为,只能说是企图在会谈期间保持优势地位。报道称,情报人员把监控到的信息迅速转交给外交部门,从而保证在G20峰会的各项谈判期间,英国代表能拥有谈判优势。

  报道称,之所以会爆出这一消息,是因为英国即将举行G8峰会,那些曾出席过G20峰会的与会者这次将再次出席G8峰会。文章指出,这一消息可能会导致参与过2009年G20峰会的领导人要求英国解释当年是否对自己实行了监控,以及本周是否会重演“2009监控门”。

  《卫报》的报道指出,“棱镜”曝光后,英国一直坚定地站在美国政府一边,还将斯诺登列作不受欢迎人物,禁止他登上赴英航班,反映出美英在情报领域上关系紧密。《卫报》指出,实际上GCHQ自2010年起已与“棱镜”建立联系,去年有197份报告使用了“棱镜”资料。

  愤怒蔓延半数港人拒交斯诺登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的一桩桩监控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被曝光,民众的愤怒也在聚集。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数百香港人举行示威要求特区政府保护斯诺登。香港媒体公布的民调显示,一半香港人反对遣返斯诺登,支持遣返的只有17.6%。

  “假如说斯诺登扔出的是一颗炸弹,那么,至少就眼下而言,他扔出的是一颗爆炸力超强的臭气弹。”“美国

  之音”14日报道

  称,斯诺登的“臭气弹”让许多人、许多政府、许多制度,包括西方国家一直为之自豪的宪政民主制度都沾上了难以摆脱的臭气,种种辩解都显得苍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监控事件曝光可能削弱美国当前有关互联网未来,包括言论自由、隐私和网络安全政

  策的全球谈判

  优势。

  文/记者蒋伊晋张洁清制图/周建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