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印度梦”相通

2014年02月19日10:00  《环球》杂志 微博

  “中国梦”与“印度梦”相通

  曾任印度商业部长的兰密施先生,特意创造了Chindia一词,将China(中国)和India(印度)组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符号,汉语的意思是“中印大同”。    

  《环球》杂志记者/郭朝飞 马琼

  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文明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都是新兴市场的代表,都是“金砖国家”,又分别有着“中国梦”和“印度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及“中国梦”时表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印度总理辛格也曾说,“世界足够大,可以让印度和中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梦”和“印度梦”有哪些相通之处?中印两国是否可以成为对方的发展机遇?在实现各自梦想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如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带着这些问题,《环球》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加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赵伯乐、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宋德星。

  《环球》杂志:“中国梦”和“印度梦”有哪些相通之处?

  马加力: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侮内患,积贫积弱,受尽了磨难和艰辛,进入现代后,中国的发展也历经了不少曲折。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受尽了奴役之苦,独立以后,印度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说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拥有12.5亿人口的大国,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因此,无论是从两国的历史命运来看,还是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梦”和“印度梦”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赵伯乐:中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都曾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且都对周边地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近代以来也都遭受过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国家贫穷落后。因此,两国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要实现各自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相通之处是,两国的发展都彻底摒弃了西方传统强国依靠武力和殖民扩张、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别国损害之上的模式,两国都在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的道路,同时,两国也都表现出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既享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红利又承担国际责任的特点。

  《环球》杂志:在实现“中国梦”与“印度梦”的进程中,中印各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马加力:中国的优势是,政府决策能力很强,经济结构相对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印度的优势是,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市场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长期、良好的英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化的高级人才,软件、制药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短板是,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法律制度不尽完善。印度的短板是,政府决策能力相对较差,政党利益超过国家利益、政客利益大于政党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地区发展严重失衡,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另外,教派冲突和种姓制度制约着印度社会的整合,极端武装力量的反叛活动也从内部影响了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宋德星:需要指出的是,中印两国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以经济发展为例,中国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成了世界的“制造工厂”,但一些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环境有所恶化,消费增长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印度方面,制造业和商业仍相当落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但其较早采取了以信息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和IT产业的发展模式,因而走出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赵伯乐:可以说,两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相似的问题:一是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政治、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问题;三是如何解决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邻居合作共赢的问题。

  《环球》杂志:不少人认为,中印两国可以成为对方的发展机遇。那么在实现各自梦想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该如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宋德星:两国的确应该相互视对方为发展机遇。这是因为,与传统大国关系相比,中印关系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一是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大国,两国有着争取良好发展环境的共同诉求,这决定了两国关系不可能是对抗性的;二是中印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挑战,两国需要加强合作;三是两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可以在新兴市场中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也有助于增强新兴市场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马加力:中印都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双方的真诚合作将为彼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中印贸易增长迅速,只要双方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贸易额还将继续增加。印度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软件和咨询公司以及制药企业,可以在中国获得很多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工程承包商,也正在为印度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

  宋德星:曾任印度商业部长的兰密施先生,特意创造了Chindia一词,将China(中国)和India(印度)组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符号,汉语的意思是“中印大同”。“中印大同”论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具备互补性,应该抓住时机走到一起,发挥互补优势。可以说,这个词汇为中印经济合作共赢指明了方向,比如,中国的硬件业和制造业对印度的软件业和服务业是很好的补充。

  另一个合作点是在地区安全领域强化信任。目前亚洲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动荡和不稳定因素仍时常发酵,在这种情况下,中印睦邻友好和安全合作会成为亚洲的重大稳定因素。

  中印两国也应该在全球治理领域相互支持。两国作为新兴市场中耀眼的“双子星”,对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发展持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两国可以而且能够在多边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在“金砖国家”机制、二十国集团机制、联合国机制等多边舞台上实现更为密切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在全球治理重大议题上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引导世界走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

  杨洁篪论中印合作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2月10日在《印度快报》发表题为《中国梦和印度梦息息相通》的署名文章。摘要如下:

  60年前,中印领导人顺应时代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印两国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经济的新引擎,不仅造福两国人民,而且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两大古老文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进入新世纪,中印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结出累累硕果。经贸关系取得很大成果。两国建立了战略经济对话等一系列合作机制,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大合作倡议。两国人文交流不断拓展,人民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

  今年的“中印友好交流年”系列庆祝活动,一定会把中印关系推向新的高潮。

  来源:2014年2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海南副省长冀文林成马年首位被查高官
  • 体育欧冠-梅西造红牌+破门 巴萨客场2-0曼城
  • 娱乐台男星高凌风血癌病逝 生前旧照帅气
  • 财经三峡集团被曝工程招标违规多:一查一大片
  • 科技新浪科技2013年度风云榜颁奖盛典
  • 博客马未都:乾隆皇帝是个超强记忆力天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校规出台:私处不准别人摸 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