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有多长?当年的牙牙学语的小孩已经上中学,伊朗换了两个总统,当年美国正气势汹汹攻打伊拉克,如今不仅已偃旗撤兵而且在反思中东政策。

  从2003年2月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的外交角力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大主题,各种形式、各种级别的谈判次第登场,次数多得恐怕连当事方都无法精确统计,但持续达12年之长恐怕还是超出各方当初预计。

  徐 超(特稿·新华国际客户端)

  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14日正式宣布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一致,从而为延续了12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僵局带来实质性突破。

  加时赛

  美伊代表一度扬言离开

  早在2013年11月,伊朗与六国达成阶段性协议,同意以部分中止核项目换取部分解除制裁。当时,双方先后设定了2014年7月和11月分别作为谈判期限,但因分歧严重而没能取得突破,不得不再次将最后期间推迟至今年6月底。

  今年4月,伊朗与六国达成一份框架性解决方案,为下一步达成最终全面协议奠定基础。各方6月下旬开始谈判,但先后错过了6月30日和7月7日两个截止期限,直到7月14日才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这场持续两个多星期的马拉松式谈判中,有关方在关键要求和协议条款上相持不下,才导致谈判进程不断上演“加时赛”。

  美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伊朗外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和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谈判中曾相互指责对方不肯作出让步,一度扬言离开谈判桌,就此中止谈判。

  “这是历史性一刻,”伊朗外长扎里夫14日参加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代表全体会议时说,“我们达成了一个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堪称完美的协议,但这是我们所能达成的协议,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成果。今天,(解决伊核问题)本来可能希望破灭,但我们现在正开始希望的新篇章。”

  突破口

  达成两个关键性妥协

  让谈判在最后关头取得突破的是,各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最终作出了妥协。

  其中一个长期争执焦点是解除武器禁运问题。伊朗一直寻求全面解除针对伊朗的武器禁运,用以装备伊朗武装力量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地区威胁;美国则希望长期保持对伊朗的武器禁运,担心伊朗在经济制裁解除后有资金扩张装备,同时增加对叙利亚当局、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的军事支持,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构成更大威胁。

  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作为折中方案,伊朗方面最终同意有关武器禁运不立即取消,但也不会持续到全面协议结束为止,上述制裁措施将继续保留5年到8年时间不等。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明确排除伊朗现有核项目存在制造核武器的可能,那么有关武器禁运的制裁可以提前解除。

  第二个争执焦点是对伊朗敏感设施的国际核查。要求对伊朗军事设施实地核查是否存在可疑核活动,一直是美国等国在谈判中的关键要求; 伊朗先前一直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敏感设施的检查及核科学家的调查,担心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可能打着核查的“幌子”实地刺探伊朗军事情报。

  在这份最新达成的协议中,国际核查人员可以在伊朗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核查伊朗敏感设施,包括军事基地。如果伊朗对有关核查要求提出异议,一个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定。相比之前,伊朗在完全拒绝实地核查的立场上明显有所让步,而美方主张的核查也被加上了“可控”的限制。一些对伊朗持强硬立场的批评人士可能借此对核查的效果提出质疑,担心伊朗利用提出异议这一“时间差”隐藏有关核活动。

  一些西方消息人士还透露,作为协议的另一个突破,伊朗方面还接受了与某些条款有关的“回溯”机制。一旦伊朗方面被认定违反协议,部分被解除的制裁可以在65天后重启。

  各方说

  以总理表达强烈不满

  协议达成,得到包括伊核谈判有关方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肯定,却也招致以色列的强烈不满。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说,尽管美国和伊朗之间有一段“无法忽略”的“艰难历史”,但这份协议仍是外交胜利,展示了“改变的可能”,“提供了一个向新的方向迈进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它”。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说,协议达成意味着伊核问题这场“不必要的危机”得以化解,将伊朗与有关方面的交往带入“新领域”。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说,伊核协议开启了“国际关系新篇章”,对整个世界来说也都是“希望的信号”。

  一贯反对国际社会与伊朗达成任何协议的以色列总理本雅明·贝塔尼亚胡则称,伊朗核协议“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历史性错误”,认为伊朗被解除制裁后会受益数千亿美元,从而用来继续发展核武器。

  “在每一个本可以阻止伊朗获得发展核武能力的领域,(国际社会)都作出了巨大的妥协,”内塔尼亚胡说,“当那些谈判的国家准备好对喊‘美国去死’的国家(伊朗)作出越来越多妥协时,你就无法阻止协议达成。”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美国和伊朗当局尽管均称赞这一协议,但它们在各自国内同样面临强硬派的压力。美国共和党先前质疑这份协议可能对伊朗作出太多让步,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12日表示,国会对伊核问题协议的审议期间,奥巴马政府将面临艰巨的“推销”挑战。

  根据法律,美国国会对这一协议有60天审议期,如果不予批准,奥巴马可以动用总统否决权,宣布国会投票结果无效。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必须借助部分民主党议员“倒戈”而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才能再次逆转总统的决定。不过,鉴于伊核协议被视作奥巴马任内的里程碑式政绩,预计民主党人不大可能在这一问题上帮共和党的忙。

  新华时评

  12年,

  一场超级马拉松

  新华国际 吴黎明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伊核谈判从维也纳起,如今又自维也纳落,持续12年,历史老人的大手笔让人感慨万千。人常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协议的达成却证明,曾经沧海可为水。

  回顾其历程,伊核谈判是一场超级马拉松。

  一直没有关上谈判大门

  伊核谈判12年,一直“高烧不退”的潜台词是,如果伊朗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坐不到一条凳子上,双方剑拔弩张,就算美国人不军事打击伊朗,按捺不住的以色列也可能“手痒”。

  而这,必然引发地区乃至世界性的危机,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灾难。于是,通过对话谈判方式妥善解决,一直成为各方认同的主流。就算前小布什政府一直扮演“鹰派”,就算前伊朗总统内贾德强硬话语不断,但一直没有不管不顾绝然关上谈判的大门。

  伊核谈判12年,尽管扑朔迷离,但先易后难、慢慢摸索合适路径是主线。从2003年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附加议定书,到2006年由于伊朗恢复浓缩铀研究工作,联合国安理会开始介入并通过制裁协议。紧接着,关于伊核问题的6+1磋商机制开始形成,事实说明,这是一条合适的对话机制,一直持续到眼下,且缔结硕果。

  解决伊核问题意义重大

  十年磨剑,一朝见效。2013年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后展示了务实和开放态度,同年10月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首次达成共同声明,曙光出现在天际。

  伊核谈判12年,其核心分歧是什么?那就是如何理解和保障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对此,伊朗与西方分歧巨大。一直以来,欧洲与美国在唱“红白脸”,各有分工,逼伊朗就范。伊朗方面,从内贾德时代的一味强硬到眼下讲求技巧,外交的灵活性非常重要。

  全面解决伊核问题,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助于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宁,意义重大。

  必须指出的是,中方是伊核谈判的重要一方,在伊核马拉松谈判中一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谈判一步步取得进展和最终达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更高层面上看,伊核谈判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谈判本身,其达成也为国际其他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所以,当隧道尽头的亮光扑面而来,让我们一起鼓掌喝彩。

(原标题:伊核协议达成,为世界带来希望信号)

编辑:SN098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中国需要一场生育政策大讨论

去年年底有50多位人口学者在上海召开生育政策座谈会,呼吁进一步开放二孩政策。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氛围里,人口政策的理想与现实,应该会是贯穿全年的重要议题。针对是否全面放开二胎等焦点性的人口问题,展开一场理性、建设性的大讨论,对当下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了。

高校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看到别人开海鲜馆赚钱,自己就跟风卖海鲜,一旦市场需求饱和,就难逃倒闭的厄运。饭馆倒闭了不要紧,高校专业设置失误则兹事体大——大学培育出来的教育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对学生而言是贻误终身,对社会而言是严重浪费资源。

留守儿童性侵创伤何时能抚平

我们该问问故乡沦陷,留守儿童性侵,留守老人自杀,留守妇女成乡村二奶……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盲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如果是,我们是不是要缓慢城市化脚步,是不是要反哺农村,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尽量和孩子、老人共同生活,而享受天伦之乐?

用涨票价解决地铁客流不靠谱

传说中的价格杠杆,能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用经济杠杆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涨价来分流,就得先明确“地铁的价格弹性”到底有多大。20年前,人们会因为“半只鸡”而减少公交需求,20年后这一幕还能不能重演?

  • 股民需抛弃一夜暴富的炒股思维
  • 希腊危机解除警报但风险犹在
  • 刘再复:中国和世界都经不起大折腾
  • 金庸笔下的欧阳锋究竟被谁逼疯的?
  • 《野草莓》:你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
  • 为什么旧爱总爱反咬一口?
  • 台风过后西湖第一个灿烂夜色(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