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瓦的古董店前文物“线人”众多
“塔利班毁佛”行动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阿富汗。近日又传言阿富汗难民把巴米扬大佛碎片运到了巴基斯坦古城白沙瓦。这个靠近阿富汗的边城一时间又成了国际传媒的焦点。国际文物保护组织来到这里收购阿富汗走私文物,斯里兰卡等国扬言要收购大佛残片,欧美富豪也派人来这里购买古董装点门面。一些文物走私贩子趁机兴风作浪,白沙瓦竟成了“黑暗的文物走私天堂”。
-白沙瓦
走私市场猖獗
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往北行驶40公里,就到了著名的历史名城塔克西拉。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玄奘当年修行打坐的土台。塔克西拉如今却成了制造仿古文物的重镇。从塔克西拉再往北行驶120公里就到了白沙瓦。“白沙瓦”在梵语中是“花城”的意思。这里已经没有了满城的鲜花,到处是拥挤的人群。机动车排出的尾气让人难以喘息,高音喇叭里不时传出让伊斯兰教信徒祈祷的吆喝声。古董店铺里摆着各种工艺品、宝石、项链、陶器和地毯等。
记者到市中心还不到5分钟,就目睹了一起抢劫案。来往行人只是毫无表情地看着抢劫的发生和结束,仿佛这就是当地生活的一部分。当我辗转来到当地最大的辛瓦利古董市场附近时,就有人走过来搭讪,那个人装模作样地在衣服兜内东翻西找,最后摸出一件破报纸裹着的小佛头。来白沙瓦之前就有行家告诉我,这些人被称为线人,他们手里拿的大都是假货,主要是试探买者是否懂行。如果买者能够指出这是假货,并能说出其原因,那么牵线人就会将其带入一个偏僻的古董店里,让客人看真东西。
记者在辛瓦利市场上听到了这样的议论,如今阿富汗难民疯了一样搜集历史文物,甚至不惜挖坟掘墓和盗挖圣地。一位古董商告诉记者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阿富汗是中南亚最大的文物古董集散地,大量文物从巴基斯坦、伊朗和布哈拉等地运送到喀布尔进行交易,如今这个市场被迫迁到了白沙瓦。尽管边境和海关的检查十分严格,但是走私贩总能把文物偷运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转卖到欧洲和美国。
如今的文物走私已经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一些文物走私集团在阿富汗各地设立了自己的代理人。这些代理人主要向文物贩子提供文物信息和来源。一旦交易成功,代理人就可以坐拿10%的佣金。一个古董店老板告诉记者说,干这一行最讲究的就是“相互信任”。如果代理人提供了假信息,就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但是为了获取金钱,“以假充真”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的。文物贩子在塔克西拉以几十到几万卢比的价钱购买仿制文物,然后运到阿富汗境内,再经过一番巧妙的设计,就可以以几十万卢比的价格出手。由于仿制文物所采用的石头是真的,就连行家也经常看走眼。为了防止文物贩子之间出现欺诈现象。他们还为自己制定了“行规”,如果出售者明确表明看不准自己手里的古董是真是假,那么一旦发现是赝品时,他可以不受指责。如果说自己的文物是真的,而售出后经过鉴定发现是假的,那么售者必须退款没商量。
巴基斯坦的一家报纸披露,在巴基斯坦境内就有二十多个文物盗卖组织,其中6个长期驻扎在白沙瓦,另外一些则分布在塔克西拉、拉合尔、伊斯兰堡等地。他们与西方的文物走私贩子相互勾结,通过互联网沟通信息。一位文物贩子告诉记者说,售价最高的是犍陀罗艺术雕像、青铜佛像和历史文献资料。一个文物贩子以15万美元的价格从难民手里收购了一部刻满梵文的“木头书”,他转手就以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欧洲文物走私贩。他不知道这个欧洲文物走私贩将以多高的价钱出手此书。就在记者来到白沙瓦的几天前,有一尊阿富汗青铜佛像以4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商人。文物市场中有一种被称作“苏拉玛尼玛莱”的细小石头,这种比无名指还细小的石头是半透明的,上面有“眼睛”一样的图案,几颗“苏拉玛尼玛莱石头”穿在一起就成了精美的项链。这样的石头竟然卖到1000多美元一颗,上面有九只“眼睛”的可以卖到三四千美元一颗。记者从一个文物贩子手里拿过一颗端详了半天,觉得这同我国西藏的“天珠”一模一样,也许就是同一种东西。
-阿富汗文物价值连城
阿富汗佛教文物之所以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一页,首先是因为它们是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已经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就是典型例证。当年玄奘从西域来印度取经时,曾经对巴米扬大佛有过描述。他在《大唐西域记》卷一《梵衍那国》里写道:“……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光耀,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历史文献与雕塑相互印证,成了研究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方式。可惜的是,巴米扬大佛毁坏在了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而整个国际社会都显得无能为力。
阿富汗佛教文物之所以价值连城还在于其精美的雕刻和设计。其重要特征就是东方思想和东西方雕塑技巧的巧妙融会。公元前326年希腊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入了喀布尔流域和旁遮普,并在这里建立了大夏国。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驱除了希腊势力,建立了贵霜王国。贵霜王国的中心地带就是现在的白沙瓦和阿富汗东部,从此这里开始大建寺塔,雕刻佛像,阿富汗一带也就成了东西方思想和艺术的交汇点。当时的佛像带有浓重的希腊风格。这种希腊化的佛像就被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对我国初期佛教艺术影响巨大,如北魏云岗石窟就可以看到其影响。
阿富汗的佛雕藏品之丰富同样令人惊叹。曾经在我国驻阿富汗使馆工作过的羌品兴先生在伊斯兰堡告诉记者说,当年喀布尔博物馆里的佛教文物,比亚洲所有佛教国家的馆藏品总和还要多,而且佛教雕塑的精妙令人称奇。记者在拉合尔收藏家赛夫鼎先生那里就看到了这样两件雕塑:一个是口吐莲花的佛像,佛陀的嘴微张,莲花从嘴角向两侧延伸。莲花瓣像络腮胡子一样与头发连在一起,构思极其巧妙;另一个是佛头周围的装饰不是莲花,而是向日葵的花瓣,这大概是佛教雕塑中最奇特的一个了。当记者打算把这两个佛陀头像拍摄下来时,赛夫鼎先生摇摇头说,如果你的照片一发表,说不定会有多少同样的佛头出现在黑市上,到时候可就真假难辨了。他又补充说,我永远让中国朋友来这里参观我的收藏。
-难民队伍鱼目混珠
白沙瓦的当地居民有八十多万人,至于这个历史古城究竟容纳了多少人,谁也讲不清楚。巴基斯坦的官方统计数字表明:进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有二百多万人。估计有一百多万人生活在白沙瓦。一位白沙瓦居民抱怨道,“我们在自己的家乡竟然成了外国人了。”大量难民的涌入,也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和就业,现在白沙瓦的出租车行业完全被阿富汗难民所垄断,但是大部分难民的生活处境极其艰难。
记者来到白沙瓦附近的加罗兹阿富汗难民营,看到那里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两三根木棍和几块塑料布就是难民们的家了。我乘坐的汽车还没有停稳时,难民们便急不可耐地把头伸进了车窗内,急切地向我诉说着什么,我不懂普什图语,旁边的一位难民告诉我说,难民都吃不饱,肚子饿。
入巴基斯坦的难民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职业难民”,他们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来回奔忙,背包或衣兜里装着几尊小佛雕或大佛碎片,干起了走私文物的行当。这些难民并不知道所带佛像和文物的真正价值,古董商给他们几千卢比,他们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塔利班在“毁佛”之后,下令禁止任何人运输、占有或出售宗教雕像;而巴基斯坦边检部门认为来自阿富汗的文物系盗窃赃物,一律禁止流入境内。因此一些文物走私贩子只得利用这些“职业难民”把一些佛像和其他文物带到了白沙瓦。
记者在白沙瓦采访时还注意到,阿富汗难民中也有“另类”。这些人浑身珠光宝气,打扮时髦。他们每天出入五星级饭店。当地人忿忿地告诉记者,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前阿富汗政府要员的家属,他们侵吞了大量财富后跑到了白沙瓦。另一小部分则是文物走私大亨。这些人都有保镖,他们自己也有手枪护身。记者在当地的豪华PC饭店几次想与他们套近乎,都被对方警惕地拒绝。
一个古董收藏者告诉记者说,这些文物走私大亨都有固定的客户,根本用不着结识新主顾。这些人都有背景和靠山。他们的文物走私可以说得到了塔里班政府某些官员的默许。看来阿富汗的文物走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文并供图本报驻印度特约记者张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