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6日宣布取消长达4天的宵禁,但不解除紧急状态,以防不测。一起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事件,曾使这个城市一度陷入大规模的种族骚乱。这是美国发生的又一起因种族歧视而引发的人权悲剧,不仅震惊全美,而且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
4月7日,年仅19岁的黑人青年蒂莫西·托马斯遭一名白人警官的追捕。当手无寸铁的 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官竟开枪将他打死。后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托马斯并无大过,只是涉嫌犯有14项行为不轨的罪名,其中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等。
这起草菅人命案发生后,辛辛那提市居民极为愤慨,抗议示威随后演变成全市范围内的种族暴力冲突。市政府不得不从12日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实行无限期宵禁。据悉,有60多人在暴力冲突中受伤,数百人被警方拘捕。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出面干涉,要求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考虑帮助辛辛那提市恢复正常秩序的方案。
事实上,这起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事件只不过是美国长期存在的种族问题的冰山之一角,由此引发的种族暴力冲突决非偶然,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种族歧视所产生的恶果。它再次表明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
美国的种族歧视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从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被运到新大陆开始,黑人便备受歧视,惨遭奴役。虽然1865年美国联邦宪法第13条修正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可奴隶制并没有因此而在美国绝迹,有的州甚至到1995年3月才正式宣布废除奴隶制。时至今日,黑人依然深受种族歧视之害,饱尝种族仇恨之苦。
在过去的近40年中,美国发生了数十起大的种族歧视丑闻,其中最著名的是1968年4月的枪杀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事件,曾导致席卷全国125个城市的黑人暴乱。进入20世纪90年代,种族歧视在美国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1992年4月,因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在洛杉矶引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暴乱事件,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1996年10月,佛罗里达州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司机,再次引发骚乱,致使15人受伤;1999年2月,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察连击41枪当场毙命,但杀人者竟被判决无罪,抗议浪潮再次爆发。
在美国,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是这个“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在美国随处可见。去年2月3日《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报道中说,即使在美国大城市,也没有几个居民区完全消除了种族隔离。在整个90年代,美国高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平均增长了15%,但少数民族家庭的处境却没有多大改变。近200万土著印第安人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大街上过日子,其中40%的人每周都有两三天吃不上东西,他们是地球上这个最富裕国家中最贫困的人。
黑人等少数民族在美国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3%,而在各级经选举产生的职位中只占5%。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没有黑人当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华尔街上的大投资公司中黑人高级职员也凤毛麟角。此外,黑人和白人之间,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居住条件很差的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几乎得不到政府提供的住房补贴或购房贷款。
美国司法领域中的种族歧视也非常严重。在各州监狱关押的200多万囚犯中,有47%是黑人,16%为拉美裔。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共有1.8万多人被判处死刑,其中白人只有38名,仅占0.2%,且从来没有一个白人因为强奸黑人妇女而被判死刑。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在美国,犯有同样的罪,黑人及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两至三倍的惩罚。此同时,美国黑人一直生活在一种缺乏公正的法制体系之中。警察滥用暴力,侵犯人权,包括对黑人实施私刑、捏造罪名、非法强行拘留等现象屡见不鲜。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种族歧视、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生命权受到肆意践踏的国家,从1976年以来,却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最早是对82个国家逐国进行指控,现已扩大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霸权主义心态的驱使下,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它总是怀揣两把尺子,一把度己,一把量人。对别国的人权状况可任意歪曲,罗织罪名进行指控,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现状则视而不见,或佯装不知。美国使用机关枪、火焰喷雾器和坦克,夷平邪教大卫教派的总部,却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中国依法取缔害死1000多条人命的邪教“法轮功”。世界上绝大多数遭到美国无端指责的国家,都要求美国首先检讨自己,改善一下本国的人权状况,而不是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披着“人权法官”的外衣,干涉别国内政。
显而易见,美国年年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在联合国混淆视听,提出污蔑他国人权状况的提案,其目的首先是企图掩盖自己极其恶劣的人权状况,抑制国际社会对美国侵犯人权事件的谴责;同时也是为了以人权大棒开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甚至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幌子,肆意践踏别国人权和主权。“人权卫士”的这种拙劣表演已欺骗不了当今世人的眼睛。新华社记者汤水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