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返回顶部
其他国家

法国人眼中的撒切尔夫人

2013年04月09日13:04 我有话说(人参与)
黎文宇

特约供稿人:黎文宇

对英国的老冤家——法国来说,撒切尔夫人的影响是一言难尽。在法国人看来,不仅前任总统萨科齐明显受到了撒切尔主义的影响,甚至如今正在执政的法国社会党政府也受到了影响。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对撒切尔夫人是百感交集。

带你看天下 20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撒切尔夫人有“卡里古拉的眼睛和玛丽莲•梦露的嘴巴”。显然,这是对一位穿着讲究、充满魅力的女人的褒扬,而非她的政绩。面对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法国大革命,玛格丽特•撒切尔也毫不客气,“那是欧洲最糟糕的东西。”

  1979年,当撒切尔坚持提倡私有化政策时,密特朗大唱反调,对法国银行和工业集团实施大规模国有化。当撒切尔认为自由重于平等,颂扬财富创造时,密特朗却沉醉在主张财富再分配的社会主义思潮下……一右、一左,撒切尔在与密特朗在互相掐架中,度过了风云变幻的80年代初。

  对法国人来说,有关撒切尔夫人逝世的看法更加复杂。

  70年代末,这位曾被称为“不会赢得权力的郊区主妇”,却奇迹般地将世界经济推向了货币主义与自由市场的时代,英国也因此保持了经济年增7%的佳绩。而在与货币主义唱反调的法国,情形却是尴尬的。实行了延长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增加社会保障费用等社会政策后,法国还是迎来了1982年的失业大潮。密特朗不得不削减公共支出,逐渐转向自由主义,尽管似左实右,撒切尔仍然十分得意。因为她那届政府率先推行的许多政策:充分私有化、市场化、降低税收、削减福利、限制政府,都被世界其它地区效仿。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80年代都是“撒切尔的时代”。

  然而80年代末开始的国内通货膨胀,让撒切尔的荣光逐渐消退。1990年,第三次当选首相后,撒切尔宣布辞职,告别唐宁街。直至1998年,15个欧盟成员国都是倾向福利社会主义的左派政府。但1995年,当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时,已预示着左派大本营的逐渐沦陷。因为到了2002年,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情形,12个欧盟成员国重新导向撒切尔所提倡的自由市场。

  2007年,同为右派保守党的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他拍照时喜欢手拿一本《资本论》。法国舆论称,带上假头套,萨科奇就会是另一个撒切尔夫人。虽然这种调侃略带滑稽,萨科齐本人却十分乐意。与撒切尔夫人一样,这位法国总统承诺奖励努力工作的人而打击逃避工作的人。萨科齐还声称要改革一周35小时工作制,但这被法国舆论视为侵犯了法国公民神圣的“社会权利”。

  “萨科齐明显受到了撒切尔主义的影响,他推行的自由化政策让那些富人、大股东、老板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笔者的走访中,37岁的法国工程师罗马尼克表示。而在年轻的法国人心目中,撒切尔夫人是一个属于父辈的遥远记忆,“撒切尔夫人,她不是已经死了很久了吗?”不少20多岁的法国青年告诉笔者。而谈及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看法,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守派所提倡的自由经济矫枉过正。

  事实上,在经历了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后,撒切尔夫人所提倡的自由主义再次遭到质疑。据BBC在2009年的调查,法国人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最为悲观,43%的人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完全失去信心。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萨科齐未能成功连任的原因。

  然而,撒切尔时代真的结束了吗?在法国工程师罗马尼克看来,远远没有。他表示,撒切尔夫人是欧洲社会的重要记忆,她标志着欧洲走向了自由市场的时代,“即使她走了,我们仍然留在她的时代。至少到目前为止,奥朗德政府和上届政府的做法难道有本质上的不同吗?” (文/黎文宇)

分享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