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返回顶部
观察日本

日本“棱镜”监视计划如何悄然通过

2013年06月26日10:12 我有话说(人参与)
唐光

特约供稿人:唐光

2011年6月17日,日本“悄然”通过类似美国《外国情报活动监视法》的“监视法案”,开始实施自己的“棱镜”计划。日本是个极度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但这个明显涉嫌侵犯隐私的法案为何轻易通过,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其实,多数民众都被蒙在鼓里,为什么会这样?懵懂的日本人多少被斯诺登提了点醒。

带你看天下 144
美国“棱镜”监视计划爆料者斯诺登离港后行踪成谜。美国“棱镜”监视计划爆料者斯诺登离港后行踪成谜。

  2011年6月17日,日本“悄然”通过了类似于美国《外国情报活动监视法》的“监视法案”,开始实施自己的“棱镜”计划。

  日本是一个极度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但凡记载有个人信息的物品,日本人都会小心处理。如写有家庭住址的信封和快递包裹,一定要撕得粉碎后再扔掉。在涉及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申请注册时,也绝对会被告知或注明个人情报保护法令的相关规定。

  然而,这个明显涉嫌侵犯隐私的法案,为何在日本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通过,并且没有招致民众太多的反对意见呢?

  PC监视法案在网络上曾遭到一定程度的反对,但力量微乎其微。在彼时的执政党民主党提出法案时,有日本网友自发组织了一个反对监听法的市民联络会,收集民众的网络签名以抗议该法案的实施。但是截至2011年7月31日为止,仅57个团体、77名个人署名反对。尽管,日本律师联合会和东京律师会等法律团体也对这个法案表示过反对,但并未付诸实际诉讼行为,收效甚微,故也未能力揽狂澜,阻止法案的实施。

  其实,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日本民众对PC监视法案置之不理,而是大多数民众被蒙在了鼓里,对法案的存在毫不知情,一如被侵权的的美国民众。只是日本尚未出现挺身而出,揭露内幕的“斯诺登”而已。

  不仅如此,与PC监视法案类似,以国家安全为名,实质却涉嫌侵犯人权的一些法案,如ACTA(反仿冒贸易协议)、人权委员会设置法案等均“巧合”地因没什么民众反对而“顺利”通过。

  多次的“巧合”不免让人生疑,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必然。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法案提交的“绝妙”时间节点。

  PC监视法案是时任的菅直人内阁在2011年3.11大地震当天提交的。而人权委员会设置法案则是在中日钓鱼岛纷争发展到白热化时刻公布的。

  显而易见,日本政府对这些“利于自己掌握主动权”的法案有意采取了“趁火打劫”的冷处理方法。直白地说,日本政府有意在民众聚焦于国际或国内矛盾时,提交或通过此类侵犯到民众权益的法案,转移民众视线,避重就轻。这样一来,这些法案中违反日本宪法,侵犯人权的部分就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日本媒体也默契地乖乖配合日本政府的步伐。关于PC监视法案、ACTA、人权委员会设置法案等,日本各大主流媒体罕见地集体失声,根本不对这些法案进行深入的分析评论,至多就是发条小消息而已。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知道这些法案,了解这些法案相关内容的日本人仍然少之又少。

  此次斯诺登事件,尽管在日本并未掀起多大波澜,但相信多少对懵懵懂懂之中的日本民众还是有点提示吧,毕竟没有人愿意在窥视之下“裸奔”。(文/唐光)

分享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