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察美国

美国种族问题:平等理想与矛盾现实并存

2013年08月02日19:33 我有话说(0人参与)
范海涛

特约供稿人:范海涛

“我们对任何种族歧视都是零容忍度!”美国的一家广告赞助商如是说。而在美国的现实生活中,却难以执行完全的种族平等。尽管工作场合,大家对种族问题避而不谈。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太晚了,别去哈莱姆(黑人区)”,其中矛盾的心情不言自明。美国种族问题有着怎样的纠结?

带你看天下 192
美国黑人拉着条幅抗议种族歧视。美国黑人拉着条幅抗议种族歧视。

  来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第一天,我坐在国际关系大楼803教室里参加学生见面活动。在这个常规活动(orientation)里,系里的小秘书说:“如果你觉得教授有任何种族歧视的倾向,开种族的玩笑,你都可以向公平委员会去申诉!”班里一共有10个学生,从哈佛毕业的Senait是唯一的非裔美国人,也就是黑人。她笑了,“我想知道玩笑到什么程度我就可以申诉了?”

  小秘书一时间愣住了。“我也不知道!” 她说。

  我在论文里提到了我的楼管,他把我公寓的其中一间租给了黑人室友。我的导师问我:“为什么你要提出他的肤色?”我一时间语塞,想了想,大概是出于我写作的习惯,经常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立体的视觉感受,因此我愿意把细节尽量多地呈现。而我的导师说,“删掉它,别人会以为你是种族主义者!”

  这不是开玩笑。公开提到肤色,都可能会带来被误解的麻烦。 于是,我删掉了。

  种族问题,依然是美国社会中非常重要且敏感的问题,这充斥着美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生活,会感觉到尽管人们接受了一个暗色皮肤的总统,但种族问题依然错综复杂。媒体上循循善诱、生活中人们谨小慎微,而那些歧视和争议依然在现实生活清晰鲜明地存在。人们小心翼翼地躲闪着常识雷区,而内心深处的一闪念却会引来麻烦和争议。

  最近一桩扑朔迷离的案件——“邻里守望”雇佣协警29岁的男子乔治-齐默尔曼开枪杀死黑人少年雷文-马丁一案,又把美国的种族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忽略所有的复杂细节不算,这件事情在前后一年之所以引发如此轰动,就是因为,死者是一名黑人。 尽管人们甚至无法探究 “谁先动了手”,很多人愿意为黑人男孩上街请愿。很多人本能地认为黑人处在弱势地位,这牵动了人们“种族主义”这根厚重又敏感的神经。

  在强调人生来平等的美国,种族的平等到今天到底走到了哪里?“马丁案”让人们看到了种族问题在美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连美国媒体也深深知道,人们还在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而努力,但梦想还远远没有实现。而从美国最近的三桩新闻事件中,可以映射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和探索。

  著名的厨师Paula Deen因被揭露使用过种族歧视的语言被视为一名种族主义者。她被告上了法庭。随后媒体对她的口诛笔伐开始了,涉嫌种族歧视——这在美国是个致命伤。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得迅雷不及掩耳。而这位名人厨师终于无法抵挡公众压力,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46秒的道歉视频:“我想为我的过错向每一个人道歉。我希望在这个事件中从中学习和成长。不当和有伤害性的语言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我祈求你,祈求我的孩子,我的团队,我的粉丝,我的合伙人,我祈求你的原谅。请原谅我过去犯的错误。”视频里,Paula眼含泪水,而且几次差点因为抽泣中断陈述。

  这件事情的连锁反应接连出现。今年66岁的Paula Deen有一个企业帝国,拥有厨房用具的品牌,烘烤用具等品牌产品,也在电视上有美食节目播放。而事情发生后,她的赞助商纷纷公开表示撤回对她的支持。播出她美食节目的 “美食网络”公司就表示,“我们对任何种族歧视都是零容忍度!我们将不会和Paula续签播出合同。”后来,沃尔玛在4000家店停止销售她的产品。 而另一家大型食品企业Smithfield宣布不再指定她为新闻发言人。

  这个新闻6月下旬在美国成为热点,而一系列赞助商的撤出,让厨师的职业生涯几乎毁灭殆尽。一个种族用语的丑闻,在美国就是可以具有如此的杀伤力。这体现了公众的基本价值观。

  尽管美国社会强调和宣传种族平等的精神。而现实生活中,又难以执行对种族的完全平等。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由此产生。一直到今天,冲突依然凸显不断。而人们在公众生活中又把这种矛盾心情体现地淋漓尽致。

美国黑人抗议:别再给我贴标签。美国黑人抗议:别再给我贴标签。

  在纽约,有一个极具争议的法律规定叫做“拦下并搜查”(Stop and Frisk)。意思是纽约警察有权利拦截下任何可疑的人,对他进行搜查。而结果几乎可以想见,被警察随意拦下的人不成比例的多为黑人和拉美裔人。根据数字统计,在2011年,7万例“拦下并搜查”的案例中,有大概84%的案例都发生在黑人和拉美裔男子身上。一些反对此法律的人认为,这几乎成为了纽约警察合法的骚扰和歧视黑人的方式。大部分被搜查的黑人完全是无辜的。 而纽约的黑人经常无奈地在街头举行抗议,希望废除这项伤害他们自尊的法律。他们举着牌子愤怒地呼唤,“Stop profiling me”(别再给我贴标签)。 他们举着牌子,眼睛里全是委屈。

  但是抗议的结果怎样呢?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否决了提议撤销这项法律的两个提案。两项提案分别是:第一,设立一名独立的总检查员监管纽约的警察局。第二,当人们觉得他们因为种族因素被贴上标签而被搜查时,人们可以在州法庭起诉警察。而布隆伯格坚持认为,停止这项法律将会让纽约的犯罪率上升。他认为第一项措施会和警察局局长的角色相冲突, 而第二项措施会无谓地让城市增加很多法律诉讼。

  “如果废除这项法律,结果将是混乱、危险的、甚至对我们的警官来说是致命的!”布隆伯格说。而市议会则和市长的意见相反。议会人员发誓要推翻市长的决定。而这种冲突,鲜明地投射了美国人对于种族问题的冲突。目前,两方力量还在制衡较量。

  在911事件发生后,种族问题除了对黑人和拉美裔人的歧视,更体现为对穆斯林社会的怀疑和歧视。我在哥大口述历史专业学习的第一个项目就是911事件的口述历史项目。而在美国的穆斯林人士在口述中提到了大量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这种不公正,又在波士顿爆炸案中,被媒体不自觉无意识地流露出来。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错误地播出了一名暗色皮肤的男子被逮捕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这种震惊甚至淹没了CBS的报道——“嫌疑犯是一名白人男子”。后来美国媒体纷纷感叹,这件事情暴露了我们隐藏在内心的偏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开枪杀死马丁的凶手被宣布无罪之后,整个国家陷入了争论当中。抛去一切因素,在我们甚至不清楚开枪的动机是否和种族问题有关时,我们只清晰地知道一点——种族问题,依然在那里。无论“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多么动听,即便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依然荡气回肠。但现实中,这依然是关乎很多人生存体验的问题。美国依然在种族平等的路上求索。

  也许数字更能体现人们内心的挣扎,尽管社会价值观对种族平等赋予理想化的色彩。但是今天非裔美国人的犯罪依然居高不下。非裔美国人占据美国人口的13%,但是却占据了美国凶杀案的一半以上。在230万被羁押的罪犯中,100万是非裔美国人。美国犯罪率的总体下降,没有改变黑人依然是最犯罪比例最高群体的状况。同时,也是被警察因小罪(如拥有使用大麻)执法的群体。

  所以,据我亲眼所见,尽管工作场合上大家对种族问题避而不谈,甚至会多谈“平权法案”,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太晚了,别去哈莱姆(黑人区)”,矛盾的心情不言自明。

  尤其是当这个问题被不可避免地带入政治中时,它的复杂度无疑会继续增加。今天美国社会已经不只是黑人和白人两个种族的问题,拉美裔人口在美国人口中超越了黑人,再加上亚裔等人口,非白人的人口比例在下降。共和党在一些政策上不可避免地松动和摇摆。人口比例的变化,又会给种族问题的未来蒙上很多不可知的面纱。而在种族问题的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中,美国可能会面临更加多变复杂的挣扎。

  (文/新浪驻美东记者 范海涛)

分享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宸叉湁83鏉¤瘎璁猴紝鍏�149浜哄弬涓�

鍙戝竷
鏈€鏂拌瘎璁�鍒锋柊
粤A豪仔[新浪网友]
可以说说有多可怕吗?
乐悠海砂[新浪网友]
。。。梦想呀!!
无厘童-TwT[新浪网友]
惡魔党自由人[新浪网友]
美國人口是心非慣了
风直流[新浪网友]
绿色时代还干着呢?
说谎小天后[新浪网友]
Zimmerman是西班牙裔,不能视为白人
绿茶柠乐Y[新浪网友]
一直就30秒。。
神星姐姐凝脂手[新浪网友]
纽约黑人区110街以上,很可怕,即使白天都不敢去。
1趴趴熊0[新浪网友]
Zimmerman是西班牙裔,不能视为白人
贤海外交组_bo[新浪网友]
Zimmerman是西班牙裔,不能视为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