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返回顶部
其他国家

美国新移民自述:文化隔阂难以跨越

2013年12月03日15:20 我有话说(人参与)
范海涛

特约供稿人:范海涛

虽然我学英文、用英文多年,因为不在这里土生土长,很多西方文化的精髓我都还不了解。我很少看电视、不关注政治,所以今天如果打开美国新闻频道,我有一半内容不懂。美国人用双关语开玩笑,有一些我也不能马上理解。

带你看天下 258
2002年工作照。2002年工作照。

  口述者:蔡岩

  @beijingmaggie微博 -前《中国日报》记者、联合国新闻官、西岸公司创始人。2011年8月移民美国,现居硅谷

  我出生在杭州,大家都说杭州出美女,在这方面我不如姐姐和弟弟,不过这反倒激励我在自身修养上更加努力。我从小读书用功,1978年成为杭州外国语学校文革恢复招生后的首届学生。1985年我考入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英文《中国日报》从事新闻工作五年,之后在联合国驻京机构工作。1996年,加入丈夫创立的公关公司 — 西岸。这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创业者生活,2002年这家公司与全球巨头WPP成立合资公司。2008年底,在顺利交接工作后,我离开公司,开始体验后半生“退休”生活。

  2009年,我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大女儿小学毕业、小女儿幼儿园毕业在即,孩子们的教育成为家庭的重心。在两个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和老公一直遵循“快乐教育”的理念,没有奥数、没有补习班、没有考级,但内心深处,我还是很惶恐,害怕女儿们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没有太多自由发展空间。

  想来想去,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虑, 我于2010年开始办理EB5投资移民,第二年就获批拿到签证。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投资移民除了资金准备外,最关键的其实只有两点:证明投资资金的合法性、挑选稳妥的投资项目。2011年前,投资移民从递交文件到拿到签证,办理时间平均为一年,比现在快很多。

  2011年8月我们举家来到美国西海岸加州旧金山湾区,新移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新移民最重要的两件事:房子和工作

  在解决身份问题后,新移民最关键的有两件事:房子、工作。前者是大本营,后者是经济后盾。有孩子的家庭,房子选择多跟学区有关。这两项以外,我把它们都归结为事务性工作:大到办理孩子入学手续、开银行帐户、买家具、买车、考驾照、给孩子选择课余兴趣学校/课程,小到开通手机、装宽带、通水电、买房险车险医疗险、熟悉周边生活服务设施。如果英文好,上网查资料比较容易解决,英文不好,只能多靠身边的朋友,勤学好问。

  我虽然衣食无忧,但到美国定居后,最常做的算术题就是美元人民币兑换。看见价签,不由自主就会对比国内价格。国内到这里买名牌的朋友都说美国商品好便宜(名牌、汽车等因为税收差别,国内外差价确有天壤之别),但坦率地说,我定居后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感觉自己很穷,大概过了一两年才适应这里的价格体系。比方说,这里雇5个半天小时工的费用,在国内差不多是住家保姆一个月的工资。

  不过,我发现在美国各种事情都可以用互联网帮忙。比如craiglist提供从租房到买卖二手物品等各类信息,expedia、travelocity能帮助搞定机票酒店;学校信息要擅用学校网站……因此能用网站解决的事情,我就尽量用网站解决。

  新移民的语言关:很难跨越的文化隔阂

2010年九寨沟。2010年九寨沟。

  新移民首先应对的肯定是语言关。幸运的是,我在大学是学英美文学的,此后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每天都要跟英文打交道。管理自己公司时,公司客户多是英特尔、微软、GE、福特等国际公司。我也因出差或者休假的原因多次来过美国。2004到2005年,我在旧金山湾区住过将近一年。所以定居美国对我来说,虽然有安家落户的繁琐和困难,却没有太剧烈的文化和心理冲击。

  不过有一点感受最深的是:虽然我学英文、用英文多年,因为不在这里土生土长,很多西方文化的精髓我都还不了解。我很少看电视、不关注政治,所以今天如果打开美国新闻频道,我有一半内容不懂。美国人用双关语开玩笑,有一些我也不能马上理解。只能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此生读书已为迟。

  在美国养孩子比国内难度大的多

  在湾区做两个女儿陪读的过程中,我对美国教育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刚来时送女儿们上学,我看见小学初中的简陋校舍还是有些意外。学校没有正规大门,也没有象样的围墙、花坛。小女儿小学的操场连个正规跑道都没有,只有坑坑洼洼、时有时无的土路,比起大陆城市里的学校落后太多!后来我发现一个规律,美西的公立学校(高中除外)排名高的(教学质量好的)普遍老旧,校舍越新越气派的,一般排名反而靠后。

  美国公立学校都很穷。前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加州大幅度削减教育经费,政府拨款只能满足学校开设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每年家长教师委员会都需要通过筹款才能保证所有学生能有体育、艺术、音乐、计算机课程,图书馆能多日开放。

  在美国养孩子的难度比在国内大得多。典型的美国家庭,老人一般不会帮忙全职带孙子孙女。美国学校下午2-3点就放学了,孩子12岁前不可以独自在家,所以,双职工家庭在时间安排上往往捉襟见肘,因此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往往有一方要有几年回归家庭。即使象我现在不工作,负责两个孩子接送、安排课外活动,自己能自由支配的高质量时间还是偏少。

  陪孩子读书最好自己懂英文

2013年加州硅谷,社区图书馆门前。2013年加州硅谷,社区图书馆门前。

  孩子其实是张白纸,出国定居最初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又一次旅行,只是后来她们发现,这次外出行程特别长。现在回想,孩子们都经受过不少压力。

  孩子们首先要过语言关。我们普遍听到说法是:孩子小,学得快,一两个月就适应了。其实,儿童语言分成日常用语(playground language,直译“操场语言”,如:你今天开心吗?中饭吃什么了?)和学术用语(academic language,即书面用语)。初学英文的孩子到美国后,一般两三个月开始说流利的英语,但这时,他们只是过了“操场语言”关。对于学术用语,孩子们需要很长时间来完善,而且来美国时年龄越大,需要补的学术语言越多。

  孩子们也面临跨越文化障碍的难关。美国从小学开始就教授历史、地理、生物知识,只是一开始比较粗浅,随着年级的增高,难度逐渐增大。

  大女儿是12岁小学毕业来美国的。之前她没有补习过美国地理、历史知识。13岁她在美国上8年级,有一天老师说,下周考美国50个州的地理位置和所有州府一一对应名称。我女儿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我从网上打印了美国地图,剪成拼图,每天让她练习把美国地图拼起来,又做了50州府卡片(正面州名、反面州府名)让她天天复习。一周后,她两项均顺利过关。同样,学习美国宪法时,大女儿也遇到了困难。虽然那只是短短几页,但要读懂并且透彻理解对我们大人也有一定难度。我让女儿找到中文译本对照阅读,最后也顺利过关。

  我觉得把孩子连根拔起挪到一个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对她们是极具挑战的,所以和新移民父母聊天时,我常常对他们说要多理解孩子。刚到美国的半年到一年,孩子们其实很苦。家长要多从情绪、心理上关心疏导他们。

  孩子上学的前两个月,我几乎是陪着她们一起读书的。大女儿的生物课、历史课,我都是等她放学回家,和她一起把刚学的课文逐句朗读一遍,边读边告诉她新单词,我也不懂的让她查字典,然后女儿才写作业、找答案。这样进度比较慢,有时我俩弄到很晚。但两个月后,女儿就开始独立写作业了。

  陪孩子在美国上学,大人其实也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比如,每年开学第一天放学,孩子都会带回来《首日信息夹》(First Day Pack)。那厚厚一摞文件家长都要通读,还要根据要求填写很多表格、支票。我常常感叹:要是不懂英文,陪孩子在这里念书还真是雾里看花。

  新移民访谈:

  范海涛:你之前一直在大陆生活,现在选择到美国定居,有哪些文化上的冲突需要适应?

  蔡岩:我感觉美国互帮互助的社区文化更浓厚,而中国文化倾向于独善其身(论到互帮互助常常发展成了拉关系)。

  在美国,一些慈善机构会向家庭信箱发放收旧衣旧家居物品的传单,在指定日期收走各家留在门口的物品,这些捐赠品或直接送达受捐者,或通过Goodwill等实体店回笼现金。外出购物结帐时,商家有时会询问顾客是否愿意小额捐款(多是找零金额或一两个美金),项目从水资源保护到援助非洲五花八门。参加童子军的儿童从小就锻炼卖饼干卖饮料为慈善项目募捐。

  还有各家的车库售卖,卖家会把家里闲置的商品低价贱卖,有的物品25美分或者一两个美金相当于白送。读完不要的书,美国人顺手就放进图书馆的捐书箱,图书馆标价每本一两个美金出售,回笼的现金受益图书馆,爱书的人可以廉价淘到心仪的书……

  美国人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就是,今天我付出,明天我需要帮助时,大家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虽然童子军的饼干太甜很腻,大家还是乐呵呵地掏出钱包。其实美国普通家庭并不特别富有,我看过2012年的数据,49%美国人的存款不足以支付三个月开销,28%的美国人没存下一分钱,仅有十分之一的家庭存下了足以应付6个月开支的应急资金。美国百姓的消费观、金钱观确实与中国人不同,但他们更乐善好施。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看见父母这样做,他们长大自然而然也就这样做。社会象个大家庭,爱象多米诺骨牌。

  相比而言,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公共参与意识较低。有些华人到了美国以后,因为语言不好、心理顾虑、对本地文化不了解等多种原因,依然长期生活在华人圈子中,社会参与度很低。万圣节发糖、圣诞节期间点灯这样的风俗,如果只作为旁观者去看,就是把别人当成了风景。

  范海涛:随着来美国的时间增长,感受到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蔡岩:心境变得更平静了。美国西部除了旧金山、洛杉矶那样的大城市,基本都是乡下。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基本都围着家庭打转。晚上六点以后,上班族基本都回各家。卡拉OK、足浴、按摩也有,但都不是常态。周末有空,一般都是家庭聚会,朋友们每人带一两个菜,吃饭聊天,男人女人孩子全在一起。美国人很多动手能力很强,家里修修补补的事一般都自己做,自己盖露台、修篱笆的也不乏其人。夫妻会共同管孩子,我到这里后突然觉得看见特别多的“奶爸”,美国男人都很习惯,好像还挺自得其乐。

  范海涛:你现在平时日常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作为家长,在学校参与的活动多吗?

  蔡岩:我日常时间一半分配给了孩子们。我把她们的兴趣课基本都排在周一到周五,虽然平时忙碌些,周末就可以有整块时间带她们外出参加她们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出行、旅游,在家的时候可以做她们喜欢的手工项目。孩子小时候的眼界会决定他们成年后能走多远。陪伴她们的时光是快乐的,也是值得的。

  今年年初,我认领了小女儿小学一年一度的“步行马拉松”大型募捐活动(Walk-a-thon),与另一个妈妈共同主持这个为期半年的项目,通过组织孩子们参与,鼓励家长捐款,筹得款项用于补贴政府拨款不足时的学校所需开支。我们为学校成功募集到超过10万美金的捐款。我也通过这个活动,对美国小学的教育体系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更深的认识。

  在美国,大人、孩子做义工几乎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有些朋友即使全职上班,也坚持抽空在社区做义工。

  范海涛:对美国教育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美国学校的学业真的轻松吗?

  蔡岩:来美国之前听很多人说美国的孩子上学就是玩。两年观察下来,这里孩子的学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繁重起来。

  我感觉美国学校一是注重通过有趣、接近孩子思维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小学课程中有很多手工项目配合教学内容,比如让孩子们用纸、曲别针做挂件,学习重量平衡;又如中学提供测试网站,让孩子们认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听觉型、视觉性、动态型还是混合型,然后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有效学习。

  另外,学校鼓励孩子探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小学起,孩子们就被鼓励多方尝试,筛选自己的兴趣,中学进一步发展兴趣,为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毕业后择业打基础。学校设立的选修课甚至有烹饪、木工、缝纫这样的课程。在我大女儿高一入学的家长会上,学校专门放了一段上届毕业生做的视频,讲述他们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老师最后总结说:知识会遗忘,爱好伴终生。让我感慨良多。

  美国学校也比较注重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且学校有系统的方法落实这点。比如,大女儿上高一后,数学老师引入了“翻转教室”(flipped classroom)的方法,即学生在家自学课程视频,第二天用课堂时间写作业、讨论或由老师答疑、归纳重点。这个方法旨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自觉性,为一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从小学三年级起,学校每年会给每个学生发一本日程计划本(planner),让他们自己记录每天的各项作业,回家对照完成。

  我觉得这些理念和方法,国内学校近年或多或少都有引入,只是我的孩子们现在不在大陆上学,而我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印象都定格在20多年前。

  范海涛:可以谈谈移民的优缺点吗?移民之后是否有过后悔的时刻? 在什么样的时刻会后悔?

  蔡岩:我这个人想法比较直接单纯,想好了就去做,做了无论成败都不后悔。移民无非就是另一段人生经历,在这里你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个文化。

  当然得失总是相伴。来这里后远离亲人。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一趟看妈妈,每次时间也很短。自己能为国内做事的时间也少之又少。我和几个朋友加上我们的孩子四年前开始捐助河北赤城的贫困小学,从物资捐赠,到与学校师生联欢、到由我们的孩子们给赤城孩子讲课,到今年暑假为25位当地学生做5天的夏令营,并给200多名当地教师做了一场培训。由于远在国外,我和两个女儿只能利用暑假有限的时间去现场。不过我们都尽力而为。

  范海涛:对未来想移民的家庭一些建议?

  蔡妍:我算是个新移民。我觉得,主观为了丰富自己的视野和经历,客观上为了贡献身边社区,我们应该尽力走进美国人的生活。通过做义工、与本地人交流沟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作为新移民,我们的心态要从“我是来这里消费的”(我来到这儿)尽快转变成“我是来这里贡献的”(我在这儿),心态由被动的“守”变主动的“攻”。心态发生改变,选择的做事方式就会不同,感受也会不同。

  对于移民的孩子父母,我想说:放松一些,好吗?我发现华人到美国后,把应试体制下的紧张情绪也越来越多带到美国。越是好的学区华人越多(现金购买、强竞争逼走老美),导致这些年美国学校的竞争态势也愈演愈烈。努力学习没错,但学习如果只为一味竞争,感觉就变了味。我们从中国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父母,即使让孩子学乐器、学跳舞,很多人心里想的也是如何用这些技能去做赢得竞争的砝码,而不是这些兴趣爱好,对孩子的一生的幸福快乐有什么帮助。

  我观察在美国上一所大学其实是比较容易的,藤校也不是一生成功的独木桥。很多大学综合排名不高,但有一些有特色的专业也很有竞争力。如果我们的着眼点是希望孩子毕业后找到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那么我们在考核学校的时候,思路可以宽很多。

  范海涛:以后会在美国一直居住下去?

  蔡岩:因为学习英美文学的缘故,我从小就梦想到世界各地“流浪”。我不是那种有长远规划的人,所以办理移民之前,从未计划过要定居国外。老公是一个比较有战略、有“大”想法的人,就像工作中他设定策略、我落实执行那样,我们的移民也是按此模式进行的。即使到今天,我也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长期定居美国。等孩子们上大学之后,我可能还会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世界各地“流浪”。

  范海涛,新浪驻华盛顿观察员,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毕业,《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作者。

分享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