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成为糖尿病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16:58 新京报
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成为糖尿病大国

  在过去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从3000万人激增到2.3亿人。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5亿,其中3/4来自发展中国家。来源:国际糖尿病协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闻背景

  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3.5亿

  3/4来自发展中国家

  导致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数字增加的因素很多,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是罪魁祸首。在意大利、德国或是日本,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在柬埔寨和墨西哥等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及西方饮食习惯的影响,发病率上升的速度要快得多。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长久以来,二型糖尿病一直是“富贵病”,是西方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但是如今,在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中,有7个是发展中国家。专家警告称,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比率呈现急剧增加的势头,这一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在今年6月10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从3000万人剧增到2.3亿人。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5亿,其中3/4来自发展中国家。

  穷人患者最危险

  印度和中国正在成为糖尿病大国。不过专家表示,患糖尿病人口比率最高的并非中国或者印度,在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一些国家,患糖尿病人口比率从12%~20%不等。患病比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

  目前,每年全球有大约300万人死于糖尿病,死亡率在未来十年内会增加到25%。在世界一些最贫穷的国家,糖尿病患者等于被迅速地宣判死刑。美国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带病活很多年,但是莫桑比克的患者只能再活1年,而在马里,一些患者只能活大约30个月。

  患者年龄下降

  二型糖尿病曾经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印度人口中的一半在25岁以下,所以在未来的10年里,它将更加不堪一击。

  专家警告称,如今世界各国都出现糖尿病患者年龄下降的趋势。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主席马丁·斯林克表示:“糖尿病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灾难之一。世界各国政府应该迅速行动起来应对。”联合会目前正努力寻求联合国通过一项认识糖尿病严重性的决议案,如果决议案获得通过,这将是首项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决议案。

  -名词解释

  糖尿病及其类型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多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中医里称为“消渴病”。有一型、二型、妊娠型和其他类型。

  不同的糖尿病有不同的发病原因。一型糖尿病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

病毒等因素有关。在儿童期发生糖尿病的病人主要是这种类型的。

  二型糖尿病的原因和一型糖尿病不同。人的体内虽然仍能够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但是,由于体内对胰岛素的功能反应不敏感,也就是人们常听说的“胰岛素抵抗”,结果血糖也升高了。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其遗传基因复杂,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两大类,一类为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另外还有感染,包括容易受细菌侵犯的肺炎、皮肤和尿路感染、结核病菌感染等,如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危及生命;另一类为慢性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下肢坏疽;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假说

  “节俭基因”作祟?

  “肥胖问题就像

海啸,在我们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向我们迎面扑来。”普拉德布·刍贝博士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
减肥
外科医生之一,他认为,“印度现在正和西方社会一样面临着肥胖的侵袭,由于各种原因,这种烦扰程度要比西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普拉德布博士的担心不无道理。他认为印度人从古至今大多数时候普遍忍受着饥饿,因此印度人的基因与那些衣食无忧的西方人很不同,由此他提出了“节俭基因”的概念。

  “所谓的‘节俭基因’就是能在人们进食的时候将摄取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存储起来的基因。”他说,“由于食物的缺乏,我们的祖先在吃东西的时候,身体基因就尽可能地将这些养分存储起来,这样生存的概率大大提高。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这种基因信息在人体内稳定了下来。作为他们的后裔,我们遗传了这种基因。因此在经济增长、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饮食不知节俭的人们就很容易得肥胖症。“尽管这些观点还未得到科学的最后证实,支持者已经不是少数。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