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能否改写宪法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6:04 世界知识
新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能否改写宪法历史

罗伯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和静钧

  在老布什时代吃尽“狗屎运”的约翰•罗伯茨,在小布什总统第二任期里却好运连连,一连串鲤鱼打挺儿式的动作后,完美实现了从“美国迄今最成功的最高法院上诉律师”到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最后到美国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的三级跳,令人瞠目的角色跨越不仅给罗伯茨的人生描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美国民众萌生期待:这位年仅
50岁、面容俊朗的哈佛法学院高才生会不会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席大法官马歇尔一样改写美国的宪政历史。

  这样的期待是有充分的事实作支撑的。首先,早年的罗伯茨就学于世界法学名府哈佛法学院,197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步入社会后加盟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霍金森律师事务所,曾39次直面最高法院慷慨辩护,在诉至最高法院的丰田案中,竟赢得了“企业可以限制残疾员工”的不可能的胜利,从此他一举成名,被业内外热捧为当代美国“律师之星”、“最出色的上诉律师”。

  其次,在法律与政治双轨并行的美国社会中,罗伯茨不乏政治家才干,他的保守主义个人政治信仰得到了历练。早在里根时代,罗伯茨成为司法部长的助手,穿梭于白宫与国务院之间;老布什当政期间,他曾一度被任命为司法部副部长,但却遭小人算计,只得辞官回乡;而布什总统于今年7月19日提名他为美国最高法院九名终身大法官之一,接替宣布退休的最高法院女法官桑德拉•奥康纳,也未获参议院通过。这些挫折让罗伯茨领略了政治旋涡中激流的力量,攒足了他从政的心理厚度。

  再次,罗伯茨是一位知道稳中求变的法律精英。罗伯茨与总统渊源较深,但观察家发现,罗伯茨未必会忠实于总统的一些对外政策,甚至可能会成为布什总统所推行的单边主义及藐视国际法等政策的颠覆者。在刚刚尘埃落定的关塔那摩囚犯哈姆丹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案中,时任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的罗伯茨虽然赞同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了不利于哈姆丹的判决,但在判决结束后与原告律师的交谈中,他透露出自己并没见诸于意见书的意见。他希望美国坚守1804年马歇尔大法官创立的法律解释原则,使美国法的解释能与国际法一致,并遵守《日内瓦公约》及《维也纳公约》所赋予的国际法义务。这表明,美国抛开国际法自行其是的行径有可能被罗伯茨在最高法院里予以阻击,从而使他成为布什对外政策的“死敌”。

  从历史上看,最高法院面临社会动荡时总会冒出身手不凡的首席大法官,当年的马歇尔大法官在马伯里一案中勇敢地创立了司法审查权,拯救了陷入联邦制中变得软弱无力的最高法院,给美国带来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违宪审查制度,为世界各国所折服。而在今天的美国,人们是否可以期待罗伯茨也成为这样的人呢?但分析家担心,罗伯茨在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保守立场会削弱美国人在这些权利上的自由度。有评论认为,布什正是看中了罗伯茨持强硬的保守立场,能成为伦奎斯特的“接班人”,所以才逐步升级,提名他出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美国以“律师治国”著称于世,曾是哈佛法学院《法学评论》主编和拥有近20年律师生涯的罗伯茨,是最为合格的“法律人”,也是一个最能推动美国“律师治国”向前进的旗手。这也难怪他在面对参议院司法委员会近乎苛刻的质询中,一句“律师就该为当事人利益着想”,打消了人们对他是否会把法庭辩护中所阐明的观点僵硬地带入最高法院的疑虑。

  罗伯茨已经接过伦奎斯特的首席大法官的接力棒。9月29日,参议院以78票高票赞成的表决结果让罗伯茨得以轻松上任。在同一天晚些时候举行的就职仪式上,罗伯茨搀扶着年过80高龄的资深大法官史蒂文斯,亲密地走下台阶,这一幕更让人们相信,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之一,不论人们用怎样的政治标签来区分法官的判决倾向,不论法院的政治倾向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他都将保障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永远忠于宪法,永远作正义的守护人。

  据传,少年时的罗伯茨曾抛掷

西红柿而致校墙涂鸦,训导员以厉言斥之,不料,小罗伯茨理直气壮地反诘:“人不躲,西红柿岂能自撞墙壁?”相信坐稳首席大法官职位后的罗伯茨将不断抛出政治“西红柿”,美国人惟有接住才不致后院起火。美国将迎来罗伯茨时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