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日本本州东南部的横须贺港,安置着美军在东亚地区的最大海军基地,而美军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首次常驻海外,也选择在这里落户。近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横须贺港进行了实地探访。这个影响东亚的“战略枢纽”,也折射出了驻日美军的喧嚣与尴尬
登上“华盛顿”号航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赞发自东京 高高的指挥塔出现在远处一排排建筑的上方,然后是舰体缓缓从遮挡的低矮建筑后探出头来,渐渐呈现在《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眼前。在它面前,周围的引导船只都成了小不点。这就是“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留给人的第一个印象。
作为首次驻扎海外的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华盛顿”号于9月25日抵达位于日本横须贺的美海军基地,开始履行它的亚洲使命。
偌大腹中藏“黄蜂”
“华盛顿”号是美国最先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第6艘舰。根据美军提供的数字,该舰长333米(1092英尺),宽77米(252英尺),从船底到桅杆高74米(244英尺),满载排水量达9.7万吨,是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9月25日当天,程序性的欢迎仪式过后,记者们被允许登上“华盛顿”号参观。与参观普通军舰不同,经过舷梯还无法直接登上“华盛顿”号最上层的飞行甲板,而是进入一个位于航母中部的入口,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进入位于甲板下方的机库。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会议厅,有三层楼高,上百名记者在里面仍显空旷。机库的正中央有一架两翼折起的战机,原来是久闻大名的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也是美国现役舰载战斗机的主力机型。这架飞机的两个垂直尾翼和机身上部被涂成黄黑两色,还真有些“黄蜂”的意思。
在“大黄蜂”面前,摆着4种机载武器,它们分别是AIM-9X响尾蛇导弹、AGM-84K响应增强型防区外空地导弹、GBU-24B/B铺路3激光制导炸弹,以及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
看着这一枚枚擦得甑光瓦亮的“蜂刺”,到底是为了展示?炫耀?还是威慑?不同的观者也许会做出不同的解读。就在“华盛顿”号抵达的同一天,随航母一起到访的美国海军部长温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美方不仅关注中国制造的舰艇数量,而且关注它缺乏透明度问题,美国对中国许多行动的意图不了解。美将设法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同时确保在西太平洋拥有适当的威慑力量,而‘乔治·华盛顿’号明显加强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
记者注意到,“大黄蜂”四周的美军官兵中有些人和在船舷列队的士兵一样身着白色军服,还有一些人却是身着绿色军服。普拉凯什就穿着绿色军服,他解释说,白色与绿色代表了不同的兵种,绿色是航空兵的标志,他个人主要负责舰载机的维护。据悉,像普拉凯什这样的航空兵在“华盛顿”号上有约2500人,占航母总共5600名军人中的近半数。之前曾有报道说被“华盛顿”号接替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上的军人转移到“华盛顿”号上继续服役,普拉凯什证实了这一消息,他本人就曾在“小鹰”号上服役。
在浮动机场上“阅兵”
参观完机库,记者们在美军新闻官的引导下,登上一截截狭窄而陡峭的楼梯,穿过一道道铁门,来到“华盛顿”号的飞行甲板。指挥塔边巨大的白色“73”字样(“华盛顿”号的代号,一般简称CVN-73)格外醒目。甲板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战机,美军资料称舰上有约75架舰载机。要不是身后的指挥塔、位置低于甲板的码头建筑以及远处的大海,你真会以为自已就在一个真正的机场上。
仔细一看,这里的飞机和直升机与机库中的“大黄蜂”一样,也用了止轮楔,并被锁链固定在布满甲板的小坑上。不过稍有不同的是,许多飞机的单前轮和直升机的单后轮上装上了拖杆,甲板四周还停着不少拖车,“华盛顿”号就是靠它们在甲板上移动飞机和直升机的。飞行甲板上飞机的折叠方式与机库中的“大黄蜂”一样,都是机翼向上折起。不同的是直升机的折叠,主螺旋桨被收拢并向机尾方向折去,用支架固定在机身后部,而机尾螺旋桨则从侧面向前方折叠。
在飞行甲板上,一位名叫马圭尔的海军军官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介绍了舰上的舰载机。从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到E-2C“鹰眼”空中预警机,从SH-60“海鹰”直升机到F/A-18“大黄蜂”的各种改进型,他如数家珍。
他说,能在这样的军舰上当一名导航员他感到非常高兴。船上的生活也很好,食堂、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连自动售货机都有,甚至能买到日本产的罐装咖啡。在这里他能碰到不同种族和拥有不同文化的人,这令他很快乐。“跟着‘华盛顿’号还能去到世界各地,让我的同乡好友也羡慕不已。”
当记者问他核动力航母是否会对船员身体造成影响,船员是否需要频繁轮岗时,他称船上很安全,许多船员的家属现在也在舰上,轮岗频率与职务有关,不少人已经在这艘舰上呆了有5年了,他本人就已在舰上干了两年,今后还将干下去。“我可以和你约定,两年后你还可以在舰上见到我。”
美国国父坐镇展厅
正当记者们在甲板上四处“打探”的时候,美军新闻官把大家召集到了飞行甲板的一角。记者们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四周则有美军士兵把守。突然间,身体一晃,记者们所在的这块区域整个向下移动起来。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看到记者们狼狈的样子,美军士兵不禁笑了起来。这块下沉的区域停下来时,出现在眼前的正是刚参观过的机库。原来这是“华盛顿”号的升降机,舰载机就是靠它们在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移动的。整艘舰上共有4台这样的设备,每台面积360平米(3880平方英尺)。
在记者从机库沿原路走向进来时的出入口时,通道一侧一扇打开的小门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走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小的展厅——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除了塑像还有与华盛顿有关的展品和生平介绍。
10月1日,“华盛顿”号从横须贺起航,驶往韩国釜山,参加7日在那里举行的韩国海军创建60周年纪念仪式。此后,它还将赴东南亚进行训练,11月才回到日本附近海域,并会与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媒体指出,与前任“小鹰”号相比,“华盛顿”号不用为频繁的燃料补给而发愁,因此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更广的覆盖范围。它被部署到日本,将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巨大威慑。
“‘华盛顿’号滚回家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赞 特约撰稿秦帆发自东京 结束采访走出美军基地时,基地大门前多了一队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两名站岗的警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平时基地门口就只有他们值班,但当天为防止市民们抗议示威而增加了警力。此时在能看到航母经过的岸边,已聚集了数百名反对“华盛顿”号进驻的居民挥舞拳头高喊:“‘华盛顿’号滚回家去!”
抗议吼声迎接航母
其实,“华盛顿”号部署横须贺基地一直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国民对核武器有着强烈的抵触感。“华盛顿”号上有两座核反应堆,是与核“沾边”的武器,这使很多日本国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还有更多的日本国民对“华盛顿”号安全性表示忧虑。
今年5月22日,“华盛顿”号在太平洋上发生火灾,造成37人受伤。这一事故引发日本民众对其安全性的强烈担忧,一些民间团体组织了多次活动,反对“华盛顿”号驻扎横须贺。仅在7月,横须贺就爆发了两次万人规模的示威集会游行。尽管美军7月底宣布,经调查这场火灾源于乘员违反纪律乱吸烟,并为此更换了“华盛顿”号的正副舰长,但这并未能完全消除日本民众的担心。
从“华盛顿”号进驻的前几天起,横须贺基地附近的公园里就有人静坐抗议。9月25日当天,许多市民团体举行了抗议活动。当天一大早,来自日本各地的民间团体人士就分乘十几艘小艇到海上对“华盛顿”号的到来进行了抗议。而在基地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数百名民间团体人士举行抗议集会,反对“华盛顿”号进驻。在曾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当天也发生了抗议活动。
美军连出公关举措
针对日本民众的担心,美军连出公关举措。为了表示友好,“华盛顿”号入港时,几百名舰上士兵在飞行甲板上组成日文平假名“初次见面(はじめまして)”的字样。美军将领在欢迎仪式上发言时则不断强调日美友好和“华盛顿”号的安全性。
在此之前,美国第七舰队甚至发起了一场特殊的宣传战,出版了一本名为《CVN-73》的漫画书,虚构了一个在“华盛顿”号上服役的日裔美国人如何适应军舰生活的故事,向横须贺人免费赠送以博得好感。
这的确收到一些成效:一些市民认为,日本的安全需要美国来保卫,考虑到当现代战争的实际需要,在日本部署核动力航母也是不得已的事。还有一些人则希望从“华盛顿”号的进驻中得到商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不讳地说,不管别人怎么想,“华盛顿”号对他来说是一艘“宝船”。
恨恨不彻底,爱爱不起来
其实,不仅是对“华盛顿”号驻日,日本人对整个美军驻日都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美军产生的噪声、污染、安全事故、犯罪问题等都对美军基地所在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美军在日本的特权也使日本人心中不快;另一方面,日本又要依赖美军提供保护,美军基地不仅会雇用很多日本雇员,基地周边很多人的生计也有赖美军。又恨又爱,恨恨不彻底,爱爱不起来,恐怕是日本人对美军感情的真实写照。
美军的尴尬则在于,他们以“保卫者”自居,但又不敢大声声张。在横须贺美军基地正门前,一排能刺穿车胎的锋利爪牙清晰可见。走在基地大门附近,美国人明显增多,但是极少听到喧哗的声音。倒是一些日本年轻人在那里高声谈论着什么。在基地工作的日本人木上告诉记者,“9·11”事件后,为了避免遭到恐怖分子的攻击,基地内的广播中反复告诫美军“出门一定不要佩戴有关美国或美军的任何标志。”就在9月12日晚上,基地附近发生了两起爆炸,日本警方发现了金属管、电池和铅丝,他们怀疑,是反对部署“华盛顿”号航母的活动分子引发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