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劳:伊朗僵局 谁能先让一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5:27 南方网 | |||||||||
人民日报网络版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近日对伊朗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在会见安南时,再次反对西方国家将暂停铀浓缩作为谈判前提条件。他说:“假如你们取消这些先决条件,那么伊朗将毫不犹豫地进入谈判。”拉里贾尼的表态清楚地指明了目前伊朗核问题的困境所在:“暂停铀浓缩”与“恢复谈判”,究竟孰先孰后?
自2005年8月8日伊朗恢复铀转化活动以来,西方国家为迫使伊朗停止核计划,轮番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胡萝卜”的最佳案例,是今年6月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递交给拉里贾尼的六国“激励”方案,用种种好处劝导伊朗放弃铀浓缩;最大的“大棒”则是7月31日安理会通过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须暂停所有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否则将考虑对其制裁。 伊朗对此以“软硬不吃”的态度应对。西方要求伊朗在7月中旬对“激励”方案做出答复,可伊朗不予理睬,坚持按自己规定的时间表作出答复。8月22日,伊朗作出了长达20页的详细答复,既不明说接受,也不明说拒绝,而是指出“激励”方案中尚待明确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亮出愿意恢复谈判的基本立场。此外,伊朗高调坚持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演习。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只要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来自伊朗的“核威胁”就将大大缓解。道理很简单,铀浓缩是民用核设施和军用核装备都必须经过的一步,低纯度的浓缩铀是核发电的原料,而高纯度的浓缩铀则是核武器的弹药。西方一直将伊朗的核计划理解为军事目的,不相信伊朗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承诺。对于伊朗而言,一旦放弃铀浓缩活动,它的国际地位可能大大降低,西方承诺的各种好处也可能难以落实。伊朗因而将铀浓缩活动视为自己应该享有的“民族权利”,将独立掌握核技术视为关乎“民族自豪感”的政治尊严问题。 显然,西方国家和伊朗都极不情愿在铀浓缩问题上先让一步。但问题是,如果双方立场继续僵硬的话,冲突在所难免。美国早就做好了打算:只要伊朗不暂停铀浓缩,就在安理会推动制裁决议。对美国来说,这是轻松的决定,因为它与伊朗基本没有经贸往来,不会成为制裁的受害者。但其他国家却不想这么快就与伊朗摊牌,尤其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据统计,伊朗2005年出口额约为554亿美元,主要出口对象为日本(18.4%)、意大利(6%)等;同年进口额约为425亿美元,主要来源地为德国(12.8%)、法国(8.3%)、意大利(7.7%)、俄罗斯(5.4%)等。由此就不难理解这些国家对于制裁的态度了。当前,俄罗斯、中国都反对制裁,认为只有和谈才是出路。欧盟在9月2日外长会议上统一了立场,决定仍考虑选择对话和谈判来处理伊朗核问题,并由索拉纳在近日会晤拉里贾尼。看来,美国执意尽快制裁伊朗的立场,眼下在国际社会应者寥寥。(作者:王锁劳,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相关专题:伊朗拒绝停止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