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东:印度党派政治如何渗透到校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7:45 东方网-文汇报 | |||||||||
从印度中央邦“教授喋血”,到旁遮普邦“手机耳光”直到北方邦“打砸校长住所”,这一系列学生事件引起了印度公众深思。学生政治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冲动?它与印度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印度的年轻一代到底怎么了?有人还发出疑问:能否把国家交给这样的下一代? 曾经亲身经历六七十年代印度学生运动的资深媒体人士普拉内·夏尔玛对记者表示,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腐败、不公、贫困等社会问题深深困扰着印度的年轻一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满使他们对整个社会产生怀疑,导致他们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很容易情绪激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爆发。另外,印度的各政党作为青年分部的“大哥”,其所作所为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选举政治中的威胁、利诱、贿选等“顽疾”几乎无一例外地反映在校园政治中。 在因特网的帖子上,很多年轻人把当前讨论的“教授血案”和校园政治与一部名叫《为国捐躯》的电影联系起来,该影片讲述了4名青年决定自己来铲除腐败而最终被国家“消灭”的故事。一位青年学生称:“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只能由自己来做主。”夏尔玛表示,他的大学生女儿“非常认同这部电影”,认为电影反映了印度年轻一代对制度的怀疑,宣泄了一种反叛情绪,以及对任何事情都“自己来做主”的冲动。 当然,多数舆论分析认为,印度青年一代大多数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加强沟通,老师应更有耐心,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而学生则应更加尊敬老师。但是,对于校园生活党派政治化倾向,校长、教师又有什么办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