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沈丁立:亚洲共赢是否过于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9:11 国际在线

  作者:沈丁立

  印度总理已经开始对日本的四天访问。这是最近五年来印度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受到各方关注。

  有人说印度和日本的核心话题是中国,它们对中国的共同关注可能超过了对双边议
题的关切。这可能夸张了些,辛格总理还不至于大老远来到东京只是为了磋商对中国的看法。但要真是这样,本人宁愿把这看成是对中国的尊重。中国要是不发展,其他国家也不会这么在乎中国。

  印度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但是对中国还有疑虑;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过去几年对中国也有顾虑。它们有想法要交换意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我们不必一看到印度和日本接近,就生出许多其他想法。

  其实要说接近,印度和日本各自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都超过了它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最近中日和中印高层的访问沟通的频率也超过印度与日本领导人之间的会面。我看,它们也没有对对方与中国的接近有什么不安。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作为亚洲重要大国的发展势头强劲,这给整个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国际社会的各个成员在经济发展中,其实是有所竞争、力争优秀的,中国连续二十多年的优秀成绩,自然会让其他国家产生复杂感觉。它们既为中国的进步感到高兴,也同时思考怎么提升自己的

竞争力。应该说这种思维是正常的。

  按照中国的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靠的是改革开放,而不是墨守成规。中国开放的核心宗旨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我国采取了国际合作的道路,吸取其他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成功经验,并吸收外部世界的有益生产要素,将其融合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领导人就访问日本,实地考察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成就,并确立与日本世代友好相处的国策,建立起中日经济互助合作的互惠关系。在我国的经济成长中,有来自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诸多支持。对此,我们铭怀在心。

  中日经济合作的成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友好合作的范例,而中国与印度的合作,则属于两个发展中国家合作的范畴。

  中印合作起步晚、起步低,而且两国在当代有过不愉快的历史,但两国政府破冰向前,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发挥出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有力地增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福利。由于中印是人口大国,人们很容易理解,只要两国的经济有所发展,就必然增加对对方资源和产品进口的需求。

  尽管经贸发展也会带来摩擦,但那是发展中的问题。中日以及中印由于合作发展,带来的共同利益远远超出新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果不合作、不交往,那么我们以及邻居们的发展水平一定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印度与日本交往与合作,有理由持欢迎态度。我相信,印日合作也一定会更多增进它们两国的福祉,而且可能给我国带来机会。

  至于印度和日本会不会建立什么针对他方的合作计划,我看,不必担心,至少不必担心是针对中国。

  道理十分简单:印度和日本都会从各自的基本利益盘算。与中国合作,不仅我国得益,印度和日本也得益。日本和印度在我国均有投资,合作给它们的资金带来了增值机会,合作也改善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反过来又能拉动中国民众的外需,在下一个轮次上给印日以机会,如此周而往复。

  我国寻求和平合作,真诚谋求和谐世界,这不仅是我国意志,也是我们的行动。历史还将不断证明,中国与世界合作是中国进步的重要动力。

  国家间竞争是正常的,各国希望崭露头角也是正常的。竞争可以是恶性,但在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化环境里,这对谁都不利。竞争也可以是积极良性,可以是建设性的,这将导致整体利益和各个个体利益的上升。

  亚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中印日相互提携,需要三国建设性、创造性的合作。中印日彼此怀有宽阔胸怀,取长补短,合作携进,亚洲的持久繁荣就有希望。中国和印度已经合作去谈判

石油价格,中国和日本也没有理由不能合作砍价。中印日缺了谁,都撑不起所谓的“亚洲世纪”。

  最近,人们谈得较多的是“互惠”。在结束这篇评论时,我想到印度前总理拉奥的“非互惠原则”,意思是可以付出而不索取。以此境界去实现亚洲共赢,应该是人类的理想。在此,我向拉奥致敬。(作者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