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冯维江:“石油输入国组织”难寄中国厚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8:49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冯维江

  无论是联合发展替代能源还是成立“石油输入国组织”,都因为直接影响到了美国利益,难以取得成功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印、日、韩、美五国能源部长会议在京召
开。早在10月下旬,就有专家表示五国有望在会上共同探讨国际石油定价权等议题,并可能提议成立一个议价联盟,“团购”原油。

  但从12月16日发布的《五国能源部长联合声明》看,共同定价似乎并非讨论的重点,当然也不能排除会议内部就相关事项有过探讨或某些不需公开之共识的可能,仅从《声明》本身看,发展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成为五国共识的重点。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发展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从来就不是美国利益之所在,这种局面中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在如何以稳定价格并获取可靠能源方面就存在两条思路。一条是美国所奉行的通过集体行动和谈判来协调供需以稳定

石油价格;一条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寻找替代能源和发展节能技术的思路。而美国思路的提出、实施和存续与其国内利益集团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有关。

  另外,从石油储备数据看,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约7.27亿桶,长期来看,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的发展无疑会对美国所储备之石油的价值造成重大冲击。

  基于上述理由,任何可能动摇石油作为核心能源地位的举措都难得到美国实质性的支持,我们不能在战略上因为寄希望于与美国在内的五国或者更多国家在替代能源、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合作而放松对石油的留存。

  美国江湖大佬常常使用一则口头禅,“If you can not lick him, join him”(如果打不败他,就和他合伙),那么我们能够期待参与到美国主导的整合石油需求的体系之中、或者索性联合美国在内的石油需求大国组成一个近似于“石油输入国组织”这样的“讨价还价共同体”吗?这样的美好愿望恐怕也系于美国的选择。

  一些能源需求大国的专家,都羡慕供给国能够形成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这样的供给方利益共同体,这其中存在某些误解。首先,欧佩克并不能真正掌控石油的价格。世界

原油价格主要是通过纽约、伦敦、鹿特丹以及新加坡等地的期货及现货交易所来形成的。其次,欧佩克甚至在影响石油供给方面也并不成功。另外,长期以来石油以美元计价,油价实则与美元息息相关。

  整合需求方形成针对另一方的“抗衡力量”,进而维护己方的利益是“石油输入国组织”的思路。但这种整合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共同利益”的核心国家或集团。而这个集团能成立吗?

  实际上,现存的国际能源机构(IEA)从某种意义上就实现了若干需求方的集体行动。这一机制是以美国为核心发挥作用的。它通过掌控国际货币体系和主要的期现货交易市场,有力量对潜在违规者进行阻吓并对既成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中国、印度等后进石油需求大户的兴起,对原有的美国主导、需求方占优势的石油供需体系造成了冲击。融合新兴需求者与自己重组新的“石油输入国组织”是美国的一个选择,但新组织中,美国权力势必被稀释,核心乏力的组织最终难免滑落到“有名无实”的境地,而美国也不会甘愿大权旁落,从这点来看,“石油输入国组织”之路很难。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石油国际合作战略应该走另一条路,一方面不直接与旧体制的核心国家发生权力之争,另一方面争取能够获得足够并且价格合适的能源供给。新的制度安排不应触犯美国国内强势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这样看来,践行一种不与旧体制直接冲突的新的石油获取模式,同时要求供给方也进行配套变革,也许这才是对中国最实用有效的能源战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