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傅梦孜:美国战略前场应是大国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2:35 《环球》杂志

  傅梦孜

  所谓“前场”,即“前线”,也就是对外工作重心所在。

  把美国军事、外交重点分开来看,2006年布什政府的外交看点多多,烦点不少。军事“前场”当然在伊拉克,那里有十几万美军,是美国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外交“前场”面对的则是伊朗与朝鲜核问题。三场“战役”攻势强大而路线图十分不明,都难判定出胜果。

  美国在伊拉克陈兵十几万,困境日显,达到伊战大规模战事终结以来的高点;伊朗核问题,联合国通过一项制裁协议也算有一个交待,但问题没有解决;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虽复会,但美朝金融制裁之争还是导致暂时休会,朝鲜能否真的弃核至今没有答案。

  论美国的力量与影响,当属世界老大。以美国的力量,在一个单一战场上对决,谁也难以面对如此强大的美国“前场”。在面对一种单一威胁、应对一种重大安全挑战时,美国往往能取得成功。在

二战时期是这样,美国自认打赢了冷战也可以是一个例子,在冷战后确立新经济、主导推动全球化方面更是这样。但美国在应对多元重大问题与危机时,却显得力不从心,不得章法。

  冷战时有安全规则,不论是与战略对手的攻防,还是对其他国家与地区方面的争夺,都是如此,楚河汉界分明,敌我阵营明确,美苏都不会直接出面真打起来,充其量是代理人战争罢了。

  冷战后,特别是“911”后,美国的战略“前场”突然消失,美国在欧洲的大兵要么回国、要么转移。恐怖主义的重大袭击使美国把重点转向中亚、中东一带,经过阿富汗和

伊拉克两场战争,打散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打垮了萨达姆政权,但却无法实现既定的重建与稳定目标。美国的战略前场放在伊拉克,却找不到敌人,暴力冲突不断、美军所受袭击此起彼伏,阿富汗与伊拉克安全形势不断恶化。

  由于一要反恐、二要防扩,美国对伊朗与朝鲜拥有核武器的企图大加挞伐,但朝鲜与伊朗却离奇的强硬。拉美曾是美国的后院,但近年来,拉美地区贫富分化,社会不稳,左派力量茁壮成长,不愿再听美国使唤,委内瑞拉、古巴更是如此,在不结盟首脑会议上朝、伊与委内瑞拉甚至叫板要搞反美同盟。在中亚,美国要扩展民主,曾搞起“颜色革命”,一些国家也确实变色了。但现在看来,这种搞法不仅引发许多国家警惕,那些变了“色”的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却不理想,相反没有变色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与美的

能源合作开始有声有色起来。

  上述情形,退回去几年都不可想像,科索沃战争曾经让许多与美关系不好的中小国家胆颤心惊,自保意识严重,担心成为美国战略锋芒所向的牺牲品。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担心,导致伊朗与朝鲜要发展遏制力搞核的冲动。应该说,美国的战略锋芒所向仍有其巨大震慑力,而今一些国家却显示即使“单打独斗”也敢与美叫板的局面,真可谓世事沧桑,此一时、彼一时也。

  世界变了!尽管人们对多极化这样的提法还有分歧,但多极化正在发展却是事实。多极化展现的是一种更为多元色彩的画卷。多极化决不只是国家间硬实力的变化,也包括多种意识形态与信仰的并存,多样文化的共生。军事力量仍可以征服一国,但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却难以因此而简单发生改变。在这种新的时空背景下,超级大国也不能简单以一种思想一统江湖甚至主宰一切了。

  萨达姆上了绞刑架,萨达姆时代是彻底结束了,但伊拉克的稳定、发展、统一与独立是伊拉克人民的期望,更是国际社会的责任。核扩散绝不是冷战后安全上的福音,是所有负责任大国都应该反对而不能搞双重标准的。人类还面临着严重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大国与国际社会的利害攸关方,中国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协调者甚至是主事者。从这个意义上,一个崛起的中国国际责任会越来越大。大国之间增强信任、消释疑虑展开建设性合作才是人类的真正福音,是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因此,美国可能更难以确定真正的战略“前场”,也正如此,美国的锋芒所向可能不再如往昔一样具有牵扯世界的意义,大国对抗与敌对思维已经落伍,尽管美国战略设计者仍念念不忘防备可能的战略竞争者。大国合作,才应是美国战略界在新的世界环境中应认真考虑的“前场”。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