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的国家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14:04  《环球》杂志

  金融危机下的国家合作

  方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灾难性打击,也对不同国家的国际地位产生了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对主导世界力有不逮,新兴市场国家地位上升……国家地位发生变化,国家间合作模式和国家集团也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八国集团“让位”于20国集团

  八国集团的前身七国集团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等西方主要工业国组成,由于其成员国经济总量占西方经济相当大的一部分,七国集团在西方经济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冷战后,七国集团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的决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1998年,七国集团吸收俄罗斯加入,始称为八国集团。但直到2001年前,八国集团峰会还发表两套不同的文件:一份是涉及所有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八国集团公报;一份是只针对国际金融问题的七国集团宣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的上升,西方国家无法继续独霸世界的话语权。八国集团也开辟了“G8+5”对话会模式,与新兴国家进行对话,并开始讨论扩大八国集团,强化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断了渐进式改革八国集团的道路。面对肇始于美国并迅速向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八国集团没有拿出有效的药方。虽然在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八国集团迅速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将团结一致,共同承担应对危机的责任。但发达国家也认识到,现在八国集团已经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对世界经济发号施令的“核心”地位受到动摇,对全球经济失去了号召力,没有经济地位日益提高的新兴国家参与,只靠发达国家的力量不足以克服金融危机。因此八国集团在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召开“主要国家”参加的国际峰会,讨论应对金融危机问题。

  后来的事实显示,八国集团所谓的“主要国家”,指的是20国集团的成员。20国集团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外,还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沙特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代表性比八国集团要广泛得多。

  20国集团本来是一个各成员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组成的部长级非正式会议,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八国集团寻求在更高的层面发挥20国集团的作用。于是,由国家领导人参加的20国集团峰会就应运而生了。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国际金融峰会发表宣言,通过了“五项改革原则行动计划”;2009年4月2日,20国集团还要在伦敦召开峰会,继续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20国集团峰会的举行,显示了国际社会再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言堂,中、俄、印、巴等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将在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八国集团和20国集团都会继续存在,但八国集团的影响力将日益让位于20国集团。

  APEC关注区域合作

  创始于1989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已经发展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成员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等21个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经济体,每年举行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着亚太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亚太经合组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爆发后,亚太经合组织对危机给予高度关注。2008年11月紧随20国集团金融峰会后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议还专门发表了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表示各成员将继续密切合作,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危机。声明对20国集团金融峰会发表的宣言表示欢迎和强烈支持,并承诺避免为投资、货物和贸易增设新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还将2009年会议的主题定为“持续增长,区域联合”。主办今年系列会议的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促进亚太地区合作显得更加重要。另外,为了商讨如何应对危机,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贸易和金融代表将首次一年两聚,共同商讨如何制定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亚太经合组织将关注重点放在反对贸易保护上。在2月16日举行的200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次高级官员会议上,与会官员普遍认为,限制贸易和投资只会加深并拖延全球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各成员应采取适当的财政、货币和社会保障措施,缓解来自经济体内部的贸易限制压力,从而有效摆脱经济困境。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如果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通过有效合作,率先走出低谷,无疑将进一步增强这一组织在全球格局中的话语权。

  欧盟面临十字路口

  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与八国集团和20国集团这样松散的论坛不同,欧盟有着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并不断在向“超国家机构”的方向发展。但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

  金融危机袭来,使欧盟变为“重灾区”。欧盟统计局2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欧盟27国经济环比下滑1.5%,这表明欧盟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意味着欧盟整体经济已陷入衰退。

  沉重的经济打击使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新老欧洲的融合遇到了阻碍。由于国内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西欧发达成员甚至提出要企业将在东欧的工厂关闭,优先在国内生产,这与欧盟一体化的基本原则相悖,引起了东欧成员的不满。

  金融危机还严重恶化了东欧的财政和金融状况。在欧盟的东欧成员国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四个国家坚称其外债和财政状况均处于可控状态,不需要IMF的援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四国面临为外部赤字融资的问题;而匈牙利、拉脱维亚和乌克兰的情况则已非常紧急。东欧诸国离加入欧元区的目标越来越远。

  为此,东欧各国一致呼吁降低加入欧元区的门槛,使其更早分享欧元带来的安全和稳定。但欧盟领导人认为,改变当前欧元区的准入门槛将严重威胁欧元稳定性,这是一场不可能在危机中玩的“游戏”。虽然拯救东欧关乎西欧自身,西欧各国不会容许欧洲出现所谓的“新铁幕”,但在自顾不暇的时候,西欧能出多少力还是未知数。

  事实上,除拯救自身经济外,西欧发达国家更热衷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法、英等国领导人就呼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动一次“大手术”,欧盟西欧成员还多次举行“小型峰会”,协调在国际金融峰会上的立场。这些只有少数发达成员参加的“小型峰会”,也暗示了欧盟内部的分歧。

  东盟加快一体化进程

  金融危机后,一直以来较依靠出口的东盟各国经济遭受打击,出口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应对危机,东盟将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点。各国都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中小企业、刺激个人消费等方面。

  越南政府扩大出口和内需提振经济,还准备在2010年以前在河内和胡志明市兴建一万套廉租房,拉动房地产市场;菲律宾政府在2008年末宣布了总额为3000亿比索的刺激经济方案,决定增加1万个公务员岗位;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追加70亿林吉特的投入,其中有15亿用于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还有12亿用于住宅建设;新加坡政府也出台了援助中小企业和增加就业的措施。

  另一方面,东盟加强了与中日韩合作,加快筹建区域外汇储备库的计划,向陷入对外债务危机的国家提供外汇,使得即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提供援助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各自的需要独立进行援助。

  此外,东盟继续加快地区一体化建设,提高东盟的凝聚力。2月28日至3月1日,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华欣签署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重申在2015年如期实现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峰会还发布了《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等文件,为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勾画出完整的蓝图,并制订出工作计划。东盟峰会还重申,各国将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