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中文调侃国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09:39  南都周刊

  用中文调侃国足

  在洪博培的观念中,未来有四个国家对美国最为重要: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和印度。墨西哥和加拿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毗邻美国,来往本来就密切。“中国重要,那是因为它是中国”。

  2002年,洪博培曾专门在美国国会中国问题执行委员会作报告,介绍与中国进行WTO谈判的情况。那时,他是布什政府的商业谈判副代表。当时他说,加入WTO对中国改革来说是决定性的胜利。

  洪博培曾在中国台湾省待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迷上了中国文化,很快学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在美国州长里还没有第二个。

  今年年初,洪博培在一次重要集会中曾谈了他喜欢中文的原因。“我喜欢中文是因为它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说汉语的人口比说英语的人口多出11个亿。对美国人来说,必须学习中文。这是我们对未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投资。”

  2007年6月,中国国家足球队去盐湖城和皇家盐湖城队举行比赛。洪博培主动邀请中国队去他的官邸做客。双方一见面,洪博培就主动用中文告诉大家,“你们直呼我的中国名字就行了。”他流利的普通话让中国足球队队员们惊讶不已。

  在欢迎辞中,犹他州州长洪博培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表了精彩的开场白。他说:“作为美国50个州长中唯一一个会讲中文的州长,对中国国家队的到来我感到非常高兴。明天的比赛,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有问题’,但是我们希望最后的结果是‘没问题’。”

  日前在全美汉语大会上,洪博培面向800多名中文老师和教育界人士,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好,我是全美国唯一会讲中文的州长。”此前他曾上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打出这块招牌,宣传他的犹他州。洪博培在大会上呼吁,语言和文化是开放思维、架设桥梁的最重要渠道。

  演讲中,洪博培的中文成语、谚语张口就来,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姜是老的辣”,开口就是儒释道一体、孔子的礼义仁爱等等。

  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除了酷爱中国文化,洪博培还醉心于音乐和交友,一副“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样子,以至于连高中也未能毕业,虽然好不容易在常青藤的宾大拿到了本科学位,算是为老爸挽回了一点面子,但后来在亨茨曼集团的表现乏善可陈。

  早年的洪博培有些像豪门浪子,甚至是“竹林七贤”的美国版。他喜欢骑摩托车兜风、玩山地自行车,此外还喜欢前卫摇滚乐。在上高中的时候,洪博培就是当地几家乐队的键盘手。

  洪博培对音乐的强烈兴趣至今不减。前卫摇滚乐是个很酷的玩意儿,是上个世纪60年代晚期兴起的摇滚乐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英国,鼎盛于上个世纪70年代。前卫摇滚乐的乐风通常结合了爵士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等元素,内涵十分复杂,但却能让洪博培听得如痴如醉。

  2007年7月30日,著名的重金属乐队“梦剧场”来盐湖城演出,洪博培抛开公务,亲临现场为乐队充当键盘手,并将7月30日定为犹他州的“梦剧场日”,堪称超级粉丝。洪博培还喜欢弹钢琴,达到业余中的专业水平。2005年9月,他曾参加著名的Reo快速马车合唱团的演出,亲自为其中的两首歌弹奏钢琴,博得满堂喝彩。

  尽管如此,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洪博培在政界已经足够出色。尽管洪博培一再调侃自己“是个失败者”,“在犹他州得到的尊重为零”,但实际上,洪博培当选以来,他一直享有很高的民意支持率。民意测验专家认为,洪博培是当今美国最受欢迎的州长之一。

  当记者问州长是否有一个总统梦时,洪博培连说了三个“不”。但《华盛顿邮报》却将洪博培称为美国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文章说,凭借他在州长任上的政绩,凭借他丰富的外交经验,凭借他的流利汉语和对中国、印度等大国事务的了解,凭借他俊朗的长相和个人魅力,洪博培很有可能会成为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而洪博培一旦出任驻华大使,那么他将很难再与奥巴马对抗争取总统宝座。事实上,摩门教徒的出身才是洪博培竞选总统的最大障碍。在美国,人们对摩门教误解颇多,正统基督徒往往视其为异端。200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之所以落败,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摩门教身份拖了后腿。洪博培很显然不愿意多谈摩门教,因为它在美国颇有争议。

  很多人都在怀疑,奥巴马任命洪博培为驻华大使,是不是出于私心?洪博培没有在意这些,他说:“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接受美国驻华大使一职让我备感苦恼,但却很难向总统说‘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国驻华大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