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劫匪迪林杰是全民公敌还是正义侠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10:46  《小康》杂志

  西方电影史上,总不乏将罪犯“正面化”的影片。

  电影《公众之敌》就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劫匪迪林杰,

  塑造成了“敢作敢当、劫富济贫”的侠盗。

  而他最终的伏法不但没让观众拍手叫好,反而让不少人热泪盈眶

  文 本刊记者罗屿

  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经济大衰退导致人们精神涣散、信仰崩塌。全民犯罪,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专绑架富家子弟的阿尔文·卡皮斯、“机枪手”凯利,人称“银行自动提款机”的“娃娃脸尼尔森”、从三岁就开始偷盗的“ 靓仔”弗洛伊德,都是那个年代罪案榜上的“风云人物”。

  在这伙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登记在案的“全民公敌”中,排名第一的是银行劫匪约翰·迪林杰。据称,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在短短十个月,纵横美国,抢劫了13家大银行,抢走约33万美元,FBI都被他搞得人仰马翻。

  今年7月初在北美上映的,由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电影《公众之敌》(PublicEnemies),讲述的就是劫匪迪林杰的传奇故事。

  盗亦有道,劫富济贫

  银行劫匪迪林杰,在美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几十年来,他的故事在民间已近传说。而电影史上,也有多部影片以他为主人公。比如1945年的《迪林杰》、1965年的《年轻的迪林杰》、1995年带有戏说性质的《犯罪天堂路》等。在今年这部《公众之敌》前,被提及最多的,是约翰·米利厄斯1973年导演的《迪林杰》。

  然而,无论哪部电影,都会把迪林节跋扈嚣张的少年时代略去——中学辍学后,迪林杰来到一家五金店帮工。但他早早就显示了自己不安分的内心,终日寻衅滋事为祸乡里,父亲只好将他扭送至美国海军服役。可他不久就因表现恶劣,被军中除名。

  1924年,无所事事的迪林杰伙同一流氓撞开了一家杂货铺的大门,这是这位日后名震美国的大盗的“处女抢”。只是这一次,由于经验缺乏,迪林杰只莫名其妙地把店主揍了一通,分文未抢便逃之夭夭了。还没跑过街角,他就被警察捉住。坦白招供后,却遭重判——监禁20年。

  大概所有导演都觉得,少年时代的这些污点,实在无益于表现一位盗亦有道的绿林英雄。因此,他们的故事大多从迪林杰的狱中经历讲起:在押期间,迪林杰结识了多位盗匪前辈,在狱中便形成了自己的帮派。

  由于在狱中迪林杰做人低调,处事谦卑,在服刑八年后他奇迹般地被提前释放。可出狱翌日,他就洗劫了两家银行,开始了他戏谑政府、劫富济贫的勇猛传奇。此后,历经越狱、反扑、再越狱等诸多事件,迪林杰也因此开启了美国“全民公敌 ”史上的迪林杰时代。

  在某种程度上,颇具“英雄气质”的迪林杰横空出世,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许多人破产,失业,身败名裂。社会大众开始转向对现有秩序的深刻怀疑中。此时,民众需要一个英雄、一个领袖来拯救他们早已千疮百孔的信念。甚至还有民众认为,是银行的贪婪导致了经济萧条。而那些银行抢劫犯,才是真正敢于对抗腐败和权威的象征。

  因此,任何一部电影中的迪林杰,都是“正义凛然”的,还英俊帅气,且聪明绝顶。他总戴着当年最时髦的巴拿马草帽,混在银行大厅,和每个顾客谈笑风生。哪怕柜台旁的围栏明明是敞开的,他也要绅士般先行合上,再如运动健将般轻松越过,之后,举枪切入“盗抢”正题。而迪林杰越狱时,也体现了他是勇猛与智慧的完美结合体。每次,他都是凭借涂满鞋油的木头手枪,或是肥皂手枪模型,镇住狱警胜利逃亡。

  在《公众之敌》导演迈克尔?曼眼中,以上这些仍不能完美诠释出,他心中“美国历史上最棒的银行劫匪,一个人民热爱的英雄”。于是,在新片中,迈克尔为了让观众更加崇拜迪林杰,煞费苦心地从民间传说中提取了更多传奇内容,安排进影片中。

  比如,迪林杰“最具创意”的一次盗抢,是冒充“好莱坞导演”。他宣布该银行被征用,务必停止营业,协助“剧组 ”拍摄抢劫镜头。他在柜台外大喊“开拍”,兄弟们旋即“入戏”。而迪林杰“最勇猛”的一次盗抢,是在行动途中,发现枪支短缺。他和兄弟们索性先抢了州立武器库,再赴银行,其疯狂可见一斑。

  为了让迪林杰魅力十足,迈克尔?曼还在片中加入了不少幽默桥段。比如,当迪林杰逃脱印第安纳监狱时,他搞到了一辆车——警长的新座驾,崭新的福特V8。之后,这位传奇大盗不忘给亨利·福特写了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告诉他,自己偷车时的第一选择,永远是一辆福特轿车。

  在《公众之敌》的结尾,约翰尼·德普饰演的迪林杰最终陷入FBI的埋伏,寡不敌众,中枪身亡,结束了他31年的人生。而他最终的伏法不但没让观众拍手叫好,反而让不少人热泪盈眶。因为在很多美国民众心里,迪林杰并非如FBI所说,是社会的“渣滓、毒瘤、无赖”。人们甚至认为,他是“用罪恶摆脱悲苦、获得解放的探险者”。导演迈克尔?曼正是持此观点。他甚至还因此一度考虑,该不该给迪林杰安排一个“不死”结局。

  作为一个素来遵从史实的“考证派”导演,迈克尔?曼并非凭空有此想法。因为,时至今日,仍有人怀疑迪林杰是否真的死于1934年7月22日。以著名犯罪小说家杰伊?罗伯特?纳什为首的不少研究者都相信,当年被FBI击毙的,其实是一个叫做吉米?劳伦斯的狄林杰模仿者。

  据说,当年一些认识迪林杰的人都宣称他们认不出那具尸体。迪林杰的父亲见到尸体时甚至惊呼道:“那不是我儿子!”另外,根据警方文件记载,死者的眼睛是绿色的,而迪林杰的是灰色的。验尸结果显示出死者有风湿性心脏病,但迪林杰在印第安纳州立监狱的医生的证词表明,迪林杰不可能有这种疾病,因为狱中的他是狂热的棒球手。

  最终,迈克尔?曼还是让迪林杰壮烈离世。大概在他心里,迪林杰这位“总用最极端的方式,燃烧热情,戏谑社会的人”,唯有死亡这种最极端的结尾,才是他人生最好的谢幕方式。

  备受宽容的罪人

  无论是迈克尔?曼,还是其他电影导演,都要煞费苦心地将迪林杰这样的罪犯尽量美化,也许是因为迪林杰是大萧条重创下凋敝民心的仅有安慰。更重要的是,西方电影史上,将罪犯“正面化”,以表现人性的复杂,似乎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比如,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的《狂人彼埃洛》、《断了气》、阿兰?德隆主演的《独行杀手》等,讲的都是悲情杀手的故事。

  另外,导演迈克尔?曼曾经执导的名片《盗火线》也是一部描写“有血有肉的坏人”的代表作。由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匪徒尼尔?麦考利,混迹江湖多年,犯案累累。可他在生活中,却举止文雅,风度翩翩。对爱情也是极为忠诚,甚至会因此而萌生退意。而他最后一次与正义一方的决战,也是被情义所迫,旨在为一死一伤的手下报仇。

  好莱坞电影史上,还有一部《邦尼与克莱德》,也是将罪犯“正面化”、“浪漫化”到了极致。影片人物原型是美国的一对亡命鸳鸯,和迪林杰一样同处上世纪30年代。他们抢劫银行,但从不滥杀无辜。

  他们的第一次抢劫就像是社会造就的黑色幽默。克莱德走进银行,大盗一样地掏出枪,里面的银行职员很同情地指了指贴着的告示:“本银行已于三星期前破产。”邦尼与克莱德每次犯案时,都彬彬有礼,带点天真地和人打招呼:“你好,我是邦妮,我是克莱德,我们是抢银行的。”

  影片最后,公路上阳光灿烂,邦妮和克莱德一边开车赶路,一边憧憬美好未来。忽然,他们看见老莫斯的卡车抛了锚,两人热心地停下来帮忙。恰巧那时,树上飞出一群小鸟,老莫斯迅猛地往车下钻,这对情侣心头一凉,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此时枪声大作,雨点般的子弹飞来。两人临死前的四目相对,让观众无不难过感慨——是社会的压抑绝望,才让他们生出如此极端的反抗方式。

  在《邦妮和克莱德》前,有一部描写另一对雌雄大盗的影片,导演里奥那多?卡索1969年拍摄的《蜜月杀手》。这个故事,取材自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一则新闻:一个女护士爱上了情场骗子,决绝地抛弃了自己的亲人,跟着她的“拉丁情人”浪迹天涯,他们扮成一对兄妹,专向有钱而寂寞的女人行骗再行凶。在他们接连地杀了几个女人和孩子后,两个人都精神崩溃,最后向警方自首。

  按说,这对雌雄大盗不像天真浪漫的邦尼与克莱德,毕竟他们有血案在身。但导演里奥那多还是尽力挖掘出“罪恶” 背后的复杂人性,把一段骗中有爱、愈演愈烈的杀人传奇处理得生动深刻,而观众也最终坚信,是某种可以称作“爱”的东西,导致他们误入了歧途。当他们锒铛入狱,在狱中互写情书时,观众的心已经很柔软了。

  从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上看,他们的确有种观念是“人人心中都有魔鬼,每个人都是善与恶交织的个体。” 关键是,在备受打压的残酷环境中,善与恶的力量如何平衡对抗。或许,西方导演把迪林杰、邦妮和克莱德这些“恶人”刻意扭转成“大英雄”,的确有些投观众所好的“商业用意”。但多少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评价忠奸善恶时,是否也该留下一些人性的空隙?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