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激辩“友爱外交”
鸠山内阁的一大亮点“友爱外交”成了质疑对象。不论友爱外交的内容是什么,保守舆论反民主党就不能不反友爱外交
文 | 陈言
最近的日本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在民主党以优势票数上台并对日本政治、经济、外交进行一系列变革的时候,如果通过媒体去观察日本政治,会觉得民主党政权似乎危在旦夕。
发行量逾千万份的保守派报纸《读卖新闻》,最近连续刊载了民主党领导人在金钱方面不干净的报道。为右翼舆论提供阵地的《产经新闻》更成为了反民主党的急先锋。周刊杂志、网络新闻中,大量的民主党负面消息充斥了版面。
日本外交从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自民党“日美关系基轴”论,向全方位追求日本利益最大化的民主党“友爱外交”转变时,新外交方针成了不少媒体集中质疑和批评的对象。
鸠山内阁能多大程度地推行友爱外交,仅从日本舆论方面来推断的话,也许仅能得出“前途未卜”一词。近日日本政府在几经犹豫之后,最终给“疆独”头目热比娅发放签证,引起中国强烈不满,却又同时表示政府官员不会与其接触的矛盾表态,或许就证明了“友爱外交”承受的巨大国内压力。
保守舆论取代了保守的自民党
《读卖新闻》主笔、新闻集团董事长渡边恒雄,在8月选举到来前就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感。
“自民党选举前在议会480个议席中占了300个。如果选举结果让自民党只丢掉100个议席,那么还能在议会内与民主党一争高下;如果丢掉200个议席,自民党就有可能成为万年野党。”渡边主笔说。
“万年野党”是指一万年都不能转正的在野党。非常不幸的是,自民党在前不久的选举中真的丢掉了将近200个席位。
这意味着自民党将不能发挥与执政党抗衡的作用。在自民党成立以来的54年里,日本国会虽然有大量的中小政党,但力量都不足以监督执政党并与之抗衡。大企业、大媒体与自民党利益结为一体,自民党执政就能保证大企业、大媒体利益的最大化。
但现在,渡边主笔看到的是完全失去了与民主党抗衡能力的自民党。在大选结束后,自民党惨败,麻生太郎终于辞去自民党总裁的时候,自民党党内寻找一个出来主持党务、收拾残局的新总裁都非常困难。那些多次通过选举当选为议员的老党员,已经化作一个又一个集团利益的符号,提不出号召全党团结、重新夺取政权的新口号。
在没有什么悬念的情况下,9月28日,谷垣祯一出任自民党新总裁。在自民党当政时代,在野的民主党尚组建了“影子内阁”,为夺权作了一些准备。如今下野的自民党,已经连组建影子内阁的能力都丧失殆尽。过去自民党以外的政党基本上处于万年野党的地位,如今政局逆转以后,自民党很有可能重蹈其覆辙。
自民党、大企业与大媒体结成的三位一体联盟,随着自民党的下野而人去楼空,大媒体对民主党不能放下心来。鸠山内阁的一大亮点“友爱外交”也成了质疑最多的对象。不论友爱外交的内容是什么,保守舆论反民主党就不能不反友爱外交。
给“友爱外交”扣上“反美”帽子
从战后民主政治体制的构筑、企业经营方式的移植,再到美国音乐、电影在日本的广为传播,自民党时代与美国的关系就是“一边倒”,对美国唯命是从。鸠山首相提出“构筑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关系”,让保守的日本舆论大为震惊。
“从外交常识上看,如果在我们与美国的关系中提出对等一词,这就是反同盟的意思。自民党执政时过分追求对美唯命是从,需要做些调整,但说对等则太过直率。追求对等成为鸠山等人特有的一种情念。”京都大学教授、保守舆论的重要论客中西辉政说。
连主张对等的日美关系都会成为“反美”的表示,民主党内阁提出的停止向在阿富汗的外国军舰提供燃油及淡水的决定,在日本国内调整美军基地的构想,就更是“反美”的具体动作了。
这里有对日本国家利益理解上的巨大不同。
日本综合研究所董事长寺岛实郎在美国长期工作过,他看到的日美关系,是日本绑定美国取得了战后经济恢复、长时期的经济发展,但“2009年上半年日美贸易在日本贸易总量中只占13.7%,中国是20.4%。不用说30年前,就是20年前日中贸易在日本总量中也只有3.5%,那时日美是27.4%。”寺岛说。他认为时代早已经变了,但冷战思维让不少日本人在对国家利益的思辨上墨守成规。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关于鸠山“反美”的谴责声竟然比美国还高。
鸠山由纪夫在当选首相之前,曾在一家月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谈自己的外交理念等等。说友爱外交中,“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与“东亚共同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此,美国的日本专家反应非常平静,目前负责亚洲与太平洋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就认为,对鸠山论文“不该做出激烈反应,而应该拿出时间静观鸠山的行动”。
倒是保守媒体给鸠山的友爱外交扣上了一顶反美的帽子。
《产经新闻》驻华盛顿记者古森义久,煞有介事地多次报道了美国对鸠山论文的反应,却没有直接写出他到底采访到了哪些人。唯一能够渲染的是,鸠山首相到美国参加G20等国际会议时,与奥巴马总统只进行了25分钟的会谈。古森暗指这是美国对鸠山首相的冷遇,而他似乎忘了,麻生首相乘专机专程去美国拜会奥巴马时,见面时间与鸠山首相并没有太大区别。那时他则盛赞过奥巴马总统对麻生首相的“礼遇”。
此外,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美国开始调整其在东亚的军事力量,驻扎在韩国的军队一部分被调出,在日本冲绳普天间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有4000人被转移到美国本土,这在日本媒体上也被大做文章。而日本为美军基地支付了总额超过3万亿日元(约300亿美元)的相关费用---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只有美国向当地支付租借费用的,还没有像日本这样出巨资供养的,这些在保守舆论那里以“关怀”一词轻轻带过。调整相关费用,探讨基地问题,本来在情理之中,但现在也成了鸠山内阁“反美”的一个象征事例。
难以容忍“东亚共同体”
构筑东亚共同体,并不是鸠山内阁的发明,但在鸠山推销这个概念的时候,同样意外地遭遇了日本媒体的反对。
日本一直推销的“东亚共同体”,并不只是由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组成---为了尽可能减弱中国的影响,日本特意把东南亚10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加了进去,要组成一个并没有地理概念在内的友好团体。
自民党执政时期是这么做的,并未见多少反对之声,而同样的概念,到了民主党执政时代,一些大报忽然在10月11日跳出来说这个共同体有可能把美国排除在外,是鸠山内阁要“脱美入亚”的一个举动。
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对笔者介绍说,鸠山首相在10月10日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了“友爱外交”。外电也报道说,鸠山首相在首脑会谈时说:“过去日本有些过于依靠美国。我认为日美同盟重要,同时也准备制订更加重视亚洲的政策。”在谈到东亚共同体时,鸠山希望从强化经济合作开始,逐步加深文化及社会方面的交流。
不过日本媒体的关注点似乎不在这里。“亚洲各国社会体制不同,在资源、领土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我们不能像建立欧盟那样组建一个单纯联合。”一家日本大报的记者这样说。似乎世界上的合作模式仅有欧盟一种。
而不能容忍东亚共同体的构筑,有着日本独特的政治背景。
日本专栏作家内田树说:“战后日本外交中只有一件事没有经过美国同意,就自主作出了决断。这就是日中联合声明。”推动这个声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是前首相田中角荣。“很快,美国通过洛克希德事件把田中首相打压了下去。田中派的余党过了30多年才在今天的日本重新掌握了政权。”内田说。
鸠山由纪夫、小泽一郎、冈田克也等现在的民主党巨头,过去都属于田中派政治家。有了田中角荣“前车之鉴”的鸠山内阁,能否把“友爱外交”在日本推行下去,目前看来,仍然变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