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迪拜几乎免税贸易开放政策吸引全球投资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11:00  南方人物周刊

  热钱的天堂

  为了吸引投资,迪拜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以几乎免税的贸易开放政策吸引全球投资者。

  迪拜的成功,在于它为3样东西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进出的自由:一是人,它的签证相对容易办;第二是货物,全球的货物,无论是用集装箱海运还是走航空物流,到迪拜都非常方便;第三是资金,迪拜没有任何关于资金外汇的管制,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体系仿佛润滑剂,让亿万热钱几乎是毫无摩擦力地流入这片热土。

  据媒体预估,在过去的三四年间,进入迪拜的热钱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在这高速发展的三四年里,全球四分之三的起重机集中在这个弹丸之地,几乎每一个建设方案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大”、“区域最大”的头衔。这些建筑和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全球游客。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越了石油收入,占到了GDP的10%以上。2006年,迪拜政府允许外国人购买永久性不动产,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允许外国人购置房产的地方。

  在迪拜,投资客买房子可以“炒楼花”:发展商画个图纸就可以卖楼了,买家付个10%的首期就算买进了,然后买家并可以伺机出售,一旦楼价出现10%的上涨,对投资人来说,就相当于100%的收益。而楼价上涨10%在经济快速飙升的迪拜,很可能是片刻之间就能实现。

  美丽空姐靠进口

  在1954年,整个迪拜的总人口还不过2万人,大约相当于一所比较有规模的综合大学的人数。

  1966年,迪拜发现了石油,从那之后,它开始引入大量的外来劳工。历史上,迪拜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向印度走私黄金。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消费国之一,但是,它的政府禁止私有部门输入黄金,这为走私黄金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迪拜凭此与印度建立了较为密切的经济往来,这恐怕也是迪拜大部分劳工来自印度的一个原因。

  迪拜现在的150万人口中,80%都是外来人口,大概有一大半是印度人,华人约10万人左右。外来人口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戏剧化地改变了当地的性别比:迪拜的男女比高达3比1。

  漫步在迪拜机场,你完全感觉不到迪拜是一个穆斯林色彩非常浓厚的地方,因为迪拜机场已经完全国际化,甚至连阿联酋航空公司的空姐基本上都不是中东本土人——由于男女比例失调,美丽的空姐也需“进口”。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迪拜的人口增加了70多倍。最近几年来,这种人口净流入现象依然持续,不同的是,随着经商环境的不断好转,以及旅游业的大发展,外来人口的结构从单纯的劳工,变成了商人、白领以及富人。跟中国中心大城市相类似,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得对房屋的需求不断攀升。从沙漠中一个黄金走私贩聚集的小镇,到全球知名的奢华之都,迪拜的发展逻辑非常清楚:先从石油工业起步,然后依托港口的贸易、转口贸易、运输、物流,再往后是与贸易相关的商务中心和金融中心,最后,地产和旅游业也开始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被遗弃的天堂

  罗马不是一日之间建成的,危机的来临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金融危机刚露头时,海湾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迪拜作为海湾金融中心和新兴经济体,更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和“吸金库”。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迪拜的超大项目建设也没有停止。中国房地产商任志强就曾经写文章论证说,迪拜的房价永远不会跌,它的泡沫永远不会破灭。

  但这批在金融危机中建设起来的大项目很快就吃到了苦头,“迪拜世界”花50亿英镑豪赌拉斯维加斯的Vdara酒店开业, Vdara酒店所在的“城市中心”是集购物中心、艺术画廊、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和住宅区为一体的超豪华娱乐中心,还包括拥有共7000多客房的不同风格的豪华酒店。该项目由美国米高梅集团和“迪拜世界”共建,入住Vdara酒店一晚的费用是1200英镑,经济危机以来,这个价格已经被迫打了75折,但仍然有5000多间客房处于闲置状态。临近“城市中心”的金银岛度假村老板菲尔·鲁芬就担忧地表示,即使就业率改善旅游业也不会很快复苏。他说:“我希望迪拜世界和米高梅能获得成功,因为这攸关全城的命运。但是我想不出有什么比现在这个时间开一家有7000间客房的酒店更糟的事情了。”

  与Vdara几乎是前后脚开张的亚特兰蒂斯超豪华酒店坐落在棕榈岛上,耗资15亿美元,2008年10月逆势开业的当天,仅燃放的烟花就烧掉了3000万美元。但这种辉煌没有持续多久,两个月后,来自欧美国家的投资客和银行受经济危机影响,纷纷停止注资,风头正劲的世界地图岛和两座在建中的棕榈岛,都停止了建设。

  与此同时,迪拜房价大幅缩水,一些居民住房价格跌幅甚至达到50%;曾经的淘金者,开始陆续撤离,一批轰轰烈烈的工地因为资金断裂成为“烂尾楼”,以温商、浙商为代表的中国炒房团,也在这一轮资产缩水中损失严重。迪拜机场一度成了高级轿车的“遗弃场”,一些外国人把自己的汽车扔下,留下一张刷爆的信用卡,就永远地离开了迪拜。

  金融海啸后引发的余震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说,迪拜的麻烦在于,一个神话的幻灭和一个金牌信用的破产,让迪拜乃至整个阿联酋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英国《泰晤士报》11月28日称,迪拜债务危机引发了对“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忧虑。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与房地产开发周期不匹配,大举进入国际金融业投资损失严重,美元贬值引发经济衰退,都让这个沙漠中的城市显得有些根基不牢靠。由于金融崇拜,导致金融的作用被高估,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变成一大团自我膨胀的繁华泡影。目前,迪拜已有400多个工程取消,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

  但中国的经济学人却普遍对迪拜危机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次迪拜危机大家比较警觉,是因为最凶猛的危机刚刚过去。迪拜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并不是什么“金融危机第二波”。因为“迪拜世界”出的问题,主要是现金流问题,而不是资不抵债的问题,公司本身的资产有1000亿美金,而负债600亿美金,如果能争取到阿联酋中央银行和阿布扎比的资金支持,偿还债务应该问题不大。

  已经停工的“世界地图”上也有中国的投资,2007年,温州商人胡宾以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的名义,斥资2800万美元购得“世界地图岛”版图上的“上海岛”,将在迪拜外海约5公里处,建成一个微缩版的上海滩。传言迪拜危机已经让中州集团套牢了超过10亿元,甚至有传言,中州集团将要卖掉“上海岛”。

  “为什么要卖?”胡宾的助理、澳大利亚人白木说,“我们会等待开工建设的合适时机。也许两年,也许4年,要看迪拜的经济形势了,拖着不建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迪拜整个国家在复苏。”

  持乐观态度的不光是中国的投资商,整个中东世界依然对他们“王冠上的明珠”保有信心,他们认为:迪拜不会贬值,因为梦幻依然有效。

  是坚持既定路线到底?还是及时调整思路?迪拜模式到底是对是错?全世界都在观望着迪拜,以及那个带领迪拜全速冲刺的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

  穆罕默德酋长实际统治了迪拜将近4年,这4年是迪拜飞速前进的4年,他将迪拜变成全球贸易中心、金融重镇和旅游胜地。在《我的愿景》里,他以模范自居,建议阿拉伯世界如法炮制:进口居民、金融、劳工,火速成立企业自由区、金融中心、先进基础设施,推沙筑岛,一夕致富。

  “阿拉伯人曾有的光荣,被葡萄牙人所取代。一旦国家或民族失去了开创精神,要再找回,有如跛子爬山。”

  “一次,我和政府的成员坐着讨论电子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目标。我阐释着我们应该抓住这新经济的机会,以超越其他国家。席间,有人说:不好吧,等这样的经济来临,我们再跟着走就好了。我对他们说:弟兄们!若是我们满足于跟着人走,我们就将落后,我们一定要取得优先权。这些‘被使用中’的思维倘若适合别国,那就绝对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的抱负是不会妥协于成为一个追随者的。”

  面对欧美和亚洲媒体的群起攻之,马克图姆抱怨媒体把危机宣传得过火了,“我们有7棵果树,其中有一棵暂时性出现了问题,可我还有另外6棵果树呢,会把这个事情解决掉的!”(实习记者王梦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迪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