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10:05  瞭望

  《瞭望》文章:气候变化冷暖又起争端

  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

  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怎么解释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究竟如何?怎样看待变暖和变冷之争?

  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严寒带热“变冷说”

  近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北达科他州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46℃。

  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

  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中国首都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40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

  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10日刊文《我们是否进入30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包括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在内的多位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

  据报道,拉蒂夫等人的预测基于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的分析研究。

  《每日邮报》“小冰河期”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英国《卫报》随后发表的一篇报道说,拉蒂夫批评《每日邮报》等几家媒体的报道曲解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成员说,他发表其研究成果的时候,同时强调海水温度变冷虽会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的变暖,但气候变暖的趋势仍然存在,而人类活动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虽然不是唯一一个因素。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杨海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访问时指出,“小冰河期”的预测很大胆,但究竟能否定论还很难说。杨海军认为,目前的现象还属于天气的范畴,还不能就此否定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是变暖的,只是在这个长期趋势下气候变化还会有或冷或暖的小周期,主要是一些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可能会抵消气候变暖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时间内占上风。

  围绕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大争议是,究竟气候变化是人类引起还是自然变率。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他认为,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阿卜杜萨马托夫被归为“变冷派”,因为他认为,由于太阳对地球辐射将会于2041年或2042年达到最低值,从2012年至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降温期将会持续50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缓慢上升。但这位称自己为“少数派”的科学家强调,届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温度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到1.5℃,人们无需为此担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地球气候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还很难预测。不过他表示,在20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

  王绍武说,这个寒冬使大家开始重视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世界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预测方法,还需要严格地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认为,今天还很难回答“未来世界会不会进入小冰河期”这个问题。因为气候变化是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彼此之间关系又非常复杂微妙,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可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丁一汇说,人类活动、自然外强迫(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和由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和冰雪圈这五个圈层组成的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三大因素。从三类因素分析来看,按照平均60年的周期算,以1998为界,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然继续变暖,但遭遇冷事件的风险增加了,冷事件造成的灾害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

  “冷插曲”仍待研究

  丁一汇形容,今年的严寒天气是气候变化“暖调”中出现的“冷插曲”。但是,这样的冷事件“插曲”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他认为,这个问题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多重影响作用,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

  丁一汇认为,今年冷空气暴发之所以如此偏早、持续、频繁,主要有“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和厄尔尼诺异常变化这两大原因。但他认为,一次“冷事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年平均温度变化,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势。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地冷涡未来强度会逐渐减弱,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期,当2月份赤道太平洋增温中心到达东太平洋正常位置时,气候会重新回归偏暖的状态。

  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也认为,英国当前的严寒天气和北极涛动有关,和厄尔尼诺现象似乎也有一些关系,但不是很明显。该局专家约翰·哈蒙德认为,当前的严寒仍属正常的地区性天气变化,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的停止,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宏观的长期进程。

  杨海军认为,目前的严寒很可能表明年代际振荡进入冷位相,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

  这些气象学家还都承认,北极涛动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到底是暂时的还是会连续下去,现在仍无法作出科学的定论。

  杨海军对本刊记者指出,天气现象总是变化无常、很难预测的,而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也极其复杂。这项研究其实只开始了10~20年,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观测资料仍非常缺乏,虽然陆地上和大气的资料多一些,但海洋中的资料仍然很少,长期的资料也很少,因此,正确预测气候变化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挑战。

  杨海军认为,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可以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使人类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他提醒说,抛开变暖变冷的争议,仅从气候变率增大导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加大这一点来说,对于酷热、暖冬和酷冷等极端天气现象都应该尽可能地做好研究、预测和应对。

  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

  对于气候变暖说的否定者来说,严寒天气是一项新的证据,而支持气候变暖说者则强调这些不过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甚至是气候变暖直接带来的结果,媒体近日对这些争议也报道得不亦乐乎。

  气候变化并不是非黑即白,媒体的报道能否保持对科学的尊重和客观平衡的立场,真实传达科学家的声音?公众能否不人云亦云?对此,拉蒂夫认为媒体和公众还是应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他对《卫报》的记者说,媒体对自己的曲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些曲解的报道往往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没人会在媒体上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因为我们都对天气变化有直接体验,因此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论断全球变暖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任何轻易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因此,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误导。

  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说:“现在的一些气候变化报告和会议,科学字眼退出了主题词。”实际上,科学应该是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不确定研究仍然需要放在首位。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气候门”事件爆出。这一丑闻显示科学家本身对气候是否变暖也不是完全没有怀疑,但是一些科学家却似乎有隐瞒和操纵数据以支持全球变暖说法的嫌疑。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这一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10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IPCC预期的上升0.2℃,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

  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气候 变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