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称美国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系国家灾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13:09  BTV《天下天天谈》
奥巴马称美国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系国家灾难
节目现场

  BTV《天下天天谈》2010年5月11日播出:钻井爆炸,美国深陷国家灾难,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4月20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座名叫“深水地平线”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了严重的爆炸,截至目前为止,每天仍然有超过5000桶的原油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墨西哥湾,并且已经污染了美国近海。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宣称这是一起“国家灾难”,目前事态面临失控,针对相关的情况甚至有俄罗斯专家建议要采取核爆的方式来封锁油井,讨论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相关的报道。

  短片1:俄媒建议美用核爆封油井

  配音:

  俄《共青团真理报》3日报道称,可以用核爆炸阻止漏油。苏联曾多次用这种方法成功解决了类似灾难。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曾5次用核爆炸压制天然气井喷引发的大火。第一次是1966年9月30日用于扑灭乌尔拉-布拉科天然气矿井大火,当时使用核弹的当量为30公吨,在地下1500米处引爆。这一理论很简单,利用埋设于事故井附近的核装置的爆炸,推动岩石,通过挤压切断气路,有效地制止井喷。在1979年前,苏联还实施过3次类似的核堵塞行动,只有一次失败。

  报道称,在墨西哥湾使用这种方式失败的可能性为20%,美国人还是可以试一试的。当然,与苏联不同,美国人要在海底1500米处实施核爆。 

  主持人:我们知道俄罗斯曾经用这种核爆的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问题是之前解决问题是在陆地上,而这次是发生在海里,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要请教的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先生。

  叶海林:用核爆方式成功的概率不能是80%,恐怕要90%到95%以上,也就说几乎万无一失的情况下,美国才会考虑。第二个方面就是,其它所有的方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只有在核爆是唯一选项的时候,那么奥巴马总统可能才会去做这样一个决定,是因为这件事情。第一我们知道现在在水下1000多米深,这好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面,我们不开灯去给一个人做手术,而且要做一个重大的器官摘除手段,那么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首先在技术上,就不是80%的成功概率这么高这样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是个政治问题,也就是如果美国用了一枚小型的核装置,他可以不把它叫做核弹,但实际上它就是一枚超小型的,或者说超微型的核弹,因为我们知道核武器1000吨以下就被称之为“超小型核武器”。

  主持人:我们要请教我们的媒体观察员张郇老师。

  张郇:首先,就是这种深海的井喷造成的漏油,以前是有过处理先例的。

  主持人: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张郇:现在只是说因为时间太长,因为英国石油公司现在就在采取一个方法,就说打一个斜井来把这个井用泥浆给封上,这种方法原来是用过的,但是问题是现在时间太长,要两三个月,那么好,那么一种选项是两三个月以后,是有先例的,可能解决。还有一种选项是你现在去进行一种核爆破来把它封掉。

  张郇:俄罗斯即使像报道中所提到的,他进行过若干次,他是在地下,那么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地下的核污染、核扩散,跟水中的核扩散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你在1500米的地下,就像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说的,1500米地下,30公斤炸一下,基本上可以说在地面没有任何的核污染。

  主持人:可控。

  张郇:可控,你在水底下呢?水底下就完全不一样。而且现在正因为这件事情闹得这么麻烦,奥巴马要出来要说是“国家灾难”,就是因为环境,环境被污染了。

  张郇:现在英国石油公司有6个机器人在水下,那么机器人,虽然是机器人,但是它也是像人眼睛一样需要看的,你如果一炸全部都乱掉,随后浑水一潭,6个机器人什么也看不见,那你接下来怎么办,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回到4月20号当时的情况,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后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短片2: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前景堪忧

  配音: 

  4月20号,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海面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人失踪,大量原油泄漏。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火势持续大约36小时后,平台沉入墨西哥湾,其底部油井自4月24号起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积原油污染。

  4月30号,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调查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5月2号,奥巴马前往路易斯安那州视救灾情况。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将竭尽全力尽快结束这场“国家灾难”。 5月3日美国白宫表示,奥巴马政府将致力于确保英国石油公司赔偿墨西哥湾原油污染事件造成的所有损失。英国石油公司则声明将承担漏油造成污染的责任,并对受漏油影响的美国路易斯安那、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和佛罗里达4个州各提供2500万美元应对资金。

  目前,这四个州已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美国海岸警卫队估计油井每日泄漏原油达到5000桶。泄漏原油对当地动植物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原油泄露区域的不断扩大,当地渔业及相关产业也受到了重创。美国海岸警卫队一名负责救灾的官员日前警告说,如果不能迅速堵住漏油点,这次原油泄漏事件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污染事件之一。

  主持人:张老师,这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张郇:实际上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样,BP,英国石油公司现在在进行一个内部的调查,是星期六美联社把他内部调查的一些对生还者的采访和对生还者采访的录像的内容透露出来了,怎么会透露出来呢?因为BP把这些材料交给一个美国的一个资深的环境工程专家来评估,那么这个专家就向美联社透露了。实际上他透露的这个情况,就是当时的爆炸没有任何先兆。而且,整个操作程序是正常的。那么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什么呢?这里面透露就是说当时,4月20号这一天,英国石油公司的一帮高层专门坐直升飞机上这个平台,去干吗呢?去庆祝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深海钻井平台安全生产创记录,就这一天,就这一天他们去了,但是好在这些人有受伤的,但是没有遇难。

  张郇:回过头来我们来看这个钻井平台,它实际上是一个21世纪最先进的钻井平台,它当时在这里钻井的,离海底是1500米,这就是深海的,不是一个浅海的概念。深海的我们知道你是没有办法在海底扎根的,所以说它是一个移动的平台,用动力、用GPS,所有的装置,使这个平台保持一个精确的位置,最后你往下打井。所以说这是一个2001年刚刚投产的,所以说非常先进,所有的设备都是一流的,造价3.5亿美元。

  主持人:所以这次作为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的泄漏,包括它的沉没,等于是像钻井界的泰坦尼克沉没一样,引发的影响我们现在很难估量,但是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电话连线,我们要连线美国方面了解最新的受灾情况,我们要连线的嘉宾是《人民日报》记者,《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管克江,管克江先生你好。

  管克江:主持人好。

  主持人:你好,我们现在想了解,我们知道这个钻井平台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附近,而且现在我们得到的情况是,现在受灾的情况可能波及到相关临近的州,那现在你了解到受灾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管克江:整个的墨西哥湾周边几个州,就是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马州,还有佛罗里达州等几个州现在都比较紧张,原油污染的面积有大概四五千平方公里的样子,有一些油污已经冲到了阿拉巴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滩。现在受到影响的主要是渔业和旅游业,据说在海滩上也看到了被油污染的一些动物。

  主持人:那现在这个事故最新有没有一个调查结果向公众来公布?

  管克江:政府方面的调查,要5月11号才正式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才开始,同时还会举行一些听证会。但是美联社今天披露了一个英国石油公司内部的一个调查,根据这个调查,钻井平台爆炸的可能性,有可能是海底的甲烷气体突破油井管引起来的,因为当时工人正在平台上对油井底部的水泥密封进行测试,他们在对第二个密封测试的时候,减轻了油井管的压力,这时候气体就突破了密封,就冲了出来,导致了爆炸。

  主持人:这是相关的分析,我们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把这次石油钻井泄漏的事故称为“国家灾难”,但是这次事故是4月20号发生的,奥巴马是5月2号才抵达这个钻井平台,美国民众对于美国政府这次救灾的评论是什么样的?

  管克江:民众的反应,我觉得应该分两方面看。第一个,根据法律,英国石油公司他必须为事故和损失来负责,所以民众有很大的愤怒情绪是冲着英国石油公司去的,现在很多媒体都报道说美国全国各地的律师现在都涌往墨西哥湾地区去,准备帮民众打官司,这是一个情绪。另外一个,对政府的反应,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比如说《纽约时报》的意见说,他说联邦政府的反应可以更快一些;但美联社说,随着危机的展开,奥巴马的反应是非常果断、有力的。那么民众的反应主要是有两个方面可以谈一下,第一个是,他觉得政府的救灾力度还可以更大,为了回应这方面的指责,奥巴马政府从4月下旬明显提高了救灾调门,政府官员也不断去灾区视察,白宫的博客也不断更新和宣传政府的救灾努力。

  主持人:好,谢谢管克江和我们进行连线。

  主持人:现在原油的污染对美国这四个州造成的污染,尤其对生态方面的污末染是什么情况?

  张郇:生态,刚才说到的就是水鸟跟鱼类,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另外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现在实际上很快要进入美国的捕虾期,就是那些龙虾或者是小的肉虾,就要捕虾期了,由于这个污染,随后现在美国渔业部门就开始提前的,紧急开始捕虾了,就说你没长大先把你捞起来吧,要不然等你长大了,那个油过来了,捞起来也没用了。所以说美国现在从渔业讲起来,现在这是在墨西哥湾做的一件事,就是提前进行捕虾,先把它们给救上来,实际上救上来当然也是一种说法,实际上也是送上市场,减少这个市场上的商业损失。

  主持人:那么这起漏油事件会不会影响到这些虾的销售?大家可能会对虾的品质产生相关的怀疑?

  叶海林:但是问题是,我们知道全球的渔业市场是一个均衡市场,也是一个充分市场,也就说你并不可能因为墨西哥湾一地的渔业产能下降,而造成全球渔业市场巨大的波动,应该说是不会的,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局部的事件,如果你就好这一口,那没办法。

  主持人:没错,而且奥巴马现在他要英国石油BP来进行全部的赔偿,如果进行这样的赔偿,它是一个什么概念?

  张郇:对BP来说,这个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主持人:这个损失你觉得会有多大?

  张郇:别的不说,事故发生到现在,BP它的的股票在市值上已经损失了200亿美元。实际上BP在美国不是第一次犯事了,他实际上在2007年的时候,BP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爆炸,也是死了十几个人吧。

  主持人:那次他赔了多少钱?

  张郇:那次他的民事官司就不说了,美国政府给他的罚款是8700万美元,对现在讲起来不算多,但是他实际上还有很多的赔偿,因为死的人,受伤的工人都要找他,实际上里面最明显的,就是说里面有10个工人,因为受伤以后造成残疾了,就告他,这个案子是2009年刚判下来的,赔了1亿,10个人的伤残赔了1亿。

  叶海林:现在来判断BP会支付怎样的代价,其实很早的,因为这个代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一部分是消费者信心的动摇导致了股票(蒸发),这个是能判断的,因为我们根据股价可以算出来,一部分是实际上油井的技术设备和资源产生的损失,这部分只要封住油井以后,也还是能算的,因为墨西哥湾曾经在1979年的时候,也有过一个钻井平台爆炸,但是是用了8个多月才封得住,所以时间很重要,但这次是可行计算的,实际上真正不可行的,就说计算不出来的,恰恰就是民事赔偿这一块,因为我们刚才小片子里已经看到,美国很多律师已经蜂拥到这个地方准备打官司,就像秃鹫一样围过去,为当地人去伸张正义,当然一般他们要拿到50%左右的赔偿金,作为他们的佣金。这些人的存在对BP来说威胁是最大的,因为这样的官司可能一打就是几百起、几千起,只要BP存在,总会有人拿这个事情来告你,然后去索取很高价的赔偿。那么BP的处理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利用他手里的律师团队跟你打这种拖延战,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其实工业事故的案件在美国是最难审的,有些案件甚至打了三四十年,你都审不出结果来,所以这个钱现在我们很难算,但是同样的,BP最后是不是真的要掏出这么多钱?我们现在也无从知道。

  主持人:现在美英方面是采取了五种方式,要“五管齐下”,我们来看看相关报道。

  短片3:美英将“五管齐下”遏制墨西哥湾油井漏油

  配音:

  美国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石油公司4号宣布,他们即将采取“标本兼治”的5种方法,全力控制因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漏油而引发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这5种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水泥罩和大型塑料罩防止油污扩散;喷洒化学“分散剂”分解油污;继续尝试关闭“防喷阀”和打减压井等。

  据了解,“深水地平线”底部有3处目前仍在漏油,英国石油公司计划用集装箱船起吊3个98吨重、口径12米的钢筋水泥罩放入海底,罩住3处漏油的部位,然后通过水泥罩上端的口,将漏油吸入停泊在海面上的油轮。如此举成功,理论上可将85%的漏油吸走。不过有关方面对此并没有把握。

  与此同时,英国石油公司还将使用一种大型塑料罩罩住井喷上方的海面。下方带有“裙子”的塑料罩能阻止海面上的浮油向外扩散,并利于附近的作业船通过管道将塑料罩圈内的浮油吸走。

  从4月24号漏油事故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以来,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一直在被污染海面喷洒“分散剂”分解油污,但收效甚微。此外,英国石油公司将继续尝试关闭“防喷阀”。据介绍,深海钻井时,一般在井管上装有自动“防喷阀”,一旦发生意外,阀门会自动关闭。不知道“深水地平线”海底井管上的“防喷阀”此次为何没有自动关闭。连日来,尝试激活“防喷阀”的努力均告失败。

  美国海岸警卫队此前表示,解决此次原油泄漏事件的最终办法是打一口与泄漏油井平行的减压井,它能从根本上制止海底油井漏油。打减压井的工作已于5月3号正式启动,至少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

  主持人:现在美国方面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不是有效,有没有达到他预期的这个效果,我们现在做一个电话连线,我们要连线的嘉宾是《人民日报》记者,《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管克江。管克江,我们知道现在钢筋水泥罩已经开始放置,你现在了解到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管克江:英国石油公司他设计了是三个方案来堵住海底的漏油,第一个方案就是用水下的机器人去关闭油井的阀门,现在只关闭了一个,另外两个漏油更加严重的井口是没有关掉。第二个方案就是用钢筋水泥罩,这个方案大家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最有希望的。假如成功的话,它可以防止85%的漏油。那么礼拜五的时候,工程人员就往海底放了一个98吨重的钢筋水泥罩,但是没有成功,媒体报道说,主要是在海底有天然气水合物的一个结晶体,它凝结在钢筋水泥罩的周围,堵住了它的开口,而且这种化合物比海水轻,很有可能给钢筋水泥罩产生浮力,使它不能严丝合缝地铺在海底。那么第三个方案就是,在海底原来的油井附近开凿新的油井,缓解漏油的压力,这个方案在和其它方案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因为这个石油平台正在泄漏,每天有超过5000吨的原油向美国的近海继续污染。除了控油,美国政府对于其它的,造成相关的污染,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管克江:现在白宫说,对清理海面的油污方面,主要是,除了物理的收集之外,还有就是用化学药剂、溶解原油,还有就是有控制地燃烧。白宫的博客说,到5月8号为止,联邦和地方政府一共出动了270条船和几十架飞机在现场进行救灾,参与人数超过了一万人,海面放置的拦截网也有270千米长,至今它已经收集了210万加仑的油污。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和海洋大气局的气象飞机也对污染区进行了尝试监控。

  主持人:谢谢管克江和我们进行连线。

  主持人:目前现在原油的泄漏量是5000桶/天。

  张郇:也只是估计。

  主持人:而且是预估的,而且随着继续再泄漏,这个数字有可能还往上升,有可能达到15万桶/天?

  张郇:统计它到底有多少,这个已经不是特别地重要,或者说特别地关注。问题是你现在污染的面积,这个浮油的面积有多大。而且你处理的进度是什么情况?这是最关键的。因为我们刚才说到了钢筋混泥土的这个罩子,这个罩子,BP原来在其它的场合是用过的,但是都是在浅海,都是在十几米、几十米的这种浅海用过这种情况来解决这个井喷的问题。1500米,我们刚才说到了,它水下的压力非常大,按专家说,它这个的压力基本上可以把一般的潜水艇给压碎,就一般的潜水艇,当然现在有一些深海的机器人,他实际上从概念上讲起来也是一个小的潜水艇。

  主持人:所以您的意思是这个钢筋混泥土的罩子到了1500米的海下,它所承受的压力也跟一般的情况差很很多。

  张郇:对,他现在放在下面了,不敢随便去动它,刚才不是说了吗?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就是说非常小心,生怕它到下面又碎了。

  主持人:那对于这次美国总统认定为“国家灾难”的这个原油泄漏的事件,要请教叶海林老师,在什么情况下美国会把一个事情认定为“国家灾难”?

  叶海林:其实“国家灾难”,在最近十年里,这个词其实出现过好多次。最早的一次,我们也是印象最深的,“911”,这个事情,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就用过这个词,然后在卡特里娜飓风的时候小布什又用过这个词。应该说这几件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重大的人为的恐怖袭击,或者是自然灾害。美国的救灾体制它是由三级构成的,就是联邦,那么联邦拥有最大的财权和最充分的人力、物力,但是主要的法律主体却联邦各州,也就是由各个州去对自己的灾难进行评估,然后当这个州觉得需要美国联邦政府来支持的时候,他会向总统进行报告,那么这件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就是像卡特里娜飓风这种,已经很严重了,当然州政府没有办法去处理的时候,联邦政府才会动用,我们需要指出一点就是动用军队,因为州政府是没有这个权力的,只有美国总统才有权力下令美国军队在美国本土实行非军事任务。

  主持人:我们知道美国政府已经执行了将近20年的近海油气田禁止采掘的政策,而奥巴马刚刚又最新公布了一个近海油气田采掘政策,所以这样的一起“国家灾难”级的石油泄漏会不会对奥巴马先生的新政产生影响,我们来看分析。

  短篇4:美国政府称将暂不批准新油田开发

  配音: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底宣布,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资源的开发,以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然而日前发生的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件,令近海油田开采前景堪忧。美国白宫4月30号宣布,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调查清楚以前,不会批准任何新的近海油田钻探计划。

  同期声:美国总统奥巴马

  让我来说清楚

  我认为开发本土石油资源

  对于我们整个能源安全战略十分重要

  但是我经常说

  必须对工人和环境的安全负责

  原油泄漏也令奥巴马政府新批准的扩大近海油气田开发计划面临变数。“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原油泄漏事件说明,美国扩大近海油气田开发的计划不可行,石油开采将带来巨大的环境危机。不过,也有经济分析师认为,以这次原油泄漏事件来否定美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是错误的。

  主持人:我们想问一下张郇老师,为什么今年3月份奥巴马总统要采取新的石油开采政策?

  张郇:当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说美国人比较精,他把自己的石油藏着,不用,老用进口,外面的,把战略储备放在自己家门口,万一以后有什么事再用这个。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合理的一种解释。所以说我当时听到奥巴马是这个决定以后,我个人,我首先一个想法就是说,美国实际上,从战略上讲起来,它这个新能源开发的政策,已经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而且从美国政府的角度上讲起来,他对新能源未来替代现在能源,应该已经有一个可预期的一个预见。

  叶海林:当时奥巴马决定开采近海石油,也不是为了让本国的石油去替代进口石油,他是要增加自己对全国石油市场的控制能力。

  张郇:减少依赖性。

  叶海林:对,减少它的依赖性,那么这一点它是个战术调整,它不是一个战略调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能够预见未来美国的一段时间之内,可能他在石油战略上会有一些微调,但是他仍然会以进口石油为主,扩大自己国内的石油储备,用这种方式去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这还会是他的一个核心战略。那至于近海油田,多打一口井,少打一口井,这对奥巴马来说是一个细枝末节的事情。

  主持人:张先生您的预判呢?

  张郇:整个这个事件,真正地要尘埃落地,我想应该是三五年之后。因为,你看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美国一个议员已经提出来了,说原来在墨西哥湾,近海钻井平台发生事故,造成污染,最高的赔偿额大概是8000万美元,现在这个议员说不行,太轻了,不够对他们造成威慑,100亿,他提出这么一个议案来。你比如说再像类似的议案要在国会通过,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主持人:所以不管是BP最后赔8000万美元,或者是100亿美元,但是毕竟问题是现在原油正在源源不断地在污染我们的海洋,在污染我们全球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蓝色的地球。所以无论怎样,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而且接下来我们还要看这个事情将会往何处去,将会怎么来发展,怎么来最终解决,谢谢两位嘉宾参与讨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