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富汗战争机密遭曝光 公开者称为推动社会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1日04:24  新京报
阿富汗战争机密遭曝光公开者称为推动社会变革
 7月27日,阿富汗坎大哈,在被塔利班袭击后,驻阿美国士兵跑到射击口准备反击。

阿富汗战争机密遭曝光公开者称为推动社会变革
7月25日,9.2万份记录阿富汗战争情报的机密文件———“阿富汗战争日记”被曝光。

阿富汗战争机密遭曝光公开者称为推动社会变革
7月26日,阿桑奇在伦敦接受媒体采访。

阿富汗战争机密遭曝光公开者称为推动社会变革
22岁的美国情报分析师布拉德利·曼宁。

  7月25日,反战人士发起的泄密网站Wikileaks联手三家西方媒体公布了9.2万份记录阿富汗战争情报的机密文件———“阿富汗战争日记”。由此揭开2004至2009年阿战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尽管这些海量情报的真实性尚未得到完全证实,但它们从无数个细节反映了真实的战场。泄密的始作俑者则希望,通过真相的公之于众来改写历史,尽 视频:驻伊美军射杀路透社记者及平民录像曝光 来源:CCTV新闻频道 早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

  【看点一】

  本·拉登目前仍然逍遥法外?

  “阿富汗战争日记”的出炉再次让人们关注消失已久的“基地”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美国中情局此前表示,自2003年以来,美方没有再寻获任何关于拉登行踪的情报。但此次曝光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军对拉登的行踪有所掌握。

  一份解密档案记录着,拉登曾于2006年在巴基斯坦向招募来的自杀式袭击者开会。泄密文件称,当时的会议在巴基斯坦基达召开,会上恐怖组织头目向6名自杀式人弹下达在阿富汗北部执行任务的命令。报道称:“此类会议每个月召开一次,每次约20人到场。会议举行地点不定。”档案中还记录了本·拉登出现的位置,如巴基斯坦北部城市Quetta,以及几个阿富汗边境的城市。

  驻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救援部队(ISAF)曾在报告中称,“基地”在2006年招聘自杀式袭击者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拉登与多名“基地”高层每月定期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开会,并由拉登亲自对这些“人弹”进行作战指导。

  2008年,拉登向一位名叫阿卜杜拉的武装分子赠送了一位新娘,以表彰他在阿富汗北部城市策划自杀式炸弹袭击的贡献。还有情报显示,本·拉登掌管财政大权的手下阿米·阿尔哈克曾在2005年途经伊朗前往朝鲜购买对空导弹。

  最近的一次记录是在去年12月,一名被俘的塔利班称曾在当年年初见过本·拉登。CIA认为该情报可能是真实的。

  但就连Wikileaks创始人阿桑奇也承认无法确定情报的真伪,因为一些美军的线人为了获得奖励,可能虚构信息。《金融时报》分析指出,由于缺乏确凿证据,再加上消息源不明确,“阿富汗战争日记”让本·拉登的行踪变得更神秘,而不是更清晰。但可以确定的是,2001年本·拉登逃脱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后,其影响是巴基斯坦北部边境部落地区成为血腥暴力冲突频发的“死亡地带”。

  长期关注反恐问题的巴基斯坦记者伊提亚兹·顾尔指出:“新的局势已经超过了本·拉登的重要性,我们不知道本·拉登是否还活着,但是他的影响力依旧,甚至还在增长。”顾尔认为,美国对阿富汗的入侵导致一大批“基地”组织武装分子进入巴基斯坦,他们招募更多成员,扩大自杀式炸弹袭击。本·拉登的意识形态成为鼓动巴基斯坦武装分子的强心针和黏合剂,其中既包括北部的塔利班武装,也有东部旁遮普省的逊尼派极端分子。他们结成了一个流动性更强的网络,以仇视美国作为共同点,互相之间能共享资源,发动更大规模的袭击。

  【看点二】

  惨重平民伤亡被刻意隐瞒?

  一场持续近9年的漫长战争给阿富汗平民带来多少苦难?

  “阿富汗战争日记”只是军方的情报记录,并没有专门统计平民死伤,但其中有充分证据表明,美国和北约军队有意掩盖阿富汗平民伤亡情况。

  坎恩是阿富汗偏远山区Malekshay的一位穷苦农民,他自小又聋又哑。2007年3月的一天,一支下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准军事部队进入了他的村庄,当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时,出于恐惧,坎恩转身就逃。士兵们大声叫停的声音他完全听不见,几声枪响过后,坎恩倒在了血泊中。

  万幸的是,他捡回了一条命,随后,美军向村里的长者解释这是一场误会,并提出进行补偿。记录的最后简单地写着,军方拿出军需物资作为补偿,任务继续……这样的误伤平民记录,在“阿富汗战争日记”中比比皆是。

  泄露的阿战机密文件共记录了涉及阿平民伤亡的144起事件,显示共195名非作战人员丧生,174名平民伤亡。有媒体指出,真实的数字可能更高。因为这只是美国和北约军队承认的向平民开火事件,更多武装冲突中的平民死伤没有得到详细记录。

  记录中,军方还刻意掩饰平民死伤数字。2007年8月,美军特种部队向赫尔曼德省的一个院落里投下6枚炸弹。内部文件称,指挥官认为塔利班高层领导人当时正在院落里开会。美国也采取了措施确保“没有无辜平民在院落附近地区”。但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共有300名阿富汗平民丧生。

  一份秘密档案的标题甚至是“可能导致负面媒体报道”。其中记录了2007年8月16日,驻阿富汗波兰军队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后,作为报复,向附近村庄发射迫击炮。

  但炮弹击中了一个婚礼仪式的现场。导致6名平民死亡,伤者中还有一名孕妇,最终她的孩子也没有被保住。悲剧发生后,肇事的波兰士兵被送回国在军事法庭接受审判。但由于波兰军方的压力,审判至今没有结果。

  而更多的平民伤亡事件甚至都没被军方调查过。如2008年10月,法国军队向喀布尔城外一辆客车开火,理由是客车距离军车太近,结果打伤了车上8名儿童。 2个月后,美军士兵试图拦截一辆巴士时,开枪打死了4名平民,打伤11人。但这些人为惨剧都被描述成“冲突升级”,士兵们的开枪行为则被解释成严格遵守作战守则。

  【看点三】

  巴基斯坦暗中支持塔利班?

  “阿富汗战争日记”还披露了巴基斯坦当局在背后秘密给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提供指导和帮助。

  巴情报机构被指多年来一直暗中支持塔利班。新披露的机密档案中,更多情报指出,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虚假盟友,允许其情报机构的代表直接与塔利班秘密会面,商量建立武装组织网络,打击驻阿富汗美军士兵的战略措施,甚至密谋暗杀阿富汗领导人”。还有记录显示,塔利班武装分子常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发动袭击,随后潜入巴基斯坦境内,但巴方军队却不愿对他们发动袭击,这也让美军十分不满。

  这些消息一出,使得阿巴关系愈发紧张。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7月29日的讲话中表示,阿富汗政府的盟军美国及北约部队完全有能力打击塔利班武装分子在巴基斯坦的基地,不过,他怀疑他们根本不想消灭塔利班。此前一天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印度访问也称,巴基斯坦与恐怖组织存在联系,“我们不能容忍……这个国家(巴基斯坦)以任何形式输出恐怖主义,无论是向印度、阿富汗或世界其他地方”。对此,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不能理解”。外交部发言人称,在过去两年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合作紧密,“我们看不出为什么这些话会出自阿富汗总统之口”。

  尽管“阿富汗战争日记”未经完全证实,但无疑它令各方重新审视巴基斯坦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关系。7月27 日,在首次对“阿富汗战争日记”回应时,奥巴马总统表示,此次泄露的内容“并无新意”。“事实上,它们正好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在去年重新审视对阿政策。”不过《纽约时报》指出,如果奥巴马总统不能说服巴基斯坦政府完全断绝和塔利班的联系,那么在阿富汗战场上就根本不可能击败塔利班。

  分析人士认为,机密文档的公开正好在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阿富汗战争陷入艰难困境:7月份统计显示,驻阿富汗美军当月阵亡66人,为阿战历史上“最血腥”的一个月,美军入侵阿富汗近9年来,共有1215名士兵阵亡,而这场战争还看不到头。

  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内部和国会议员也开始讨论对阿政策是否得当。目前国会民主党正在争取尽早通过一份战争拨款法案,而泄密事件发生后,有议员表示将更加仔细审核奥巴马政府的做法。目前奥巴马正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要么说服国会和民众接受自己的对阿政策,要么尽早让驻阿美军回国。而更可能发生的是前者,就像布什政府时期一样,坚持向战场增兵以应对更血腥的冲突。

  ■ 对话

  对话“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只有公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

  阿富汗战争日记的曝光让“维基解密”(Wikileaks)和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一夜成名”。众多媒体的描述中,Wikileaks是一个没有总部,没有地址的秘密组织,黑客出身的阿桑奇更是一位行踪隐秘,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活动家。

  不过7月29日晚记者拨通Wikileaks伦敦办公室的电话时,却并未太费周章就联络到阿桑奇本人。和许多习惯慷慨陈词的NGO创始人不同,39岁的阿桑奇显得有些过分沉着冷静。回答问题时他总是言简意赅,话语低沉,超脱得几乎不带一点感情色彩。

  谈动机

  改变民众对战争的看法

  为何要将9.2万份军方机密文件公之于众?阿桑奇的解释是,他希望通过公开对战争最详细细致的描述,来改变人们关于阿富汗战争,甚至对所有战争的看法。 “也许仅靠公布机密不会让战争结束,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将改变政治风向。”他相信,只有将不公平不正义的事公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

  2007年成立至今,Wikileaks一直不设总部,而是分散在全球各地,其全职成员只有5名,还有各地800名兼职志愿者。网站运作每年的保守开支是20万欧元,主要用于服务器的维护和办公差旅。

  阿桑奇说,Wikileaks的所有资金都来自公众、媒体和基金会的捐款,拒绝政府和企业的资助。“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由于缺乏资金,我们暂时关闭了网站。”直到今年2月3日筹到足够款项,才重新上线。

  谈行为

  为告密者提供发布平台

  阿桑奇向记者强调,WikiLeaks只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一个平台,“泄露机密的并非我们,而是身处政府机构或军方的‘告密者’希望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公之于众。WikiLeaks则提供一个他们所需要的平台,鼓励他们在保护身份的前提下公开信息。”

  平均每天都有30人次向Wikileaks上传机密文件,网站主服务器设在瑞典等国,并得到这些国家的保护,这是否意味着WikiLeaks可以在法律的约束之外运作?对此阿桑奇称,网站在多国都遭遇过起诉,至今已有100多起,但无一例败诉。

  这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些刻意攻击Wikileaks和阿桑奇的报道,有人称阿桑奇在欧洲住着豪华酒店,并且向媒体提供机密文件和接受采访时收取费用,不过主流媒体随后证实这只是抹黑,阿桑奇出差时借宿在办公室,和媒体打交道也从不谈钱。

  谈打算

  将公布高质量机密文件

  阿桑奇对记者透露,除了已公布的文件,Wikileaks还得到了另一批“高质量”机密文件。目前工作人员正紧张审核这些档案。

  得知此事后,美国国防部向Wikileaks提出在第三国会面,以便调查泄密事件,但遭到了拒绝。

  自2007年创立以来,Wikileaks赢得不少奖励,当然,泄密也使其成为官方的“眼中钉”,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批评说,Wikileaks的行为可能危及美国士兵和美军盟友的安全。

  ■ 思考

  网络泄密者改变新闻格局

  阿桑奇通过“告密者”拿到阿战情报后,将材料提供给英国《卫报》、德国《明镜周刊》和美国《纽约时报》。7月25日,三大媒体公布了各自就阿战秘密文件撰写的大篇幅报道,Wikileaks也在同一天将原始素材公开。

  这一“惊人之举”再次引起舆论有关信息公开和媒体公正的激烈讨论。

  新美国基金会的媒体研究专家克里斯·安德森认为,WikiLeaks或许代表了一个新的新闻时代开启。这是一个属于网络泄密者的时代,它们为记者调查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不过安德森同时表示,记者在拿到新闻素材后,首先应确认其可靠性。“没有人知道什么是Wikileaks,它们不属于任何一个传统的媒体种类。他们并非新闻人,也不是真的黑客。”

  美国科学家协会研究政府机密的专家斯蒂文·阿福特顾德也认同,尽管Wikileaks带来了新的趋势,仍需要传统媒体来证实消息源的准确性。

  Wikileaks带来的更多的是问题,而非答案。纽约大学新闻学副教授杰夫·贾维斯指出,当一个泄密者本身的身份隐秘,其公开的秘密档案能否真的起到推动信息公开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政府是否应当让更多信息公开,这样才不会让泄密者掌握主动权?

  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罗伊·格林斯拉德指出,尽管Wikileaks本身或许并不客观,但是它将更多原始素材公之于众的做法将让新闻更加透明。正如阿桑奇本人所说,新闻应更像科学,原始数据、事实都应是可公开、可证实的。

  ■ 案例

  告密者被捕军方杀鸡儆猴

  “战争日记”公开前,Wikileaks也曾公布过美军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情报。

  今年4月5日,阿桑奇向美国媒体公开了一段美国军方的录像,其中记录了2007年伊拉克巴格达街头的一幕,一群平民和两位路透社记者遭到美军空袭。直升机击中开到现场的一辆小车时,还能听到飞机上的美军说:“打得好!”但那辆小车实际上是赶到现场救援的。

  秘密录像曝光后,舆论哗然,五角大楼下令展开调查,但直到1个多月以后嫌疑人才在网络现身。当时,一位名叫阿德里安·拉莫的美国黑客在网上遇到一位自称是驻伊拉克美军士兵的网友Bradass87,对方向他透露了一切。

  原来,身为美军情报分析师的Bradass87有登录美军秘密情报网络的权限,他在上面发现了一些“可怕的东西。”Bradass87还告诉拉莫,自己下载了很多情报资料,将它们刻录在空白光盘上,并伪装成Lady Gaga的歌曲装入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走。这些情报都被上传到网上,交给了 Wikileaks。

  但令Bradass87没料到的是,自己找错了倾诉对象。就在他和拉莫首次交谈后的两天,这名黑客通知了美国军方。

  不到72小时,一名22岁的情报分析师遭到逮捕,他就是Bradass87,真名叫布拉德利·曼宁,至今仍关押在军事监狱。

  曼宁被捕后,五角大楼下一步开始追查阿桑奇的下落。甚至有前军方官员说阿桑奇可能遭遇人身威胁,美国军方打算“杀鸡儆猴”。

  阿桑奇表示,他并不惧怕针对自己的人身威胁,而且还正在为曼宁筹款聘请辩护律师。但曼宁是否也泄露了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B04-B05版采写/本报记者 谢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阿富汗 战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