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北京卫视天下天天谈专题 > 正文
BTV《天下天天谈》2010年8月13日播出节目《缓解城市交通 世界各国有高招儿》,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天下天天谈,近年来北京市在改善交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就围绕交通展开,首先介绍来到演播室的两位嘉宾,一位是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欢迎大伟老师,大伟老师我们最近看到北京市确实在改善交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这个地铁那是四通八达,比如说机场的三号航站楼,那是非常地雄伟,您也作为北京市的市民您觉得在平时出行的时候,在哪些细致的地方体会到交通在变化,在改善。 王大伟:这个硬件我们可以说非常地自豪,我去过世界上一些国家,我觉得北京的硬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主持人:今天另外一位嘉宾,非常高兴请到了徐铁人,欢迎徐铁人,徐铁人是著名的行者,也是影视演员,铁人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吧。 徐铁人:对。 主持人:好,在我们节目当中具体来探讨一下,其实说到交通呢,交通应该是很多国际大都市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大家都把解决交通的问题列为首要的任务,接下来我们带您到东京看一看,看看东京有什么高招。 小片1:东京经验:轨道交通 市民首选 配音:日本主要实施的,是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东京,轨道交通种类非常丰富,除了联系国内各大城市、速度非常快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外,运输量较大的还包括JR线电气化铁路、地铁和轻轨。这些轨道交通线密集交叉、互相联网,几乎到东京任何一个地方都可通过轨道交通往来,而且换车几乎根本不需要出站。这些车辆发车十分密集,基本上两三分钟就是一辆,而且发车很准时。另外,东京的轨道交通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以到成田机场为例,从东京市中心到成田国际机场,开车走高速公路与坐电车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在费用上,开车却要比坐电车高出至少两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 主持人:我记得大伟老师好像在东京学习生活过,东京的轨道交通应该给您的印象也挺深吧。 王大伟:对,我是85年在东京,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程度是天壤之别,所以当时我们去了以后,到日本是非常地震撼,日本当时的轨道交通,一个就是地铁,一个就是那个新干线,是吧,叫(英语),那个东西非常非常地厉害,所以当时给我们就是震撼,就是两个字震撼。 主持人:您把它写下了。 王大伟:时而地上时地下,地铁连着千万家,上班下班全公交,私车罩套停在家。这是我当时,也就是说二十多年以前,日本的交通给我的印象,一个是时而地上时地下是什么?日本东京的地不平,所以它的地铁,咱们的地铁就是在地下,它不是,它开着开着上来了,开着开着又下去了,因为它地不平。 主持人:其实八通线那段也有。 王大伟:就那么一小段,可是人家这个地铁,我说你这不是地铁吗?怎么都在上面,因为它的地不平,这是一个。地铁连着千万家是什么?它实际上四通八达,你走着走着就上了好多大超市了,这个就是当时也是很震撼的。 第三个是上班下班全公交,就是当时日本那个时候,在85年的时候,日本的私车就已经完全普及了,可是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开私车上下班?日本的地面比较小,停车场比较少,它地下停车场很少,上面家庭主妇买了车,买回来以后,就是外边弄个帆布罩给罩起来,也不开,只是说作为一个谈资,上下班全部都是轨道交通。 主持人:其实说到轨道的交通,咱们北京老百姓应该体会也挺深的,尤其像原来最早的时候有1号线,环线,现在轨道交通是四通八达了,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轨道交通吧。 小片2:2020年北京地铁将达30条 总长度超千公里 配音:根据今年5月底公布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在2011年到2020年规划期间,北京轨道交通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以地铁轻轨系统、市郊轨道系统、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构建规划线网。到2020年,北京地铁轻轨线路将达30条,总长约1050公里。四环路内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4公里,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地铁站。同时,尽快在解决自驾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方面有所突破,鼓励市民在中心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街访1: (1) 您平时出行坐轨道交通多吗?都坐那几条线? (2) 感觉北京的轨道交通跟过去变化大吗?感觉方便吗?觉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 主持人:看得出来,大家对于轨道交通还是非常关心的,我们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的网友也发表了自己很多言论,比如说有一位网友他就说,他说他是一位大学生,原来从他住的地方到中关村去买电子元器件的时候,要坐公交车,挺不方便,现在坐轨道交通也可以到中关村了,又快又便捷,铁人你在北京的时候会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吗? 徐铁人:偶尔。 徐铁人:但是我感觉我们的轨道交通,跟世界很多先进城市比起来,还是稍微有点不足,好像每个城市都有值得它学习的地方,比如说香港,香港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是零换乘,你从这个线到那个线,你不需要上上下下,只需要过了马路,就是你下了车到对面去换乘,这是香港,换乘是非常方便。 而东京呢是线路密度大,就是你甚至说一个建筑的东端和西端,或者南端和北端,都分别有两个不同的线路的地铁站,这是东京的线路密度大。 而首尔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尔值得全世界学习的是,它的地铁宽度,地铁车厢的宽度是全世界最宽的,所以在首尔上下班高峰期间,你就感觉人特别多,但是并没有像在国内感觉,甚至东京那种感觉那么拥挤,实际上是因为首尔地铁的车厢宽度它有意加快。 主持人:很宽敞。 徐铁人:很宽敞。 主持人:所以在里面可以拍电影,我看到《我的野蛮女友》很大一段是在地铁里面拍的。 徐铁人:而柏林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是柏林错综复杂的交通体系,它集中某几个大的站点进行换乘,北京的地铁也有交叉点,但是往往是A线B线,就是一线和二线交叉,很少有三线以上的,顶多是三条地铁线交叉,而像东京,尤其像柏林,柏林的中央车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感觉是,它的层数是六层,从最下面一层国家的火车,甚至国际列车,然后郊区短途列车,城市轻轨,地铁线,还有好几个线叫不出名字来,一共是六层,就是说,但是它的建筑面积非常小,它要求简洁,要求人从进入到进出,能够越少走路越好,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你在地下一层,比如下了火车,从国外过来到国内下了火车,你直接坐电梯上了六层,可以去坐一个城市短途交际线,所以非常方便。 主持人:是,而且未来咱们还提出来,因为要鼓励大家轨道交通出行,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他自己有车,自驾车,在在自驾车和轨道出行之间,换乘这个方面,可能我们要做很多的工作,不知道我们二位有没有什么建议,觉得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在哪里侧重点在哪里?在哪里努力? 徐铁人: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前几年上海的地铁,有人是带着折叠自行车下地铁了,后来报纸上也反映,最后地铁公司也禁止了,但是我在德国、在美国,就发现他们有专门的地铁车厢,拿出一个车厢来,是允许大家推自行车进去的。 主持人:就如果您带着折叠自行车,您就进这个车厢。 徐铁人:他甚至不是折叠自行车,就是赛车,也有的就是平常上下班用的骑的自行车,推到地铁车厢里,但是不是每个车厢都能推进去的,因为这样影响别人。 而在芝加哥就更有趣,它不仅地铁可以带自行车,它连公共汽车车头前面伸出一个装置,最开始我一看这个装置,我觉得挺奇怪,我说这个车前面为什么伸出一个手臂来,当我遇到第二辆公共汽车才发现,它那上面能停三辆自行车,他鼓励大家自行车出行,是低碳嘛。 英国的印象,我觉得给我们学习的也有很多,英国的印象我也是总结了这么四句话,叫火车自由可上下,地铁网络密如麻,高速早修十几年,乡村小路美如画,这是英国的给我的交通印象。 徐铁人:对,然后最后一句话是乡村公路美如画,这是我要再三强调的,就是老百姓叫出门,就是衣食住行,咱们今天谈的是行,这是老百姓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建议非常好,欢迎回来,这里是天下天天谈,今天我们天下天天谈要关注交通问题,刚才我们两位嘉宾已经谈到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交通方面有很多高招,接下来我们带您到英国看一看,具体看一看哪里有什么切实可行的高招? 小片3:伦敦经验:切实执行“公交优先” 配音:在伦敦,市内道路一般都设有公交专用线路,并在路面上印有红色的“公交车道”字样,提醒司机注意;另外,伦敦还专门为公交车创造了“优先区域”。通常,公交车道会在距离路口停车线一段距离时终止,成为混合车道。为了保障公交车能在这段混合车道中拥有优先权,于是,交通部门在公交车道终止的位置,预置了一个红绿灯,为公交车在预置红绿灯和路口红绿灯之间创造出一个“优先区域”。 除了保障公交车在道路上的优先权外,英国政府还鼓励市民少开私家车进城。在伦敦以外的城镇,当地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一项“停车再乘车”的计划,也就是在城镇外围修建大面积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再乘坐公交车进入城镇。 主持人:其实说到公交这个专用道,咱北京也有公交专用道,在路边有黄色的虚线画的一个,咱们平时私家车是不能走的,但是伦敦,刚才片子说伦敦甚至在路口也为公交车设定了专门的区域,我不知道铁人你在伦敦时候有没有注意到? 徐铁人:我还没有去过伦敦。 主持人:没有去过伦敦,大伟老师在伦敦注意到这个现象吗? 王大伟:他们呢,公交车道这个问题,现在是北京的一个方向,北京现在就是想设更多的设公交车道,然后这样让老百姓更多地乘公共交通,这个立意是非常积极的,也是非常好的。 你看伦敦甚至有这个想法,就是说这个伦敦分两部分,中间那六七公里,那叫(英语),叫伦敦市,外面那个叫(英语),叫大都市,就等于说是九区十八县,是吧,它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它等于说你一到了伦敦以后,它有一个大停车场在外面,就是说他不允许你的车不允许进入伦敦市,只是你在外面停了车,好像我印象中对不对,好像是如果你要开着车进了伦敦市,好像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18点,你要交5磅钱,5磅钱。 主持人:五六十块人民币。 主持人:那是个调节的方法,其实说到公共交通,我们知道墨西哥它也是一个大都市,它人口也有两千多万,而且墨西哥城也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我们接下来去墨西哥看一看。 小片4:墨西哥城经验:“快速公交”方便出行 配音:“起义者大道”是墨西哥城最繁华的商业大街。2005年,墨西哥城市政府在起义者大道开设了长约19公里的快速公交专用道,并规定公交车在交叉口处具有优先权,使得快速公交车不受其它车辆的干扰,能够保持高速行驶、准时到站,同时也减少了拥堵时可能发生的追尾等事故。 用作快速公交车的车辆也比较独特。具有宽敞的车门、车窗和其他方便乘客的高技术设施。乘客们不但乘坐起来更为舒适,还可同时进行城市观光。另外,这种车辆采用了水平登车方式,即每个站台都与车门位置水平。这使乘客能够方便地登车,尤其利于携带包裹的乘客或行动不便者。此外,这种快速公交车采用了在站台售票的方式,使公交车辆在站内等待时间减少,行程时间缩短,车辆的平均速度提高。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快速公交,墨西哥城它的大力发展这种公共的交通,其实咱们北京也有这种快速公交,2005年年底的时候开通了前门到南苑一带的线路,铁人你对快速公交的印象是什么? 徐铁人:我以前还真没有这个概念,自从北京建了北京到德茂庄的这个快速公交以后,我还特地去尝试了一下,我感觉它跟地铁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无非它就是在地面上行走,它跟轻轨更像,只不过它没有轨道,它就是汽车,就是那种橡胶轮子的汽车,在一个封闭的一个区间内行驶,它不受其它汽车的干扰,但是唯一的不太方便的地方,它经常遇到平交的路口,遇到红绿灯它也需要停,但是无论怎么样,它都比一般,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它都不会堵车,这个确实非常方便。 主持人:因为根据测算,乘快速公交的时间比乘常规公交的时间要节省50%,这个应该还是大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那除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再看看其它国家大的城市还有哪些高招?我们来借鉴一下。 小片5:布鲁塞尔经验:三招疏导城市交通 配音:大型城市的交通一向是世界各国都头疼的难题。在素有“欧洲首都”之称的比利时布鲁塞尔,根据政府制定的2009年到2014年交通发展战略,布鲁塞尔正倡导市民将步行作为替代驾车出行方式的首选。为此,布鲁塞尔计划通过减少人行道障碍,并在市中心拓宽人行道,延长通过时间,来提高市民对道路的使用率;同时,通过改善道路照明质量,排除黑暗死角,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布鲁塞尔还开始逐步整治市区道路,推动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并通过减少市内停车位、加大违章停车处罚力度、增加停车费等一系列措施,鼓励私家车主选择其他方式进入城市中心地区。 那么,对于缓解我们的交通压力,方便大家出行,我们的普通百姓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呢? 街访2: (1)您认为还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还击我们的交通压力,方便我们的出行? 主持人:交通问题人人关心,因为这个衣食住行和我们每一个老百姓息息相关,大伟老师你觉得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这个城市的交通压力? 王大伟:我觉得硬件我们很强了,但是软件我们更要下工夫,关键是在软件。到了一定的层面之后,这个飞机趴完坡之后,它就进入平流层了,这个时候关键是改革软件,这个软件的建设,我跟你说有两套评价标准,一个是客观评价标准,一个是主观评价标准,我跟你讲什么意思,比如说客观标准,我现在从我们家到北京台,我是开车开了一小时,这叫客观标准。 主持人:对,一个小时的时间你花在路上。 王大伟:然后我要疏解这一段的拥堵,那么我可能通过硬件措施,我把它减少到45分钟,或者叫30分钟,这是我硬件建设,比如说拓宽路面,比如说加大公交力度,比如交通红绿灯改革,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主观感觉,虽然是一个小时,但是我在上面坐着挺滋润,挺舒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是这个主观的,我在赫尔辛基念书,赫尔辛基是世界上,可能城市里最冷的之一了,大白天的温度都是零下35度,可是为什么在赫尔辛基这个城市里坐火车也好,坐地铁也好,它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反而觉得享受,就是他的每一个车站,每一个换乘站都有暖气,然后呢,你从这个换乘站到另外一个换乘站,它们之间的没有暖气的时间,政府规定不能高于5分钟,也就是说,它零下35度,居然女孩子穿的衣服还是裙子,是吧,它等于说60%都在北极圈里了,女孩子还穿裙子,为什么?她完全不需要有5分钟暴露在严寒里面。 硬件和软件要同时进行,但是这里面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这两条,我们现在大部分都在重视客观标准,但是我们还要讲一个主观标准,就是大家要舒适,要热爱这个城市,要感到美。 徐铁人:但是我们现在在管理方面,包括在行人,驾车者的素质方面还有待改进。 你看我们北京,刚才看英国的片子我们看到,马路上没有隔离带,没有隔离墩这些东西,但是人们都自觉地开车,自觉地行走。 就是在国外,尤其在欧洲有一个趋势,城市管理就是减少堵的东西,让大家就是尽可能地疏通交通,让大家靠自觉性来维护这个城市交通的运行。 主持人:也就是说铁人认为,在公共交通的素质和素养上面要提高。 徐铁人:对,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北京红绿灯,很多人过马路的时候,明明都已经是红灯了他还要抢一步,他一抢我就得踩一下刹车,我一踩刹车,后边几十辆车,都得跟着踩刹车,势必影响通行的能力。而如果大家红灯停、绿灯行,都遵守得非常自觉的话,那么我们每放一个绿灯的时候,这个过的车辆就会增加,这样的话也无形当中提高了我们通行的效率。 主持人:除了这些方法以外,我们还看到美国有一些地方还采取设置满载优先通道来疏导交通,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小片6:美国经验:设置“满载优先通道” 配音:在美国的一些高速公路上,现在已开辟了只对公共汽车、多人乘坐的私家车开放的“满载优先通道”。在交通高峰期,经常可以看到普通车道速度较慢,而“满载优先通道”上的车辆畅通无阻。在美国很多大城市,交通高峰时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满载乘客的车辆从“满载优先通道”上快速驶过,另一边只有驾驶员一人的空驶车辆则必须排队。如果空驶车辆胆敢使用“满载优先通道”,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主持人:大伟老师,你看我们感觉不仅是一种交通的措施,而且更多培养一种这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交通的理念,因为在交通当中,好像我感觉不仅仅是我们交管部门,需要负责任,引导、疏导交通,每一个在交通当中的行人、驾驶员,也更多地应该参与到交通的疏导当中。 王大伟:那么这个就是人人参与,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我在芬兰有这样一件事,就是我刚到芬兰的时候,每一家门口都有一个大铁柜,有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后来我有一次从那儿走,无意当中我把铁柜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这么小的石子,就是满满的小石子,一个大铁柜很大很大,后来我不知道干什么用。后来我才知道,芬兰是个大雪的国家,也就是说一旦雪大了之后,那么老百姓他是自己上街,各扫门前雪,就是把这个小石子铺到路上去,而且它这个非常环保,是雪化了以后,他把这个小石子又收回来,又放到铁柜里面去,他没有咱们融雪剂,融雪剂实际上人家说好多树都死了,再一个咱们融雪剂是政府洒的,它这不是,它这是老百姓各管一段,那么这就说明大家都参与到,咱们警察叫社区警务,这个治安管得好不好,是老百姓来管的,实际上交通管理我们更要有这个老百姓的参与,那么这个芬兰的经验就是比较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建议,我不知道铁人你在最后,还有什么对我们广大市民说。
徐铁人:我的建议是大家能够不开车就尽量少开车,能坐公共交通,能坐地铁尽量坐地铁,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提倡大家都骑自行车。 主持人:低碳出行。 徐铁人:现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已经提倡回归,尤其是哥本哈根,荷兰,尤其到了哥本哈根,因为满大街都是停的自行车,哥本哈根火车站四周已经密密麻麻,被自行车给包围了,因为人们出行几乎都是靠自行车出行。 而且现在国内不是有一种趋势,说有些女孩,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欢笑,而我恰恰在欧洲很多城市,我在巴塞罗那,在哥本哈根,甚至在布鲁塞尔,都看到过,他们有一种自行车是带斗的,一个男孩,男青年骑着自行车,旁边斗里面坐着一个很漂亮的超级美女,那个女孩觉得很快乐,并没有觉得我的男朋友没有宝马,只一个自行车我就低人一等。 主持人:其实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更浪漫的方式。 徐铁人:同时它对缓解我们大都市的交通非常方便。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这儿其实应该呼吁所有的女孩子,跟你男朋友说,我们骑自行车吧,这招很有效。 王大伟:那是很浪漫的事情。 主持人:是,我特别赞同今天两位老师所说的,就是这个交通是个大交通的概念,不仅需要我们交管部门采取一些措施,当然需要我们每一个在交通当中的参与者,共同地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相信我们的城市,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交通变得越来越顺畅,感谢两位嘉宾探讨今天的话题,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