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佛大学称一位知名教授存在8项学术不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12:25  南方人物周刊

  哈佛教授“实验门”

  在“汪晖事件”后,发生在美国的这一事件再次提示我们,学术诚信对每个学者都至关重要

  特约撰稿 悠扬 发自 美国东兰辛

  8月20日,哈佛大学学术委员会发出正式通告:该校的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系教授豪瑟“将对其名下8项学术不端事件负全部责任”。

  一时间,学术界议论纷纷,这个曾经的学术明星,和他背后众多学生及研究者的命运,也更加摇摆莫测。

  进化和道德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豪瑟(Marc Hauser) 是何许人也?

  这位仁兄的学术道路可谓一帆风顺:1987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毕业后,Hauser在密歇根大学等校进行了几年博士后研究,1992年便成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98年获得终身教职。在事发之时,他不单是哈佛心理学系、组织和进化生物学和进化人类学系的教授,也兼任了教育和神经科学研究生院主席等职务。

  豪瑟主要立足于灵长类动物的心智研究领域。作为进化心理学的簇拥者,他反对人们通常认为灵长类动物缺乏高等社会认知能力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这些“近亲”远比我们想象中智慧得多,从它们身上一样可以发现人类所拥有的种种社会行为。他同样是道德心理学领域的引领者,其论文《道德大脑:自然如何塑造我们对善恶的观念》强调道德观念同样存在于灵长类动物当中,并且顺应了进化过程。

  可以说,豪瑟是进化和道德心理学这门极“时髦”科学的代表人物,尽管进化心理学被诟病为“将一切生物的行为都归结于对进化有意的特征”,豪瑟仍坚持说,“一切符合道德的行为,例如我们选择合作而非自私地窝里斗,甚至不需要高级的人类意识,从灵长类动物的时代就开始了”。他认为,这种“道德”一直在帮助灵长类生存。

  从事科学研究的20年间,高产又高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令Hauser成为了无可置疑的“学术明星”。他还是个活跃的演讲者,在各个学界的会议或是世界级的科学节上,都可见他活跃的身影。

  然而,在学术不端事件之后,这一切都不得不戛然而止。

  是否需要详情公开?

  根据《高等教育纪事报(chronical)》披露的一份内部报告,豪瑟的学术不端行为最早于2007年被披露,起始于他的一位学生和一名实验助理的匿名举报。

  当时,这两名助理和研究生在豪瑟不知情的情况下,分析了豪瑟过去的一段很“成功”的实验录像,但都得到了实验失败的结论:猴子的行为在两个实验条件并无显著的差异。之后他们又重新审查了豪瑟本人的实验记录,发现他在文章中所写的与录像内容也并不吻合,例如,他把录像中猴子一个微小的退缩动作记录为“猴子转头”。这些年轻的研究者们逐渐相信这并不是解释上的差异,而是完全的错误。其他研究助理也发现了类似情况,但屡次遭到Hauser本人的否认,于是,两人于2007年将他们的发现匿名上报给哈佛大学教务处,并要求调查。

  此后,校方将Hauser所在实验室里的电脑搬走,直到今年1月份调查结束。

  8月,哈佛大学先是公布了对豪瑟3篇存在问题的论文的处理情况:2002年发表在《认知》杂志上有关棉顶狨(一种动物)学习代数的文章已被撤回;2007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志》的文章“已经修改”;另有2007年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还在讨论当中”。豪瑟本人也发表声明,要“离开”哈佛大学的教职一年,其所教授的课程也已全部停止。

  对他造假的详情,撤回豪瑟论文的《认知》杂志编辑Gerry Altmannd在他的博客中披露:豪瑟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捏造了其研究中的部分数据。比如,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本应有两组棉顶狨作为被试对象,被训练识别两种模式的声音。举个简化的例子,一组猴子被训练学习“嘟嘟”,而另一组猴子则被训练学习“滴滴”。之后,实验者通过一个隐藏起来的扩音器播放两种模式的声音刺激,查看猴子是否会对陌生的模式更加敏感。

  豪瑟在该论文中声称,两组猴子能够区分已经学习过的两种声音。但事实上豪瑟只拥有其中一组猴子的实验视频资料——另一组猴子的视频记录由于空缺,只能被认为是捏造的结果。Atmannd认为:如果调查结果属实,那么,这绝对属于“最严重的一类学术不端行为”。

  但哈佛的调查结果并不能令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满意。豪瑟的一位同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某进化心理学家就对记者表示:“科学家们希望在豪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研究,他们想知道豪瑟的学术不端对他的研究具体有多大影响,秘而不宣只会让谣言加剧。”豪瑟的学生们更是担心自己并未伪造数据的研究结果会因为这位导师而被质疑。学界一致要求哈佛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但哈佛似乎对公开详情并无兴趣。

  附带的损害

  虽然哈佛的报告把学术不端的主要责任推到了豪瑟身上,但该事件对他学生们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无法估量。

  8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编辑评论《附带的损害》,表达了对豪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未来道路的担心。这些人最容易受到此类学术不端事件的冲击:年轻科学家的声誉与其导师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如果导师被发现有学术不端的行为,年轻研究者所受的训练也会受到质疑。豪瑟所带领的研究者中,有些人必须找到新的实验室,有些需要寻找教职,但是他们都面临着共同的困境:

  应聘时是否应当公开自己在Hauser实验室工作的经历?申请研究基金时是否应把在Hauser实验室期间发表的论文列在简历内?这都是令人尴尬和困惑的事。

  此外,所有信任并赞同豪瑟思路进行研究的同行们,将面临是否要沿着过去思路走下去的挑战。《自然》杂志最近访问Emory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Frans de Waal时,这位畅销书《共情的年龄:自然关于善良社会的一课》的作者认为Hauser事件对他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9月3日“波士顿”网站报道,哈佛大学发言人Jeff Neal称豪瑟实验室里尚未转到其他实验室的学生仍在豪瑟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心理系主席凯瑞(Susan Carey)则介绍说:“有一些参与狗的行为实验的学生,与涉及学术不端的研究完全没有关系。他们的研究不应因此受到影响。”

  这个事件提示我们,学术诚信对每个研究者都至关重要。而学术不端事件之后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却是哈佛大学现在面临的严峻挑战。

  2009年,学术不端使美国遭受1.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根据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的报告,学术不端在美国被定义为“申报、展示或审阅研究或研究结果时的编纂、虚报或抄袭行为”,2009年美国学界报告说,“有14%的研究者亲眼目睹过他人的虚报行为——2%的人则承认自己曾参与过伪造、虚报或修改数据。”

  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危害,不仅在于涉案人员本身,对学术不端的调查可能引发研究中断,以及长时间的会议,这些都会花费大量费用。纽约罗斯维尔肿瘤研究所的麦凯勒克(Arthur Michalek)认为,每一个学术不端行为的代价大概是52.5万美元。

  麦凯勒克将学术不端引起的费用分为3类:研究欺诈本身所消耗的资金和设备浪费、调查中的各种人事花销、相关课题基金的损失。这些还不包含诉讼费用、信任的缺失、对士气的影响和对其他研究者产生的难以估计的影响。据他估算,2009年美国的217项学术不端事件,总体造成接近1.1亿美元的损失。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美国 学术不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