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指出,中国改革成功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就是实事求是原则、“三个有利于”方针和循序渐进的途径,实际上体现了21世纪前夕俄罗斯学界对中国的认知。
俄罗斯中国学的传统研究集中在历史、文化、语言等领域,随着苏联解体,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俄罗斯中国学界加强了对于中国政治领域的研究。目前,俄罗斯从事中国学研究的数十个机构主要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和各高校,人员有1000多人,其中政治研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该所下辖8个中心和1个基金会,其中研究中国当代政治的主要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与政治研究中心,有20人左右。此外,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俄罗斯外交学院当代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国际战略研究所等机构也研究中国政治。
总结新中国的建设与成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国学界对中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综合类著述颇丰。《现代化与改革征途中的中国(1949—1999)》是远东所在 20世纪末推出的重要集体著作,从多学科、多角度对新中国50年的艰难探索和成就进行了总结性阐述,尤其是探讨了俄罗斯社会了解甚少的许多新现象。著作指出,中国改革成功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就是实事求是原则、“三个有利于”方针和循序渐进的途径,实际上体现了21世纪前夕俄罗斯学界对中国的认知。作为一部总结性著作,书后还附录了1989年至1999年独联体国家出版的关于中国的图书473种,为俄罗斯的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此外,为庆祝季塔连科 70寿辰出版的《文明对话中的中国》,也对中国社会政治各领域进行了阐述。
2006年以来,中俄通过互相举办“国家年”等一系列经济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兴趣。库择克与季塔连科的《中国与俄罗斯:2050年共同发展战略》对21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做出了分析预测,是一部富有创新性的著作。
此外,远东所还每年由所长季塔连科院士组织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年鉴。总体来看,俄罗斯中国学界对中国特色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希望能从中找寻俄罗斯自身的现代化模式。
政治体制研究
在政治体制综合研究方面的第一部重要成果是K.A。叶戈罗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及政治动态(80—90年代初)》,这部专著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重大政治事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政治体制变迁及其与政治事件的关系,对以前的一些评判和结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远东所集体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基本的政权架构)》探讨了中国政治机构的结构、作用及主要功能,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改革的独特行动纲领,它将有助于党逐步演变为一个能带来民族和谐和国家繁荣的政治组织。擅长结构功能分析的К.Л。科卡廖夫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现代化》中分析了改革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变迁的基本方向,讨论了“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概念,指出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在特定时期的功能表现。
除了对政治体制的综合论述外,更多的还是具体的制度和政策的专题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团体(80—90年代初)》分上下两卷,上卷由Г.А。斯捷潘诺娃独立完成,介绍中国民主党派及政协会议;下卷由О.Б。戈罗多维科娃、Т.М。叶梅利亚诺娃和Т.И。伊拉里奥诺娃合作撰写,考察了最重要的社会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党合作制度》是Г.А。斯捷潘诺娃对统一战线专题的进一步研究成果,作者对1998年以前的五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合作机制的演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Т.М。叶梅利亚诺娃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研究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集体著作中的专门章节,如《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的第二部分“中国城市中的基层自治组织”、《中国改革过程中的社会与国家》系列中的《中国自治组织比较研究》等。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比较研究
俄罗斯中国研究也在关注中国民族政治领域的发展,主要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民族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等。该领域最著名的学者是A.A。莫斯卡廖夫,他先后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问题》(1949—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1949—1994年)》和《中国的民族和民族主义:中国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思想的演变》,对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研究,总结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为俄罗斯的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借鉴。
近年来,在前些年积累下来的中国政治研究基础上,俄罗斯学者更加注重比较研究。季塔连科组织完成的集体成果《怎样治理中国: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权结构的变迁》以解决俄罗斯的政治制度问题为出发点,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现象——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三种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并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政党制度、代议制度、国家和地方领导人制度、行政机构、司法体系、监察机构等,是一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比较政治研究的杰作,是对中国政治研究领域的一次独特尝试。擅长公民社会研究的В.Г。冈升先后有两部比较政治著作:《中国及其邻国的公民社会之路》和《俄罗斯与中国公民社会形成之比较》。Л.И。康德拉硕夫主编的《俄罗斯与中国的地区政治实践》对两国的地方政治进行专题比较研究。В.Ф。博罗季奇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与中国的政治体制转型问题之比较研究》则是中俄政治体制的宏观比较研究。
从俄罗斯中国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不是其传统领域,当然也不是其优势领域,自俄罗斯远东所成立之后,政治研究才渐成气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界对中国政治的研究领域和方法都有了较大发展,视野日益开阔,观点变得多元。由于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作为政府智库的远东所,因此主流学界对中国的态度还是积极正面的。中俄关系的发展也将有助于这一趋势的保持。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研究者基本还是苏联远东所的“遗老遗少”,结构老化、梯队断层、人才缺乏,对于学术传承殊为不利。综合来看,俄罗斯的中国政治研究是否能继续发展并走向繁荣,还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中俄关系以及中国的软硬实力是否能继续增强。
(作者:江宏伟 单位:四川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