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涛:营救奇迹的背后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6日10:43  瞭望

  《瞭望》文章:营救奇迹的背后力量

  文/江涛

  10月13日,随着最后一名矿工乘坐凤凰号胶囊形救援舱回到地面,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人员营救工作最终近乎完美地落幕,创造了人类救援史上的一大奇迹。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新世纪,但高科技却无法完全避免类似智利矿难那样的事故发生。在国内外许多类似事故中,尽管救援者尽了全力,但多以悲剧收官。于是,在感叹智利人改写历史的行动之后,人们自然会反思:是什么因素造就了智利奇迹?

  尽管智利人还没有召开“经验总结会”,但是纵观这69天的营救行动,不难发现在奇迹的背后有三大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信念、制度和人文。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地下的矿工坚信,他们并不孤单,没有被抛弃,一定能够重见天日;地上的救援者深信,凭借自身的力量,他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营救计划;关注矿难的人们确信,智利人的努力不会白费,奇迹与矿工们同在。

  当然,仅有坚毅的信念还远远不够,营救行动还要靠制度保障。33名受困矿工之所以能够在700米深的地下坚持下来,紧急避难所和井下充足的“战略储备”功不可没。据报道,铜矿井下不仅预先存有如罐头、牛奶等生存物资,还配备了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等“工作”设备。矿难发生后第17天,33名矿工才被救援人员发现依然活着,这无疑是井下“诺亚方舟”——紧急避难所的功劳。我们也许并不特别了解智利矿业的规章与制度,但是仅从矿业公司遵规设置避难所并存放足够数量的食品等行为来看,尽管智利的应急机制和设施可能还远不如发达国家那样先进和健全,但是却相当有效。

  此次矿难救援过程中,从发生到结束,处处都体现着人文主义的关怀。救援者精力集中,核心任务明确,就是如何最快地、用最科学和最安全的办法“捞人”;救援者深知地下生活之苦,所以不仅安排了丰富的食物,还安排了诸如电视直播之类的娱乐节目来充实井下人员的精神生活,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甚至还拉来家属大打亲情牌,这些细心的体贴无疑对矿工们的情绪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救援前政府部门会商的过程、救援中矿工出井的顺序以及获救后总统被排在家人之后与矿工的拥抱等等,都充满了“以人为本”的色彩,可圈可点。

  智利人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其闪闪发光的国家形象,正如智利总统所言,救援体现了国家团结精神,只要保持团结就可以克服国家面临的巨大困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