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政客为中期选举妖魔化中国引发美舆论指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10:38  央视《环球视线》

  美国11月中期选举日益逼近,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为拉选票大肆攻击对手,在这场宣战当中,攻击中国的反华言论似乎成了一些政客的常规武器。而这种竞相靠“妖魔化中国”来拉选票的举动,让美国本土的很多主流媒体都感到反感。《环球视线》2010年10月15日播出《美政客“反华过剩”引发舆论指责》,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劳春燕:中期选举即将来临的美国政坛几个月来是烽烟四起,民主共和两党的候选人们都是怪招频出,攻击对手,为自己拉选票。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场宣战当中,攻击中国的反华言论似乎成了一些政客的常规武器,成了用来表功的政治资本了,不仅有针对中国的竞选广告,还有人把对手塑造成中国利益的代言人。这种竞相靠“妖魔化中国”来拉选票的举动,让美国本土的很多主流媒体都感到反感,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这股风气就宛如是一场“铜锣秀”,我们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美国政客因为抨击中国而遭到国际主流媒体的批评。美国媒体与政客发生这场罕见冲突的背景,是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逼近,许多政客为拼选举将批评中国当成获胜的秘密武器。

  在美国俄亥俄州民主党议员斯皮茨制作的广告中,一边是中国繁忙的港口与人头窜动的街道,一边是俄亥俄州连玻璃都破碎的破败厂房,以及美国工人无助的眼神,而广告旁白则是,“吉布斯想和中国人搞自由贸易,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但俄亥俄州怎么办?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让中国偷走了俄亥俄州9.1万个就业机会。”广告的最后是一条巨龙腾飞于屏幕之上,解说词用讽刺的用汉语向共和党表示感谢,“吉布斯先生,谢谢。”

  在过去一周,至少有29名美国候选人拍摄了类似这样的竞选广告,指责竞争对手过分同情中国,导致美国受害。但这类抨击对手帮助中国坑了美国的竞选广告,像泛滥的洪水一样横扫美国政坛的时候,连习惯刁难中国的主流媒体都吓着了。喜欢标新立异的媒体这两天不约而同地拒绝跟风指责中国,纷纷开始撰文嘲讽反华政客们。

  《纽约时报》公开把中国称作“替罪羊”,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美国《班哲尔先驱报》,它在评论中说,“在美国今天的政治气候下,不只是政治家在寻找替罪羊,美国人民也在寻找替罪羊。而《华尔街日报》14号将美国的这股风气称为“铜锣秀”。《加州海岸报》说,“在政治上嫁祸于人,这真是太容易了。事实上,中国汇率变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察觉。”就连经常攻击中国的《美国之音》,这次也跟那些政客唱起了对台戏,它13号报道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严重,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14号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把当美国国会选举期间冒出的对华情绪称作“反华过剩”。他说,媒体强调的不是中国受到这批政客的不公正待遇,而是批评政客把焦点集中在抨击中国身上,回避真正的问题所在。

  正在评论:美“反华过剩”因何而来?

  劳春燕:我们其实前一个话题里面也已经谈到了,美国国内有一股势力,把人民币问题当作是美国国内经济复苏缓慢的“替罪羊”。在这场选战当中也是处处拿中国当靶子。额按照我看有些美国媒体的话来说,就是把中国塑造成了一个稻草人、恶魔,像一个靶子一样,通过攻击中国来博取一部分选民的好感。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则广告,说“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让中国偷走了俄亥俄州9.1万个就业机会”,整个就把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和咱们中国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嫁祸于人的意思。叶先生怎么看?

  专家观点:选举政治是非理性的不能要求政客讲道理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要么把问题全部推给中国,要么承认你自己是国无防,如果我们是美国的民主党人,我们选哪一个,这个结论是很清楚的,特别是选举政治本来就是非理性的。选举的时候说的话是不用到法庭上去经过辩论的,也不用到科学实验室里去检验,只不过是个口号而已,而且还要看到,我们说基层选取的这些议员们,他们是在跟风,这个气氛其实早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来,民主党政权的核心部分,我们说是国会和政府方面已经把这种气氛营造起来了,现在这些要拼选举的人自然会沿着这条路,就像传染病一样……

  劳春燕:你说到可能某些基层的政客要跟这股风,或者我们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他们要参加这场“铜锣秀”,为什么要参加,这样做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这样做真的能够拉到选票吗?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可以,你看起来有点疯狂,为什么有点疯狂呢?疯狂是来自于绝望。现在民主和共和两党拼国会的议席,拼国会的议席拿什么来说事呢?因为美国的选民一定要听一个故事,就是你能帮我做什么,你能帮我做什么我就给你投票。现在看民主党的成绩单不好,美国失业率现还是9.6%,失业人数还在增加,经济复苏非常缓慢,没有好说的,没有说现在我做得好,你没法说。共和党说什么呢?共和党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共和党只好抨击民主党,说你们的政策不行,民主党反过来抨击共和党,说你不支持我的政策,两个人互相抨击,但是都拿不出一个办法。现在终于一个焦点,之所以大家没有工作,是因为中国人把你们的工作抢走了。

  为什么会采取嫁祸于人这个策略,这个策略是有市场的。我们看美国的失业率,最近《纽约时报》公布的失业率结构是非常有意思的,9.6%是全国平均,但是失业率里面分别往下排的,黑人是16.1%,这是最高;西班牙裔是12.4%,这是第二高;白人是8.7%,是第三;亚裔人士在美国其实失业率是比较低的,现在是6.4%。为什么呢?黑人和西班牙裔的人相比而言在美国教育的程度相对是比较低的,他们对外部世界没有什么了解,他们对中国更没有了解,所以你说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怎么回事,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他们不知道。但是现在听议员一讲,是中国人抢走了我们的饭碗,我们现在对中国强硬,我们要让人民币升值才能把我们的饭碗夺回来,这个听起来很有吸引力。所以这个是使得他们会打这个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对中国根本不了解。

  当然现在美国还有一个思潮,美国历来是这样。一旦遇到金融危机以后,整个美国国民的情绪会倒向所谓的孤立主义,倒向怀疑其它国家。因为美国最近国内保护主义的情绪是很高的,差不多已经超过70%的人相信自由贸易对他们不利的。

  劳春燕:所以他一定是要从外界去寻找一个靶子?

  向松祚:现在已经有70%的人相信自由贸易对他们是不利的。

  劳春燕:为什么要把中国树成靶子呢,为什么不找别的“外人”呢?

  向松祚:因为中国这么多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现在中国按照某一种算法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前他们也曾经指责过日本、西德,现在西德和日本已经指责不上了,现在就指责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是最快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到美国的超市或很多城市去看,中国制造确实占了很大的产品。

  正在评论:“反华过剩”招人反感?

  叶海林:我倒是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这次好多主流媒体是站在了这些所谓底层选举人的对立面。当然我们为这些媒体说了句公道话还是感到高兴的,这些所谓的西方主流媒体,特别是美国的主流媒体这一次没有去附和他们,但他们附和原因不是他们觉得中国遭受的待遇是不公正的,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这样说话解决不了问题,这只是其一。其二,实际上第一他们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另外一点这些人说这些话解决不了美国要向人民币施压的问题。因为对于美国来说,它要逼迫人民币升值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需要国会、媒体和政府相互配合的,但是现在出一帮说话明显不靠谱的人,这些人实际上是在帮倒忙。

  劳春燕:而且说这些不靠谱的话,其实是会有一些后果的。这些后果我看也有专家分析说,他其实是在回避问题真正的所在。

  专家观点:“反华过剩”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向松祚:所以他其实这个所谓的“反华过剩”,对美国人来讲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议员为了能不能因此而当选很难说,但是很有可能还会使得别人对他非常反感。因为你回避美国本身国内的矛盾、国内的问题,现在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比如说美国金融的问题、住房的问题、美国产业升级的问题等等,他要解决美国这些问题,但是现在基于议员不去解决这个问题,他把这个矛盾集中在中国。

  专家观点:“反华过剩”是“中国威胁论”的恶果

  向松祚:当然这里面我觉得还有一个要强调的,“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很多政客的心目中,在他们的思想里面实际上一直存在,他们始终没有放下这个威胁,就是认为中国是个威胁。中国崛起尽管美国的政治家公开,特别到中国来讲得是非常好听的,我们欢迎中国的增长,中国发展对全世界有利。但是私下或者他们在国内的政治策略里面,他们始终在讲“中国威胁论”,说中国一旦起来以后就会取代美国的影响力等等。之所以他们会打这张牌,与“中国威胁论”是直接相关的,因为“中国威胁论”已经发展很长时间了。

  劳春燕:对于这种言论,对于这股风气、铜锣秀,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会是默许还是会去干预?

  叶海林:我想他既不会默许,也不会干预,他甚至有可能会参与,如果中期选举的形势太不利的话。不过我们倒是应该回过头来看,其实也不用太把这种事情当回事儿,这些很不靠谱的言论往往不是在美国的主流城市里,像纽约、华盛顿这种地方,它也就是在美国的边远地区,这些地方的选民和它的候选人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国际背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美国 中期选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