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给他人带来“二手辐射”
放疗患者:我该回家吗
本报特约撰稿 冯国川
放射疗法能为癌症患者杀死癌细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接受这种疗法而使体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人,会成为一个小小的“辐射源”。当你对周围人造成潜在健康威胁时,你该怎么办?这是一个令人尴尬,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他引发了放射性警报
72岁的美国人安妮·马多克患了甲状腺癌,医生告诉她,对付这种恶性肿瘤只能靠吞服放射性元素碘。为了治病,马多克从北卡罗来纳州搬到了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紧接着,问题来了。当你体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对周围人造成潜在健康威胁时,你该怎么办?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每年产生4万个甲状腺癌新增病例,其中大多数借助放射疗法杀死癌细胞。但令人担忧的是,和这些癌症病人相处超过一周的人,身体也可能遭到“辐射”,从而增加各种疾病风险。怎样合理安置这些患者,成了医生等健康服务人员头疼的问题。
早在1997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就曾强令此类患者必须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治疗一结束这些病人就可以回家了。此时他们身上散发的辐射最强,简直就是一个个可以移动的“辐射源”。而且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回家,只有5%的患者做出与马多克一样的决定:找个宾馆住。一位在纽约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坐上一辆开往亚特兰大的大巴,结果竟引发了林肯隧道中的放射性警报。
马多克接受治疗前一直和女儿住在一起。但如今女儿怀孕了,胎儿和家里的孩子都要远离辐射危害。马多克告诉记者,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床位不够了;坐飞机去别的地方想都别想,她要为其他乘客的安全负责。如果她像许多病人那样把肚子里的碘吐出来,后果也许不堪设想。
丈夫帮她订了酒店。“我是从酒店后门进去的。”马多克无奈地说。第二天启程回家时,她和丈夫尽量坐得远一些。“我们俩看起来像是一对闹了别扭的夫妻。”
小措施降低危险系数
科学家们称,吞食放射性药品治疗甲状腺癌的患者所散发的辐射,比每个人从自然界接受的辐射水平要高得多,比孕妇的辐射承受量高2至3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议会代表爱德华·马尔基曾谴责核管制委员会对这一问题漠不关心。“我的调查结论说明,公众不经意间从患者身上获取的辐射远高于国际安全标准水平。”马尔基在一份声明中说。
为此,核管制委员会开了一次专门会议进行讨论。负责监控药品放射性原料安全使用的行政官詹姆斯·罗哈曼表示,取消隔离治疗的规定是犯了大错,他们本以为患者回家疗养既能节约开支,又能使没有隔离设施的医生也可以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此外,类似宾馆服务员之类的人与患者的接触是随机的,同一个人不太可能总被患者辐射。
纽约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2009年6月,纽约政府通知所有放射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不建议患者去宾馆留宿,同时建议患者采取一些简单预防措施降低危险系数,比如:尽量离别人远一些,不让他人接触自己的唾液、尿液等。随着时间推移,患者体内的放射性元素会跟随体液排出,从而变回一个“安全”的人。
研究“二手辐射”难度大
也有许多辐射专家认为,接受碘放射治疗的患者不一定对公共健康造成威胁。华盛顿大学的亨利·洛尔博士说:“如果这些危害是真的,谁能给出确凿的证据?”
美国甲状腺协会主席格雷戈里·布伦特称,他的团队已花两年时间研究放射疗病人的指导手册,但由于缺少有关“二手辐射”危害的数据,工作进展不大。他甚至表示,这种危害更像是一种假说。美国众议院能源与贸易中心的职员一直在收集有关放射性污染的报告,他们的发现也只是患者把被放射物污染的物品倒入垃圾堆,结果垃圾车弄响了垃圾场的警报。
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一般只得到这样的建议:几天内不要拥抱孕妇和儿童,也不能和他人同床共眠,具体天数取决于剂量的大小。有的医生还告诉病人不要吃鸡翅、苹果,因为吃剩的鸡骨头和苹果核会被有放射性的唾液污染。
在欧洲,对此类病人进行医务隔离是每家医院的规矩,不过美国的患者就没那么幸运了。詹尼斯·路易斯的16岁女儿被确诊为甲状腺癌,接受了碘元素放疗法。女儿在任何情况下都晕车,所以路易斯询问内分泌科诊室,可否让女儿留宿一晚,结果被明确告知:不可能,这家医院没有单独的病房供甲状腺癌病人入住。医疗保险也不会为这笔开销埋单。
路易斯最终放弃了这家医院。“开车载女儿回去的3个半小时里,我心里很不舒服。”她到哥伦比亚的华盛顿医疗中心找了另一个医生,女儿在那里住院,整个晚上都在不停地呕吐放射性物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