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维基解密公布外交文件后阿桑奇面临死亡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17:37  外滩画报
1971年7月,“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的主角埃尔斯伯格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 1971年7月,“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的主角埃尔斯伯格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

今年5月,阿桑奇在澳大利亚某地接受采访 今年5月,阿桑奇在澳大利亚某地接受采访

  维基泄密与阿桑奇--扔出“外交原子弹”的人

  文/洪立

  维基泄密悄然无声地一一剥去皇帝身上富丽堂皇的衣袍,

  让他们惊慌失措地裸露在世人眼前。它和阿桑奇警告各国当权者:

  只要是记录下来的东西,随时有被外泄的可能;学会适应这个没有秘密的新时代吧!

  最近半个月,任何关心过国际新闻的人,都不可能错过“维基泄密”一词。2010年十大国际事件回顾、《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都为维基泄密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预留好前排中心位置。

  11月28日,美欧五大报刊公布了维基泄密提供的第一批美国外交电文,全球政治、外交和舆论界仿佛挨了一颗原子弹;人们纷纷惊呼,这是一道前所未有的外交冲击波。其实好戏才刚刚开始,无数枚氢弹还等在后头。

  “电报门:251287份使馆电报只公布了1269份——仅占总数的0.5%,还有99.5%尚待公布。www.wikileaks.ch”。维基泄密的“推特”页面置顶信息显示。

  电报门也只是维基泄密今年投掷的第四枚重磅炸弹,此前三枚:4月5日公布的《连带谋杀》——一段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郊外射杀10多名平民的视讯;7月25日的阿富汗战争实录;以及10月22日的伊拉克战争实录。

  正如前面的网址显示,由于连遭封杀,维基泄密原先的.org域名已经无法访问。目前它用的是瑞士主域名,以及德国、芬兰、荷兰、波兰等国支持者提供的镜像网站。

  网站的左上方是维基泄密的标志:一个“融化地球”式沙漏;中间是一句横幅标语:“你的支持使我们坚强:帮助维基泄密让各国政府保持开放”(Keep Us Strong:Help WikiLeaks Keep Goverments Open)。标语的黑底背景上,是网站主编阿桑奇的头像,尽管此刻的他身陷囹圄——被关押在位于伦敦西南的万兹沃思监狱,等待着将裁定他是否应被引渡到瑞典的官司。而在那个北欧国家,两桩性侵犯案件正等着他。

  源自夏威夷的“维基”

  1990年代初,一个叫沃德。坎宁安的美国计算机学者第一次来到夏威夷。在机场到达厅,问询处工作人员告诉他,搭乘“Wiki Wiki”进市区最快捷,原来这是夏威夷语“快点快点”的意思,也是当地机场快线的名称。

  这个词让坎宁安一听难忘,1995年他用它来命名自己首创的一种超文本系统。“维基是一种允许人们贡献内容的网站。”这是维基百科(与维基泄密无关)对wiki一词的定义。有人把这个词意译成“共笔”。

  坎宁安肯定无法想象,6年之后创办的维基百科会使这个词名扬天下,而2006年12月诞生的维基泄密更使它成为新闻关键词,让很多大国政府闻之丧胆。

  维基泄密就像一个防不胜防的隐形人,悄然无声地一一剥去皇帝身上富丽堂皇的衣袍,让他们惊慌失措地裸露在世人眼前,却无法向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对方报复。

  “维基泄密是一个非营利媒体机构,致力于将重要新闻和信息带给公众。我们为世界各地的独立消息来源,提供一种向我们的记者泄露信息的新颖、安全且匿名方式。我们公布具有道德、政治和历史意义的资料,同时为消息来源保持匿名身份,从而提供一种揭露被压制的真相的通用途径。”它的网站首页写道。

  维基泄密自称是“阳光媒体”(Sunshine Press)的下属项目。后者为一家很少人知道的美国杂志社。

  维基泄密的创办者,是一群“长期致力于新闻自由和社会透明度理念”的记者、程序员、网络工程师、数学家等等,来自欧、美、澳多个国家。

  维基泄密没有正式的总部,年开销约20万欧元,主要是服务器和行政开支;其经费全部来自捐款。据今年1月发表的一篇采访报道,网络全职人员只有5名,外加大约800名不拿报酬的志愿者。

  维基泄密和维基百科看上去很像: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修改文章;上传文件者可以匿名,其真伪由其他用户敞开讨论。它后来也规定了一些原则:只接受与政治、外交、历史或道德相关的不公开文件,以免垃圾帖泛滥。

  开张后不久,维基泄密就宣布:它手头掌握有120万份秘密文件,准备陆续放出。今年之前它披露过的丑闻包括:涉及肯尼亚总统的30亿美元腐败案,据说此事改变了

  2007年底肯总统选举结果;肯尼亚选后上千人被杀的幕后黑手;与英国、冰岛、瑞士等国银行相关的金融丑闻;去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富国密约草案等等。

  2008年,维基泄密被《经济学人》杂志授予言论自由奖。去年它又被国际人权组织授予人权报道新媒体奖。

  “漂泊黑客”阿桑奇

  从2007年1月开始,朱利安。阿桑奇就作为维基泄密的对外面孔频频曝光。据说他曾私下自称是该组织的“心脏和灵魂,集创办者、哲学家、发言人、原始程序编程员、组织者、筹款人等所有角色于一身”。

  阿桑奇1971年7月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汤斯维尔小镇。他一岁时,母亲嫁给一个戏剧导演,阿桑奇就是这位继父的姓。据继父回忆,朱利安从小就“很聪明,是非感很强,总是为弱者出头;对于结伙欺负他人的人,他总是非常愤怒”。

  1979年阿桑奇的母亲改嫁给一个音乐家,3年后再度离异。为了争夺与这个丈夫生的小儿子的监护权,她带着两个男孩躲了5年。为此阿桑奇转学数十次,大学也上过好几所,包括成年后在墨尔本大学念的物理和数学专业。

  16岁那年,阿桑奇成为一名黑客,与两个伙伴组成一个叫“国际颠覆者”的黑客组织,并成功闯入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加拿大北电公司等机构的网络。1992年,他承认了对自己的24项黑客指控;由于表现良好,只被罚了2100澳元就获假释。

  1989年阿桑奇与女友同居,生了一个儿子。两年后在一次住所遭警方搜查后,女友抱着儿子离他而去。

  1993年,阿桑奇参与了澳大利亚首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的创建。1994年,他在墨尔本以编程为业,创作了不少程序,还与人合写软件书。

  2006年维基泄密成立,阿桑奇是网站顾问委员会的9名成员之一兼发言人。和别人一样,他也是自愿效力,不领报酬。

  随着今年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文件的发布,维基泄密和阿桑奇进入了美国政府的瞄准镜。这次美国外交电文公布后不久,美国司法部便启动对维基泄密和阿桑奇的调查。司法部长埃瑞克。侯德证实:这并非只是吓唬他们,而是“积极、持续的刑事调查”。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考虑过以间谍罪起诉,无奈宪法第一修正案明文规定:言论自由受到保护。美国最高法院也曾多次裁决,媒体可发表非法来源的信息,只要媒体本身没有犯法。

  美国政府还有意以“运送被盗政府财产罪”追究,问题是外交电文不属于有形财产。另外,要起诉阿桑奇,还得先把他引渡到美国,否则只是空谈。

  最后这点现在有了一线可能:今年8月赴瑞典开会期间,阿桑奇曾分别在两个年龄为26岁和31岁的女性支持者家借宿,并与她们发生了性关系。不久两人以他不戴避孕套、违反她们意愿为由,控告他犯有强奸罪。

  8月30日,瑞典当局对阿桑奇开展刑事侦查并发出逮捕令。11月30日,国际刑警组织应瑞典检方要求,发出了对阿桑奇的红色通缉令。

  人在英国的阿桑奇于12月7日向伦敦警方自首,但矢口否认对自己的指控。他承认与两人有过性行为,不过均属自愿;他声称诉讼是维基泄密的敌人设的圈套。他的英国律师也表示,逮捕阿桑奇是一个“政治噱头”,英国和瑞典最终可能要把他交给美国。

  维基泄密与五角大楼文件

  今夏维基泄密捅出《阿富汗战争日记》之后,它很快被人们和现代史上最著名泄密者之一丹尼尔。埃尔斯伯格画上等号。

  埃尔斯伯格是“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的主角。这位兰德公司的军事分析师由于反对越南战争,从1969年起偷偷复印了数千页美国国防部关于越战的秘密文件,后于1971年交由《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最后促成越战的终结。

  美国著名左翼记者兼专栏作家艾米。古德曼,与目前年逾八旬的埃尔斯伯格非常熟悉,今年在华盛顿和伦敦等地,也对阿桑奇作过三次深度采访。

  “阿桑奇做的事意义很重大。”近日在接受《外滩画报》电话采访时,古德曼告诉记者;此时她正在坎昆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埃尔斯伯格告诉我,他呼吁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已经10年了——从美国入侵阿富汗开始;他说应该有一个职位和级别与当年的他相当的人物,像40年前的他那样做。现在发生的事应验了他的呼吁。”当然,埃尔斯伯格的角色是泄密者,而维基泄密更像一个论坛、一个为泄密者保护身份的信息发布场所。但阿桑奇和埃尔斯伯格的做法很相似,他们都信奉政府透明度的重要性。

  “它揭示出政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古德曼指出。她对美国外交官在电文中称普京为“狗王”,称萨科齐为“没穿衣服的皇帝”不感兴趣,尽管不少媒体热衷这些糗事;“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中发生,与美国人被告知的大相径庭的东西。”

  例如洪都拉斯的推翻塞拉亚总统的政变。美国政府一直不肯谴责政变,然而这次披露的电文显示,他们其实已经作了正确定性:这是一起非法政变;“看到政府用我们的名义做了哪些事很重要,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这正是维基泄密所做的。”

  虽然阿桑奇曾经在接受CNN专访时,因为对方坚持问性侵犯指控一事,愤然拂袖而去。但古德曼表示,他接受自己采访时没有任何预设条件,对提问也都作了回答。至于阿桑奇是不是批评者所说的无政府主义者,她因为和他没有私交,不熟悉他个人,所以不好说。

  阿桑奇除了有多国政府想找他,也正在面临着人身和死亡威胁。12月7日,一个民主党籍政治分析师在福克斯新闻台发出呼吁,阿桑奇应该被“非法地干掉”,此人还是个死刑反对派。此前在美国,也一直有人呼吁干掉阿桑奇。当初埃尔斯伯格也受过威胁,一度东躲西藏。但他表示,与自己受的威胁相比,世界受到的威胁更大。

  古德曼的助手丹尼斯。莫伊尼汉告诉记者:维基泄密每次开记者会,他们都会参加;每次有重要消息发布,维基泄密都会在推特上发帖,告知阿桑奇的电话号码或电邮地址;“只要你在推特上关注他们就行。”他的个人印象是:阿桑奇虽然面临威胁,但说话坦率、自制且谨慎,一点也不显得紧张烦躁。

  对比了时隔40年的两位泄密者之后,古德曼评价说:“当年埃尔斯伯格说过,他只有一台复印机;如今阿桑奇有互联网。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可以如何使用。我和阿桑奇没有私交。他的个性如何不是最关键,关键的是他的行动——它极大地震撼了各国政府。”

  阿桑奇的引渡官司定于14日在伦敦西敏寺治安法庭开审。届时即使法官同意引渡,阿桑奇仍可提出上诉。整个官司可能要打数月时间。

  目前已经有不少人站出来声援维基泄密和阿桑奇,包括欧美知名记者、文化人、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罗恩。保罗,还包括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理普京等外国政要。

  阿桑奇被捕后,维基泄密的冰岛籍发言人克里斯汀。赫拉芬松很快宣布:网站仍在照常运作,对阿桑奇的拘押审判不会改变他们与发布文件相关的计划。

  就算网站和自己遭到不测,阿桑奇也已经买好了一份保险:7月29日,维基泄密在《阿富汗战争日记》网页中,加进了1.4GB的“保险文件”;一旦被噤声,开启这些加密文件的密码将向世界公布。由于很多人已经作了下载,届时要阻止这些文件的迅速散播几乎不可能。

  当年埃尔斯伯格复印《五角大楼文件》时,既冒风险也很费劲:总共复印了47卷、7000多页资料。而被控向维基提供军方记录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却只花了数分钟,就轻松地把大量资料拷贝出来——将文件刻录到一张原本录有Lady Gaga歌曲的可擦写光盘。

  阿桑奇和维基泄密警告各国当权者:只要是记录下来的东西,随时有被外泄的可能;学会适应这个没有秘密的新时代吧!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阿桑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