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国人体验北京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14:03  东方网

  富人乘直升机上下班

  圣保罗,“限行”的结果更糟

  导语:同为新兴经济体,同样被堵得无法喘息的巴西人,为何看上去要比中国人快乐得多?

  特约记者 | 长风(发自巴西圣保罗)

  时间回到当地时间12月2日傍晚,“海湾杯”足球赛伊拉克同科威特队的比赛在也门首都萨那激战正酣。突然,赛场上发生了令人咋舌的一幕:全场2万余观众与球员突然一齐欢呼雀跃。比赛似乎已不再重要,因为国际足联(FIFA)主席布拉特宣布,2022年世界杯将在中东小国卡塔尔举办。

  身为巴西经济中心,同时,又是一座旅游城市的圣保罗彻底“堵”在圣诞节上了。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在圣诞期间来这里旅游,当地政府投资600万雷亚尔(相当于2400万人民币)推出了“闪亮的圣诞”工程,在全市主要道路上搭建了圣诞景观。其中,最大最好看的一处就在保利斯塔大街——一条圣保罗的“长安街”上。

  但节日狂欢的背后,圣保罗交通彻底崩溃了。

  住在“长安街”很烦恼

  “现在出门买个面包都难,我得穿过车流再穿过人群,还得注意别影响了人家拍照。”安特罗向《世界博览》特约记者抱怨道。圣诞将至,家住圣保罗保利斯塔大街的安特罗却盼着这个“洋春节”快点过去。

  46岁的安特罗在银行工作,事业有成,所以有实力在这条当地的“长安街”边上买了套房。在这座全世界最拥堵的城市之一,家和工作地点离得不远再加上工作时间灵活,安特罗少有其他通勤族上下班必须面临的堵车长龙或者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

  但现在,一向只带给人们礼物的圣诞老人却给他带来了出行的烦恼:家门口的保利斯塔大街堵了。

  其实,即使不是特地来看圣诞老人,这座天桥也让路过这里的司机和行人惹眼,在有意无意中减慢了车速和步伐,甚至还有人开回来再看一遍。对“圣诞天桥”带来的交通问题,当地政府给出的建议是市民尽量坐地铁来看天桥,其他机动车也尽量绕路行驶,不要再走保利斯塔大街了。

  除此之外,政府还禁止车辆周日在这附近的路边停车,并在晚间封锁了部分和保利斯塔大街垂直的道路。尽管如此,圣保罗的出租车司机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下午三点后不能去保利斯塔附近,因为“去了就很难抽身”。

  因为第三个孩子刚刚出生不久,安特罗一家决定今年不去国外度假,也否决了开车去附近沿海城市休闲的计划,最后决定这个圣诞就“家里蹲”了。他本来以为这样的安排很好,因为既不用拖家带口地去管理混乱、人满为患的机场凑热闹,也不用开车加入进出圣保罗的堵车长龙。

  由于圣保罗是城际交通枢纽而且缺少环城路,所以进出城的道路是最堵的“经典”堵车路线。可是现在,保利斯塔大街的堵车让他猝不及防。

  “现在每到周末下午,开3公里就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个圣诞节过得真是太沮丧了,”安特罗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道。

  “打工妹”也能开上车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圣诞广场!”对于让圣保罗更漂亮更有节日气氛的圣诞景观,32岁的纳塔利娅倒是没过多向《世界博览》特约记者抱怨道。

  在圣诞前一天,纳塔利娅计划带女儿去保利斯塔大街的“圣诞天桥”照相,再去超市为晚上的“家宴”采购少许肉类和蔬菜。这天她打算依靠地铁和出租车完成行程,没有开车,因为她知道要去的两个地方都很难停车。

  纳塔利娅在一家保险代理公司做秘书,公司并不大,在拥有拉美经济中心地位的圣保罗,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尽管公司的员工不到20人,圣诞节还是让纳塔利娅比往日忙碌了许多,外勤次数也增加了,相比较堵车来说,停车成了她最大的烦恼。

  “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放圣诞假了,有的人已经出去旅游,有的家在外地的人也回家了,所以其实路上的车比平时少,不过我需要去的地方停车都比平时难了”,纳塔利娅说。

  按照老板的吩咐,她在圣诞前一周,去拜访了保利斯塔大街的客户,去小商品一条街买了圣诞装饰品来装扮办公室,去商场采购了一些公司用的圣诞礼物,还去超市买了圣诞糕点大礼盒、米、面等食品。

  “每一个地方都很难停车,可是我要买东西,又担心下雨打车难,还是开车去了”,纳塔利娅回忆了这几天的经历。

  在寸土寸金的保利斯塔大街,周边小路上的停车位永远没有空位,每小时收费10雷亚尔(相当于40元人民币)的停车场也是车满为患,比平时多了三成。而小商品一条街所在的华人区,路窄车多,平时停车很难。最后,商场和超市也因为圣诞采购季,迫使纳塔利娅开车在车库盘了一圈又一圈,才等到了车位。

  其实不只是圣诞,最近巴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今年的GDP增长超过7.5%,就业率又创下了历史上的最佳纪录,包里有钱又从来不存钱的巴西人在各大商场超市里一再突显本国经济内需“给力”特点。而在全球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十的圣保罗,各个公司机构和个人更是不缺钱。要知道,排位最靠前的中国城市香港才排在第14位。

  而停车难的地点也不只是商场和超市,圣诞是巴西人疯狂购物的时段,也是各家老板请客的季节,只要是和购物、餐饮有关的地方停车都难。因为这里的员工都享有较高的地位,每到过年过节,老板一定要请员工吃饭,而且还要给员工送礼。

  纳塔利娅的公司昨天刚刚在一家中档烤肉店吃完“圣诞午餐”,按照每年的惯例,餐厅的位置由她提前两周订好。由于圣诞期间各个单位的老板都要请员工吃饭,而且一般是吃午饭,所以中高档餐厅里的午餐位置都是一桌难求,有时甚至连订餐电话都打不进去。

  当然,为了方便,纳塔利娅选的餐厅离公司不远,中午大家打了几辆出租就过去了。吃完这顿饭之后,公司也就进入了放假阶段。

  “限行”只能让生活更糟糕

  不管是安特罗还是纳塔利娅,生活在这座人口1000多万、机动车数量马上要超过700万辆的大城市,不管是不是在圣诞,平时只要出门就要不得不面临“拥堵”的问题。圣保罗的堵车闻名世界,不光有媒体争相报道,也吸引了研究者的眼球。一些日本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圣保罗堵车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就是车太多。

  早在1997年,这里就开始施行尾号限行制度,不过收效一般,很多人干脆买第二辆车来解决问题。所以不赞成这项制度的人认为,它实际上是政府变相刺激人们购车的“阴谋”,而且在没有规定汽车报废年限的巴西,这项措施还让很多人愿意延长老车的使用时间,使得路上排量大、污染严重的老车比例居高不下。

  事实上,被巴西几处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环绕的圣保罗从来没有限制过人们买车,也否决了征收“拥堵费”、“污染费”的建议。

  从1997年施行限行到现在,圣保罗的机动车数量增加了45%。2010年1月到11月,平均每个月有两万多辆新车上路,其中小型汽车占到1万多辆。到2011年初机动车总数突破700万辆后,每五个圣保罗人就拥有3辆汽车了。

  也许汽车梦对其他地方的巴西人来说是个美丽的梦,但对早早已经实现每户一车的圣保罗来说,却是个沉重的现实。

  许多人“宁愿堵在路上也要买车”就是因为乘公交和地铁太不方便。作为一个大都市,圣保罗有1000多条公交线路、1.5万辆公共汽车,有快速公交线,还有四条总长60多公里的地铁线,以及260多公里长的城铁线。然而,公交不按点、路线重复、公交和地铁衔接不到位等等问题,让人们在有了经济条件后,还是选择了买车。

  有人曾经用“怪异”来形容圣保罗的公共交通体系,原因就是它像一辆被不同方向力量拉扯的马车,多年来问题依旧,并没有改变多少。其中原因之一,是管理公交的单位属于市政府,而管理地铁和城铁的单位属于州政府(相当于中国的省政府),不仅不属于同一个政府,而且两者的级别也不一样,再加上公交系统由不同的公司运营,协调好整盘棋确实是个难题,更别说投资问题了。

  难怪乎每到大选,圣保罗的“选战”中最热门话题都是交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有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超过150万的圣保罗人愿意放弃开车,与此同时,88%的市民认为政府应该把改善公共交通体系作为来年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圣保罗正在修建新的地铁线路,而且计划在十年内使城铁总长度达到500公里,最终能否完工和效果如何,只有让时间来说话。

  不过,对于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一小部分人来说,堵车并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出行的工具是“空中的士”。糟糕的交通情况也催热了圣保罗的直升机租赁业务,现在整个城市注册的直升机数量超过500架,设有停机坪的高楼超过200多座,据说是全世界商用直升机最多的城市。

  如果在这里租写字楼,你就会发现有没有停机坪也是一条价格分水岭。圣保罗的富人已经在使用直升机上下班了。难怪有人说过,圣保罗就像巴西的纽约,是一座属于“强者”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也有许多人离开,不断探寻着生活的意义。  

  在这座曾创下全城堵车路段总长293公里记录的城市,“不堵车才是新闻”,还有人说,这里的男人不得不在车里刮胡子,女人也学会了在车里化妆,爱学习的在车里学外语,想娱乐的在车里看DVD,如果你有心,还可以和附近车里的姑娘搭讪,成就一桩“堵车奇缘”。

  虽然《世界博览》特约记者亲身感受圣保罗并没有北京堵,但厌恶堵车却也调侃堵车,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给生活加点料”的一种无奈。■

  为什么人们宁愿开车被堵也不愿意乘坐公交?

  外国人体验“堵城”北京

  导语:北京堵车不仅是规划问题,还有更深层的制度与民族性问题。这里讲述的,是一些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的独特感受。 

  记者 | 阎海东 宁宵宵 贺梦禹

  “我住在安定门,公司在东直门,但我的外出活动范围比较大。堵车是我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其实我从公司到家并不远,骑自行车大概十几分钟,但我发现有时候坐车却得用一个小时。我无法判断自己该什么时候出门。”来自德国的弗洛瑞恩(Florian)不能理解北京的堵车状况,因为中国并不是人人都有车。

  “一年前我在洛杉矶做制片人的工作,美国人都开着自己的车,政府好像也不太重视公共交通。我经常会开着卡车去送东西,也会遇到堵车,尤其是高峰期,但真的没有北京这么严重。”他继续说道。

  车文化迷失的国度

  弗洛瑞恩对《世界博览》记者说,造成北京极度拥堵的原因,与开车的人经常不懂得谦让和遵守秩序有关。

  “有时候我看见堵车,就是因为两个开车的人互相不让路,在前面横着。有时两人还走下车相互撕扯起来了,但是他们身后等着一百多辆车。”

  在弗洛瑞恩看来,大家急着赶时间并不奇怪,但很多时候因为个别人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了大家被迫集体“忍耐”的后果。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在巴黎也有,胡乱开车、红灯的时候穿马路,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没有北京这么多。”来自巴黎的马休(Mathieu)向《世界博览》记者对比北京和巴黎。他是个音乐人,2004年来北京定居,目前住在北京东城区的东直门大街,他在北京经常有很多演出和聚会。

  显然,无论是胡乱开车还是乱闯红灯,都是因为太“赶时间”了,每个人都想抢出一点时间。据此,马休认为,在北京经常堵车,可能是因为交通事故太多。

  弗洛瑞恩还对北京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印象。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北京的老人太多了,他们也给交通添乱了。”

  这样的印象,来自于弗洛瑞恩在北京打出租车的遭遇。

  一天早晨,弗洛瑞恩的美国老板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弗洛瑞恩尽快赶到公司。

  出了家门,弗洛瑞恩打不到车。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出租车停在自己面前,他正站在外面等着里面的乘客结账,但一转眼,“一个年老的女士嗖地冲进了出租车,关上了车门。我向她解释说,是我先等在这里的,但她对我说,我是老年人。我只好笑了笑。”弗洛瑞恩觉得,不管是不是老人,等出租车应该按秩序来,或者至少跟他商量一下。

  也许,弗洛瑞恩的意思是说,在北京,需要出门乘车的老人太多了,而且大多是在早晨上班的高峰期出门。如果不是交通过于紧张,那位年老的女士也许不会抢弗洛瑞恩等了很久的一辆出租车。

  坐公交更难受

  在北京,公交车和地铁是人们更想快速逃离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你必须玩命才能挤进去。

  来自瑞典的奥森(Jojje Olsson)长期生活在北京,不过他是个自由摄影师,几乎没有人强迫他赶时间,但是不久前的一次经历还是“教训”了他。

  奥森和朋友一起从安定门打车前往五道口,不远的距离却花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由于车子一直陷在车河里挪不动,他们不得不听从司机的建议下车走了二十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奥森简直受不了。他很奇怪,为什么大家能够忍受如此严重的交通状况,却仍然愿意选择开车出行而不愿意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弗洛瑞恩很快给出了解释。

  “为了保证不堵车,我尝试坐地铁。天哪!说老实话,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和几个人的身体贴得那么近,实在是太拥挤了。我几乎被他们一直抬着。”

  在更多的时候,地铁可能比公交车更挤,原因只有一个:赶时间,地铁或许能保证。

  所以,来自巴黎的马休只能选择乘坐地铁,因为他确实需要赶时间。不过,在发现了北京与巴黎的另一个不同之后,马休更愿意选择另一种交通

  工具。

  “在巴黎打出租车的人比较少,因为巴黎打车很贵,一般都有几十欧元,相当于人民币几百块钱,但在北京打车就很便宜,太便宜了,一般就二三十块钱人民币,所以我会经常打车。”

  更多的人选择打车,也是路面上车辆过多的一个原因,因为公交车和地铁实在是太拥挤了,而公交车还有更要命的一点——慢。

  如果换做在柏林或者巴黎,弗洛瑞恩和马休就很容易作出选择。

  “在柏林,我经常坐公交车,很多人都会坐公交车,因为它比自己开车快,也不很拥挤。柏林一般都有专门的道路给公共交通,管理比较严格。这样是有很大好处的,在高峰期能快速疏散人流。”弗洛瑞恩说。

  “巴黎有公交车的专用车道,如果让巴黎人选择的话,只要没有太重要的事,更多的人会选择公交车,我在巴黎经常坐地铁和公交车,也会骑自行车。”马休说。

  事实上,弗洛瑞恩和马休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北京的马路上也有公交车专用车道。问题是,即使在高峰期,公交专用车道上也往往有很多私车在跑。至于市内大街上的自行车道,通常都会成为泊车场。

  “在北京,你要准时到达,自行车最值得信赖。”韩裔德国人三英说。

  她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营范围覆盖教育、媒体、艺术和投资。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骑自行车上班不现实,因为住得太远。

  我们无法轻松愉快地在公交车、地铁和自行车之间作出选择,大无畏和超级忍耐的精神大约由此而生。

  当然,也有幸福的老外,比如迈迪森(Madison)。

  他来自美国,目前在北京朝阳区某家外国猎头公司工作。为了解决工作与堵车的冲突,他选择搬家。“我以前住在望京,在国贸上班,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搬到了CBD后面的一个社区里,我的好多同事也都住在CBD附近。但我知道,对于很多北京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公司附近的房子都太贵了,如果买了房子,那就不得不忍受堵车。”

  但是,迈迪森同样不能保证他出门办事的时候能够避开堵车。

  难解爱与怨

  事实上,弗洛瑞恩和马休都很喜欢北京。比如弗洛瑞恩觉得在北京比较轻松自在,而柏林过于严肃。

  但是他们生活在北京,虽然适应了北京的缺点,却同样为这些缺点而

  烦恼。

  弗洛瑞恩对北京道路的观察很有意思。他描述说,北京很宽的道路都是一个个圆圈,这让他感到上面行使的车辆总是转到圈儿里面来,而不是到外面去。“柏林的道路是直的,会通往郊区更远的地方,这一点和北京有很大不同。”

  在马休看来,北京的街道很宽。“北京的马路比巴黎要宽很多,但是北京却比巴黎堵车要频繁。另外,巴黎在有些特殊的时候也会有限行或交通管制,但是很少,不会经常有。”

  2004年,生活在巴黎郊区的音乐人马休来到北京,选择定居。他有这样的记忆:“我有一个印象,2004年的时候,北京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车,那时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堵,即使堵车,也是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现在人太多了,尤其是城区里面的人。”

  “巴黎跟北京有很大的不同,它人口远没有北京这么多,这么多年也没有继续增长,也就是说,相比很多年前,人口没有太大的变化。生活节奏也慢一些。”马休说。

  北京的人口让我们不得不感到焦虑,人口增多,意味着更多的车辆将要在北京的马路上行使。

  “人人都会追求舒适,美国、德国都一样,大家比较看重私家车,这很正常。”弗洛瑞恩说。可是北京将如何应对这种正常的需求?

  “北京的堵车与大规模、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另外一点,政府想要限制机动车增量也很难,市民们还是会为了追求舒适而购车,哪怕上路就堵在路上。必须承认,堵车就是中国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三英说。

  奥森建议说,北京要控制车辆的数量,每个家庭只允许有一辆汽车;同时控制车辆的大小,因为大车会占用很多空间。

  而在迈迪森看来,除了北京人口过多,交通拥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资源过于集中,比如很多办事机构甚至超市却在城区里,他认为这很没有必要,“北京应该分散一些资源和功能给别的地方。”

  在今天的中国,因为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过分焦虑,几乎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赶时间。谁都想自己来控制速度,跑得更快。然而由于方向过于集中,在奔向目标时无视秩序,使我们不得不陷入令人崩溃的拥堵——然而,谁可以慢一些呢?

  巴西能源基金会专家保罗·吉斯都吉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改变目前的城市发展模式,就必须实施公交先行的发展战略,使人们更加理性地使用汽车,促进私车与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之间竞争平衡局面的形成。”■(世界博览杂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