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谁是名单上的下一个
解密仍在继续,并且从政府向华尔街的大公司、银行甚至外太空延伸。谁,将成为名单上的下一个,或许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文|《小康》记者 张旭
“我的立场没有改变,事实上,这使我更加坚信我们的方向是对的。”2010年12月17日,“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在走出伦敦旺兹沃思监狱之后如此表示。
说这话的时候,阿桑奇不变的立场以及他那专事信息解密且以“将重要新闻和信息告知公众”为目标的“媒体组织”,已经使2010年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改变:
4月,2007年美军直升机滥杀伊拉克平民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曝光;7月,9.2万份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被公开,人们由此得知,伊朗和巴基斯坦曾暗中支持塔利班;10月,40万份伊拉克战争秘密文件被公开,文件显示,“伊战”共导致10.9万人丧生,其中63%为伊拉克平民;11月28日,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的秘密电文被公开,当今世界政坛上那些显赫的名字一夜之间被镶上了各种“花边”。
“维基解密”所做的这些事,借用该组织前发言人丹尼尔·施密特(Daniel Schmitt)的话说,正在使世界“被透明”。
不过,阿桑奇似乎也因此惹上了麻烦。11月18日,瑞典检方以阿桑奇涉嫌性骚扰和强奸为由发出逮捕令;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开始协助瑞典对阿桑奇进行全球通缉。尽管阿桑奇相信这一通缉暗藏“政治动机”,但他或许更加相信,凭借遍布全球的支持者及其手中尚未公布的海量密件,自己将不会有事。于是12月7日他在伦敦自首,自首10天之后他被保释出狱。
接阿桑奇出狱的是其铁杆支持者伏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史密斯曾为英国陆军上尉,目前是伦敦“前线俱乐部”(Frontline Club)的老板,并在英国萨福克郡乡间拥有一座豪华别墅。如无意外,阿桑奇将在这座别墅里一直居住至2011年1月11日。虽然在此期间阿桑奇将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比如必须佩戴脚踝监视器、每天向警察报告当日活动等,但比起此前躲避追捕和身陷囹圄的日子,这样的条件显然已是相当不错。
“以往境遇给我带来的愤怒足够我享用100年!”阿桑奇在走进别墅之前这样抱怨。
然而别墅之外,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尚不知何时才能断定。“维基解密公布美国外交电报造成的全部影响,可能要经历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将世界政治史划分为‘前维基解密时代’或‘后维基解密时代’。” 英国《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杂志在阿桑奇被捕的前一天如此预测。
秘闻和首先是趣闻的秘闻2006年,“维基解密时代”元年。
当年12月,35岁的澳大利亚记者阿桑奇率领他的记者兼黑客团队建立了维基解密网站。这家网站自称为“非营利媒体组织”,其最重要的行动是揭露政府、公司和其他组织腐败违法行为,并将相关信息的原始材料与新闻故事一起发表,从而使读者和历史学家看到真相的证据。更重要的是,“维基解密”强调其运作依赖全球的热心志愿者,而且网站会利用尖端的计算机技术为信息源提供最大可能的匿名保护。
换句话说,有料尽管曝给“维基解密”,网站不会把你的信息曝出去。
不久之后,第一份有价值的材料来了。
这是一份由关于肯尼亚前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Daniel Arap Moi)贪腐恶行的报告。报告称,莫伊在任期间,莫伊及其家属、亲信共贪污公款1300亿肯尼亚先令(约合16亿美元),并曾从事多种违法行为。相关细节包括,莫伊的两个儿子分别拥有6亿和8.5亿美元财产;总统本人曾与意大利毒枭勾结并印制伪钞;总统的派系在比利时拥有一家银行等。
人们普遍相信,泄露这份报告的是一位对肯尼亚反腐工作不满的政府高官。不过无论如何,2007年8月,报告在“维基解密”网站上公布了,没过多久,相关信息即为英国《卫报》(Guardian)所引用。
这件事的结果令阿桑奇颇感振奋,以至后来,阿桑奇总是以此证明“维基解密”对世界具有积极影响——那份报告揭发的贪腐官员在当年肯尼亚大选中全部落选。不过,造就了积极影响的“维基解密”当时却并不为人所知,即使在《卫报》那篇大量援引报告细节的文章中,“维基解密”的名字也只被提到了一次——“这份报告被维基解密网站获得,此网站的目的在于揭露腐败。”
后来两年间,“维基解密”又有几次试图发挥其积极影响,比如公布英国科学家删改研究数据以证明气候变暖是人为结果的邮件,又如揭露肯尼亚警方曾于2007年至2009年间屠杀500名年轻人的事实——阿桑奇甚至因此在2009年获得“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颁发的一个媒体奖。不过,大众和以迎合大众为己任的那些媒体对这样的事却没有热情。“让西方媒体注意这些东西很难,我们将这份(肯尼亚屠杀)报告在网站首页上放了一周,但是大多数记者对此并不关心。甚至维基解密的热心读者对此也没什么兴趣。”阿桑奇在2009年接受journalism.co.uk采访时说。
直至2010年4月,“维基解密”才第一次冲入全球大众的视线。当月5日,“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一段美军直升机射杀伊拉克平民的视频。这段录像拍摄于2007年,画面上,美军士兵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行为使美国军队的形象严重受损,同时也为“维基解密”网站赢得了超过800万的点击量。视频发布当天,美国五角大楼对“伊战”伤及无辜的事实表示遗憾。
不过到目前为止,最引人入胜的解密信息可能还要算是11月28日开始公布的251287份美国外交秘密电报。文件解密后的短短几天里,世界上已有不少人得知:在美国外交官看来,德国政府是值得美国信赖的外交伙伴,德国总理默克尔是个“不愿冒险、缺乏创意”的领导者,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则是个“能力有限、虚荣心强,并对美国持批评态度”的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虽是“头条人物”,但能力“平淡无奇”,真正为俄罗斯“掌舵”的还是“带头大哥”(Alpha-dog)总理普京;“夜生活丰富”但“精神空虚”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经常邀请普京一家到其豪华别墅中度假;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不愿听从联合国的建议是因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个黑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讨厌长途飞行,且每次出行时都要有金发碧眼的乌克兰女护士相伴……
这一批类似趣闻的秘闻曝光后,恼羞成怒的美国不得不在下定决心反制“维基解密”的同时接连向相关国家表示抱歉,以免触怒各位领袖。不过,乐于围观的政界人物也不在少数。印度外交部长克里希纳(Somanahalli Mallaiah Krishna)就表示印度政府对“维基解密”并不关心,不过他对解密的内容倒是很有兴趣。哈萨克斯坦议员索罗伏耶娃(Aigul Solovyeva)则认为“这些材料太有趣了”。
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理查德·霍格兰德(Richard Hoagland)在被问及泄密文件内容时表示无可奉告,不过这位大使倒是非常愿意谈谈外交电报的行文风格。他说他对手下的总体要求是像记者一样写作。“电文的前三到五个字是读者在浏览海量信息时最先注意到的内容”,大使因此建议电报起草者从行文之初就必须避免“大使利用本次会议的机会提及如下问题……”等毫无吸引力的语句。为了对外交界新人的写作加以指导,霍格兰德甚至还编写了一本名为《大使的电报起草技巧》(Ambassador’s Cable Drafting Tips)的小册子。
建设者还是破坏者其实早在2010年10月1日,美国就曾因一则秘闻曝光而向危地马拉郑重道歉,虽然公布这则秘闻的并非“维基解密”。
2010年,美国威尔斯利大学医学史教授苏珊·里维尔比(Susan Reverby)在为撰写新书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美国卫生部门为测试盘尼西林治疗性病的效果,曾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故意使危地马拉的696名囚犯、士兵和精神病人染上梅毒。据里维尔比教授披露,研究者曾让感染梅毒的妓女进入监狱并与犯人发生性关系——这在当时的危地马拉是合法的——然后为那些患上梅毒的犯人提供盘尼西林进行治疗。如果犯人未能感染梅毒,研究者便会在他们的胳膊、脸或阴茎上注射含有梅毒的药剂。
此事被公布的当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联名向危地马拉总统发去了致歉信。信中,两位部长将这项试验称为“不道德的”,并表示“虽然事情发生在64年前,但对于这些以公共健康为伪装并因此应受谴责的研究,我们还是感到非常愤怒。我们对此事深表遗憾,并向所有当事人表示抱歉。”
如果“维基解密时代”元年能够提早60年到来,那么这种“不道德的”试验也许在尚不需要“深表遗憾”的时候就已经“被透明”继而被停止。这样的联想使“维基解密”看起来颇具建设性意义。
不过对于“维基解密”几年来解密的信息,也有评论认为其中不少内容根本算不得秘密。比如曝光的美国外交电报显示,沙特国王曾要求美国打击伊朗以摧毁其核设施。事实上,包括沙特在内的伊斯兰逊尼派国家与什叶派占多数的伊朗之间关系不睦本就尽人皆知,沙特国王的话无非是为此再添旁证而已。
又如2007年公布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这份长达238页的文件列举了多项管理方法和指导建议,比如驾船接运新来犯人时,船顶上必须有一名狙击手和两名看守;如果犯人在泡沫塑料水杯上写字,必须将水杯没收;在不得不使用胡椒喷雾剂的情况下,应站在距犯人36至72英尺远的地方,并尽可能地对准犯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在1/2秒到1秒的时间内将雾剂喷出。但《手册》上加盖的图章却显示,文件属于“非保密类”(unclassified)且“仅供官方使用”(for official use only)。“这意味着《手册》本身并非秘密,只是不希望被广泛传播而已”,路透社(Reuters)当年的一篇新闻如此解释。
然而,信息作为“秘密”或许远不如作为“证据”更有价值,如是,则身为旁证收集者和信息传播者的“维基解密”便仍然扮演着建设者的角色——由于“维基解密”的存在,就如《新政治家》所言,“长期被怀疑的事情,如今得以证实。”
真正的问题和挑战,是渗透于“维基解密”的无政府主义观念。
“真相无需任何施政方针。”2010年10月25日晚,阿桑奇在“前线俱乐部”里这样说,坐在阿桑奇对面的丹尼尔·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听后频频点头。艾斯伯格曾经是五角大楼的军事专家,1971年,他将手中的7000份越南战争机密文件泄露给了《纽约时报》,继而引发了美国的反战浪潮。巧的是,1971年,阿桑奇出生。
“揭露秘密的时候,他们都是绝对论者”,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说。
12月3日,绝对论者阿桑奇在《卫报》网站与网友对话时遭遇了这样的问题——一位英国前外交官说,“在无法对信息源加以保护和缺乏谨慎的情况下,外交系统根本无法运作。…… 维基解密在公布大量外交文件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指出其中的错误行为,反倒是破坏了全部外交程序。如果你能使美国的外交电报曝光,那么你同样也可以使英国的电报或联合国的电子邮件曝光。我的问题是:如果下一次无法解决的国际危机应归咎于外交失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要求你对此负责?”
阿桑奇的回答是:“如果你能将你的长篇大论缩减为一个问题,我将愿意予以关注。”
对于不允许任何“施政方针”掩饰“真相”,或追求政府言行绝对透明的阿桑奇来说,缩减后的问题恐怕也难回答。
期待责任,以及下一次行动然而对于这样的问题,阿桑奇和“维基解密”却必须回答,如果他们相信通过虚拟空间影响现实的权力,同时意味着一种责任。
至于如何使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网络英雄承担责任,目前似乎还没人能说清。但若阿桑奇和“维基解密”想要的真如其所述,即通过信息的透明和公开而“获得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那么唯一的解法可能就是所有政府、公司和机构都努力缩小言行之间的差距——这显然也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不过所有人也都有理由猜测“维基解密”背后是否还有秘密:动辄几十万份秘密文件是否真的仅靠志愿者就能拿到?如果并非如此,那么维基获密究竟还有哪些渠道?维持这些渠道运作的一切资源来自哪里?提供这些资源的人又想通过“维基解密”实现怎样的目的?
与这些追问的答案相比,“维基解密”未来的行动计划倒是略显清晰。
早在2010年11月初,阿桑奇在接受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采访时就曾表示,自己还掌握关于美国多家银行和财团的秘密信息。凭借这些信息,“维基解密”搞垮一两家银行应不成问题,而这次行动的执行日期就是2011年初。另外,面对《时代》周刊的记者,阿桑奇觉得:希拉里应“辞职”。
而在与《卫报》网友的那次在线对话中,还有人问阿桑奇 “维基解密”是否收到过关于UFO的文件。阿桑奇的回答是:“在我们尚未公布的材料中,确实有些提到了UFO。”但他没说会在什么时候公布。
“维基解密”仍在继续,并且从政府向华尔街的大公司、银行甚至外太空延伸。谁,将成为名单上的下一个,或许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