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1-2010他们影响世界:国际人物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6:30  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2011001期 环球人物2011001期

  相关阅读:2001-2010他们影响世界:国内人物篇

  世界,在激荡中走向未来

  21世纪第一个10年,是世界在激荡中发展的10年。在人们的印象中,这10年似乎充满波折。它在美国世贸中心倒塌的滚滚浓烟中开局,在朝韩冲突的隆隆炮声中收官。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改写了国际政治秩序;次贷危机、金融风暴,让世界经济在阵痛中前行;恐怖袭击、气候变暖、地震海啸,非传统安全因素又在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

  然而,激荡的过程中也有着不断的吐故纳新。旧秩序在调整,新制约在显现;旧规则被改变,新理念在上升。在争斗与混乱背后,和平、发展、合作仍然主导着发展潮流,和谐、美好、创新依旧谱写着变革乐章。以下国际人物,就是这一切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他们的善举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

  巴菲特、盖茨  花钱越多越不幸福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袁旻

  美国人沃伦·巴菲特,80岁的“投资之神”,2007年的“世界首富”,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净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比尔·盖茨,55岁的当今“世界首富”,个人资产超过500亿美元,他创立的微软公司垄断了全球电脑软件市场。他们是站在各自领域“金字塔”顶上的人,对世界经济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业内有一种说法:“巴菲特大爷”咳嗽一下,资本市场都会震动;“盖茨叔叔”如果关了微软,全世界的电脑都难以启动。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于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有投资意识,11岁那年就开始买股票,26岁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35岁收购原本做纺织品生意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将其逐步改造为一个纯粹的投资集团。从1965年到2006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156%。

  盖茨比巴菲特小25岁,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20岁创办微软公司。凭借微软开发的软件,他39岁成为世界首富,此后连续13年荣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

  巴菲特与盖茨是当今世界财富的代名词。不过,过去几年中,人们提起他们的影响,更多的却在他们的慈善事业上。

  早在2006年6月,巴菲特就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签署捐款意向书,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其中的绝大部分约300亿美元捐给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两年后,盖茨的财产为580亿美元,他在遗嘱中宣布把其中的98%捐给自己的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从规模上看,盖茨的基金会将达到千亿美元,而全球第二大基金会福特基金仅为110亿美元。

  2010年,两人携手震撼了世界。这一次,他们展示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如何让财富造福更多人。这就是著名的“日落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两人将推动全球富豪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一半家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在2010年夏季呼吁富人捐款时,巴菲特说:“假使我们把多于1%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会因此增强。然而,99%的财富却能对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产生莫大影响。这一现实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财富够花即可,其余赠予社会,去满足更多需求。”

  2010年,二人奔走各国,四处游说。有人调侃说:这对美国富豪是在“劫富济贫”。面对这一评论,巴菲特不禁感慨:慈善比投资更难、更需要智慧。投资有成千上万个机会,一条路不通换一条。但慈善不同,有时必须面对困难,绕不过去。盖茨也说:“做慈善更难成功,慈善项目的好坏也更难评估。”不过,在他们的倡议下,“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甲骨文掌门人埃里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创始人特纳、好莱坞导演卢卡斯等50多位世界级富豪已经同意捐出至少半数身家。

  谈到中国的慈善事业,巴菲特说:“对中国而言,现在的一代人是关键。当今一代的成功企业家将有机会引领并激励后来人为慈善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巴菲特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根据胡润中国富豪榜和胡润中国慈善榜,2010年,中国资产上亿的富豪数量已达5.5万个,其中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富豪达到5000人,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有700人,而超过百亿的也有200人。可以说,中国发展慈善事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财富基础。而且,中国也不乏巴菲特、盖茨这样的慈善“大家”,甚至有人要“裸捐”——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出来。这也许能与巴菲特、盖茨殊途同归吧。

  打造“脸谱网”,成为最年轻的《时代》人物

  扎克伯格,联系全球5亿人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孙夏力

  如果问美国人一个问题:“现在的互联网和10年前有什么不同?”其中一半的人或许会回答:“有了‘脸谱网’(Facebook)。”

  目前,“脸谱网”在全球用户超过5亿,每12个人中就有1人在使用它。而在美国,这一比例达到1∶2。2010年12月15日,“脸谱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那张长满雀斑的年轻面孔,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写着:“年度人物,‘脸谱网’马克·扎克伯格,沟通者。”扎克伯格成为《时代》自1927年以来最年轻的年度人物。他的当选理由是:“年度人物并不是一种荣誉,从来都不是。它是对人影响世界能力的一种认可。他将全球超过5亿的人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会关系;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系统,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扎克伯格1984年出生在纽约州。2004年,还是大二学生的他在哈佛大学宿舍里忐忑不安地按下“确认”键将“脸谱网”上线,他当时的初衷,只是希望同学之间能有一个既公开又私密的交流平台。因此,他做出了一个“革命性”决定:要求用户实名注册。这在当时被认为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匿名的精神,而今来看,却是找回了网络中久违的真实。2006年9月,“脸谱网”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人数开始以几何级数增长。如今,这个“王国”里共有说着75种语言的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等政要。所有用户每个月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超过7000亿分钟,每天还有70万新公民加入“脸谱王国”。

  “脸谱网”的独特之处究竟在哪里?知名互联网专家谢文告诉记者,在“脸谱网”出现之前,不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搜索网站,都在试图组织信息并发布给公众。但信息是海量的,公众很难准确找到所需要的东西。而“脸谱网”绕开了信息的内容,直接在信息制造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信息能够在具有相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之间传递,更精准、有效,也更个性化。

  “‘脸谱网’的诞生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一次革命,而实名制正是它的生命所在。它把人们的交往活动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在互联网上反映真实的人和社会关系。除了扎克伯格,没有第二个人做到。也许有那么一天,‘脸谱网’会成为和微软Windows(视窗)系统一样的平台,我们上网的时候只要打开这个平台,就能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

  在谢文看来,“‘脸谱网’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未来它仍将不断扩张和完善。虽然互联网的规律是每1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但至少未来几年,‘脸谱网’还将势不可挡。在这个时代,‘脸谱网’是真正的英雄”。

  “脸谱网”壮大了,而身家69亿美元(约合457亿元人民币)、拥有500万“脸谱”好友的扎克伯格却依然租住在公司附近一间连电视机都没有的小公寓里,开着一辆普通的黑色本田轿车。夏天,他穿一件灰色圆领T恤,冬天就在外面加一件帽衫。2010年12月9日,他响应巴菲特和盖茨的号召,向慈善事业捐献了自己一半的财产。这也许是他做过的最像富豪的一件事情。

  全身只有一根手指和眼睑能动

  霍金,轮椅上的“宇宙之王”

  王鸣蔚

  在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这个名字的注脚里,总会出现近代科学奠基人伽利略的名字。这不仅因为霍金的生日——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纪念日,更重要的是,如同伽利略改变了他那个年代人们的宇宙观,霍金在启迪当代人对宇宙的认识上也有着赫赫功绩。

  “宇宙的诞生不需要上帝。”霍金试图在2010年9月出版的新书《伟大的设计》中解释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问题。他写道:“由于有万有引力这样的定律存在,宇宙就能够从虚无中自己创造出自己。没有必要祈求上帝使宇宙开始运转。”

  《伟大的设计》被认为是霍金近10年来的重要作品,而他更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则是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这本书从研究黑洞出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归宿,帮助人们了解科学家们当今思考的问题:宇宙究竟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开始的?这本通俗读物,在西方已累计发行2500多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

  霍金在国际物理界的成就有目共睹,他被称为“当代牛顿”和“活着的爱因斯坦”。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位——“路卡逊”数学教授。第一个获得该职位的是依扎克·巴洛,然后是依扎克·牛顿。霍金还拥有多个荣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他还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该奖章是美国颁发的最高平民荣誉,获奖者不需要是美国公民。

  在这些世界级荣誉称号的光环下,霍金歪着头瘫坐在轮椅上的瘦弱身躯更令人震惊——他大多数成就都是在轮椅上实现的。

  1959年,17岁的霍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到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然而,1963年,21岁的他确诊患有“渐冻症”(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1970年,他只能与轮椅为伴,后来又丧失了说话能力。现在,他全身上下只有一根手指与眼睑能动,只能依靠轮椅上的特殊装置与人交流。当他想“说话”时,26个英文字母会出现在他轮椅电脑屏幕的最上端,他用右眼将信号传给额头上的红外传感器,传感器捕捉眼睑部位肌肉的微小动作,在电脑中选字组句。他的秘书说,一小时的演讲稿霍金需要写三天,打一段话要近一个小时!

  虽然如此,霍金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他在轮椅上放飞思想,在广袤的时空中遨游。直到今天,他仍坚持不用护士帮忙,用自己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路上“横冲直撞”。他每次在剑桥的出现都堪称一次生命的奇观,人们总是默默注视着这位教授艰难而顽强地前行。

  霍金又是活跃的,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学生时常能在讲座上见到他的身影。霍金总是试图通过演讲,让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6年,他访问北京,在中国掀起了“霍金热”;2007年,他成为首位体验失重飞行的残疾人;他还乘坐热气球庆祝自己的生日,在电视系列剧中饰演角色,并要撰写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

  霍金勇敢地诠释着他孱弱而厚重的生命,鼓舞着每一个人。

  公布数十万份美国机密文件

  阿桑奇,靠什么呼风唤雨

  刘扬

  澳大利亚人阿桑奇一定会在2010年留下浓重的一笔。有人把这位皮肤苍白、嗓音低沉的男子比作科幻电影里的人物,但他的作为却比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让人屏息凝神。他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在半年内把几十万份美国战争和外交文件公诸于众,令美国政府在盟友和国际社会面前颜面无存。于是,有人把阿桑奇的“解密行动”比作一场外交领域的“9·11”事件。

  让阿桑奇一举成名的“解密”是在2010年。那年4月,他在华盛顿披露了一份驻伊拉克美军2007年的战斗视频。视频显示,在巴格达执行任务的美军阿帕奇直升机反复向地面人群射击,导致路透社摄影记者及其司机被射杀。视频引起轩然大波,使“维基解密”和阿桑奇进入了主流媒体视野。此后,“维基解密”开始与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及德国的《明镜周刊》合作,为他们提供“解密”信息,“维基解密”声名鹊起。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又做了一件令世界瞠目的事:它一下子公布了25万多份美国外交密电。这些密电是274个美国驻外使馆在过去34年间发送给国务院的,其中有1.5万多份属“机密”级。文件披露了外交人员的见闻实录和私下议论,里面的很多话直白露骨,毫无外交特色,根本就上不了台面。英国《经济学家》网站发表文章说,曝光的这些外交信函表明了美国外交遵循的准则,那就是: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美国对利雅得说什么,肯定和对耶路撒冷说的不一样。但这些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否则,这种“透明”会让世界更加乱糟糟。

  当然,阿桑奇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是在揭露黑暗内幕,为弱者出头。在公布伊拉克战争的有关视频时,他放上英国评论家乔治·奥威尔的语录:“政治语言的目的就是让谎言听上去像真理,使谋杀变得合理,还能把无形的风说得像是坚固的实体。”美国《时代》周刊在采访他时问:“你是否认为这个世界上就不该有什么事情是保密的?”阿桑奇回答:“我这些机密文件的来源应该保密。”

  阿桑奇惹恼了美国。很快,瑞典政府指控他在该国强奸了两名妇女。2010年12月7日,阿桑奇在伦敦投案自首。阿桑奇被捕后,美国国务院称逮捕是瑞典和英国的事,但几乎所有的国际媒体都相信,美国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不过,阿桑奇很快获得保释,走出法庭时,他向媒体和支持者挥舞着手中的法律文件,誓言继续“解密”行为。一位记者问他:“你的行为是否改变世界?”阿桑奇毫不犹豫地说:“是。”

  阿桑奇以一己之力挑战美国,靠的是信息技术。在国际政治中,类似的窃密者并不鲜见。1972年美国的“水门事件”,就是一位代号“深喉”的线人向《华盛顿邮报》爆料,直接导致纵容监听行为的总统尼克松下台。比起“先辈们”,阿桑奇有着更便利的条件:有形形色色的“线人”为他提供各种有用的情报;能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力量,让一份份秘密文件瞬间传遍世界。美国《连线》杂志前任主编凯文·凯利如此解释阿桑奇呼风唤雨的原因:“新闻媒体不够强大,因它们在国家法律的界限之内。‘维基解密’是处在国家之外的媒体,所以强大。”

  阿桑奇还会继续“解密”行动。而国际社会,也不得不面对他所制造的“麻烦”。或许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阿桑奇的行为和他所代表的文化已经“无法阻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