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国际市场油价将震荡趋稳
中东政治乱局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会有多大?国际油价会否重复2008年令人眼花缭乱的“过山车”?
文/马宏
连日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东、北非,这个长期不得安宁的地区又开始出现一连串滚雪球式的政治动荡。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此起彼伏,并延及约旦、也门、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巴林、伊朗等国家。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世界油库”,多个国家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这些地方的政治动荡,立刻引发对地缘政治高度敏感的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当动乱在突尼斯这样石油产量较少的国家风云初起时,油价反应尚不明显。但是1月25日之后,开罗和埃及其他主要城市接连发生骚乱,全球石油市场突然意识到,骚乱可能引发苏伊士运河和苏麦德输油管关闭,而这些国际原油运输重要通道一旦受阻必将发生重重危机。于是油价立即跳跃上升,受苏伊士运河影响最大的欧洲市场反应最为剧烈。1月28日,伦敦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96美元上涨到102美元,最终以每桶99.99美元的高价收盘。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拉米雷斯甚至预言,如果埃及危机升级导致苏伊士运河停运,油价可能升至每桶200美元。
然而,随后事态发展并没有出现关停运河和石油管线这样的极端结果,相反,2月11日穆巴拉克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位,缓解了市场对石油供应受阻的担心,当天纽约市场油价应声下跌,收于85.58美元,创下10周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当动乱蔓延到北非主要产油国利比亚并导致其部分石油生产中断时,2月22日纽约、伦敦市场油价都出现了大幅飙升,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95.42美元,涨幅为6.36%,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涨至108.70美元,两者皆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高。
显然,中东政治动荡已经造成了新一轮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和剧烈震荡。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大量进口石油的消费国最为关心的是,中东政治乱局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会有多大?国际油价会否重复2008年令人眼花缭乱的“过山车”?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一般而言,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因素多为突发地缘政治事件,包括战争、政变、政权更迭、骚乱等等,而且,这类突发事件往往直接引起短时间内油价的暴涨暴跌剧烈波动;长期因素则决定国际油价的涨跌走向,及其涨或跌的大致幅度。长期因素主要由石油供需关系和石油美元走势等力量博弈构成。
具体来说,这次油价攀升震荡的短期因素就是中东地区的系列政治动乱事件。而要预测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国际油价的走势,则需深入分析决定世界石油供需形势的基本因素,和石油美元的发展趋势等要素条件。
首先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作为中东石油结算货币的美元今后长期走势疲软,这是国际石油价格长期看涨的既定因素;再者,如果利比亚政治动荡继续恶化,甚至进一步蔓延到沙特、伊朗这样的重量级产油国,尤其是伊朗政治变局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最重要的国际石油战略通道,石油供应必将严重受损,国际油价必然持续高企,居高不下,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所说的200美元并非危言耸听。
但另一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因复苏乏力而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停滞甚或下降,包括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开发,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起,以及美国为首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国际能源署框架下保持着数量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这些都是遏制国际油价过度攀升的巨大力量和长期因素。
根据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长期观察,近期突然出现的种种动荡尽管导致了短期油市的剧烈波动,但长期来看它们都不可能改变中东地区的政治力量平衡,也不会改变该地区石油开发领域的投资环境。例如,这些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形态各异的反政府示威都有着相似的原因:一是经济上物价上涨,失业率攀升,贫富差距拉大,老百姓难以维持生计;二是政治上主要统治者长期把持权位,高度集权,压制民主。所以,动荡平息之后,无论新上台的执政集团还是得以维系的旧领导人肯定都要加强石油投资与出产,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且,从沙特、伊朗等产油大国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来看,反政府力量尚不足以推翻现政权取而代之。因此可以预测,沙特、伊朗等国的政治动荡不会出现突尼斯、埃及那样的“改朝换代”局面,因而可以保持这些重量级产油国的相对稳定。
正是出于增加石油收入、稳定统治的迫切需要,前一阶段欧佩克各国私下已在纷纷开足马力生产,实际产量早就突破了欧佩克规定的限量。据统计,欧佩克各国目前的实际原油日产量较官方产量上限超出多达200万桶左右,超标幅度达8%。如果再考虑到美国的原油库存高企以及北半球冬季行将结束等情况,综合短期长期地缘政治因素,可以判定,这次中东政局动荡对于石油价格的影响整体上将小于第二次海湾战争,动乱引起的油价攀升不会长期维持,动荡有所缓解之后,在油价下降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国际油价将有所回调,最终稳定在供需双方都可接受的理性范围之内。□
(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