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无冷门,无惊喜
韦恩斯坦的“复辟”算是今年奥斯卡的最大亮点了,看他如何招揽人心把一部电影打造得最具“得奖相”其实正是八卦爱好者的最爱。
撰稿/王小木
4月颁奖的香港金像奖在农历新年时公布了提名名单,面对着《打擂台》和《叶问2》这样被内地完全忽略的入围片,一众内地评论人除了挥舞大棒,斥金像“区域保护化”、庇护香港电影之外,别无他感。前金像奖主席文隽很快撰文,“这个奖项本来就是为表彰和鼓励为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的。”
在奥斯卡颁奖时提什么金像奖啊?因为,奥斯卡颁奖礼是属于电视台和大众的,但奥斯卡奖项只属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6000成员,就像金像奖是香港电影人自己在玩,我们的金鸡百花奖也只是小部分人自己的玩意儿。
我们私下都说,周一那个颁奖礼不就是美国人的金鸡百花嘛。就像我们的春晚,80年代我们真心地喜欢它简单地娱乐大众,如今我们真心地嫌弃它繁重的责任和功能,走过83年的奥斯卡又怎能始终维持同一副面孔呢?经验曾一再告诫我们,别靠传统来预测,奥斯卡年年会有惊喜,但今年就是个大例外,一切都那么地顺理成章、缺乏激情。
前几年《撞车》和《拆弹部队》登顶“最佳电影”,让人觉得奥斯卡在变“年轻”,加上本届奥斯卡颁奖礼进程努力年轻化,启用了年轻人喜欢的青年演员来做主持人,所以完全属于年轻人话题的《社交网络》曾被认为非常有戏。但随着《国王的演讲》囊括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工会的最佳电影,这场鲜明的新旧、左右和保守新锐之争指向明显,最终果然就是《国王的演讲》和导演汤姆·霍铂拿到了小金人。
《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谁胜谁负,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哪面朝上都合情合理。前者,工整得吓人,价值观正确,拍摄扎实中庸,是一部靠经典莎翁腔演员们撑起的群戏,你仿佛在看一台舞台剧,是古典主义者的最爱,但这种戏你每年都可以在BBC和HBO上看上几十部。后者,凌厉得过分,爱情友情和商业规则交错,但不爱在网络上呆着的人很难理解这部电影,就像《观音山》里以京剧度时的张艾嘉询问以上网过日子的陈柏霖:我儿子也整天上网,你们对着它干什么呢?
现实世界里,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学院成员们还是选择了更贴近心灵的《国王的演讲》,对于这群最害怕网络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的人来说,Facebook简直是人生的噩梦。《撞车》节奏年轻化,《拆弹部队》风格年轻化,但移民主题和反战主题却并非青年文化范畴,奥斯卡并非口味变了,而是一贯的“价值观传统且正确”。
任何一个受BBC和HBO宠爱的宫廷电视剧导演都能拍出这般模样的《国王的演讲》,所以连英国国内的颁奖礼都没有把导演奖颁给汤姆·霍铂,而大卫·芬奇在剪辑《社交网络》时使用得近乎于“脸书式节奏”却非平常。但当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皇冠最后也戴在了光芒始终被演员们的精湛表演遮盖了的汤姆·霍铂头顶时,有一句评价是,原来美国人也没怎么见过大世面啊。如果奥斯卡的最终结果合乎你的心意,那你挺英国的;否则,就挺美国的。
国王闪耀的背后,是“暴君”哈维·韦恩斯坦的归来。这个以圣丹斯电影节起家的独立制片人在过去20年里,斩获了287项奥斯卡提名,赢得了63座“小金人”。其中最体现他价值的是1998年奥斯卡历史上的一道有名“伤疤”,一部戏谑的喜剧宫廷戏《莎翁情史》赢过了《拯救大兵瑞恩》,格温妮丝·帕特洛还拿到了最佳女主角,韦恩斯坦的秘诀就是保证6000名奥斯卡投票人全部看过他的电影——这起码要知道这些人都住哪儿吧。
2005年来韦恩斯坦被迪斯尼扫地出门,新成立的韦恩斯坦影业公司几乎走投无路,去年他拿出了《无耻混蛋》,今年他又拿出了《国王的演讲》。当初顶替韦恩斯坦在迪斯尼位置的正是《社交网络》制片人斯科特·鲁丁,2008年 他制作的《老无所依》拿到过最佳,今年他又把《大地惊雷》带到了奥斯卡,但大家记住的不是他,而是导演科恩兄弟。这就是天才和精英的差别。
韦恩斯坦的“复辟”算是今年奥斯卡的最大亮点了,看他如何招揽人心把一部电影打造得最具“得奖相”其实正是八卦爱好者的最爱。在最重要的两个表演奖项——最佳男女主角上,守旧的奥斯卡选择的永远是最对它胃口的那一类表演,我们深爱的“达西”先生科林·弗斯在口吃的同时始终保持着皇家优雅仪态,娜塔莉·波特曼——《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萝莉玛蒂达”长大后展现出了艺术家歇斯底里的疯狂。就像有着人物原型的传记片是在表演类拿奖的不二法门,这种大开大合戏剧性的表演也始终是奥斯卡的最爱。而且他们还都是我们的明星偶像,所以哪怕我再喜欢贝宁的表演,这回她还是输了。
国王在闪耀,奥斯卡显黯淡,但本届奥斯卡提名的好电影很多。影迷们不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