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利比亚战事陷入僵局 分析称卡扎菲可能大开杀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8日17:47  青年参考

  反对派呼吁国际干预  利比亚战事陷入血腥僵局

  ::本报特约记者 姬贺礼

  利比亚卡扎菲政权与反对派武装激烈攻防,战事愈演愈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事仍在胶着状态。卡扎菲力保政权,而国际社会也在苦寻良策。美国《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法新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呈现出利比亚血战方酣的一面。

  截至发稿,利比亚电视台称,卡扎菲武装已经夺回扎维亚、拉斯拉努夫和米苏拉塔。但半岛电视台称,这些城市还在起义者手中。

  1.“这里将会血流成河”

  利比亚反对派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总部设在班加西,该委员会已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其为利比亚惟一代表。该委员会发言人哈菲兹·高加表示,委员会3月2日任命前司法部长贾利勒为主席。该委员会呼吁外界对“政府雇佣军据点”实施空袭,并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希望美国能带头支持反对派。委员会一名成员说:“如果要谈判,也只有一件事可谈:卡扎菲如何离开利比亚或下台,这样我们才能拯救生命。”

  利比亚全国委员会领导人贾利勒在东部城镇贝达表示:“我们是战士,我们不投降。不是胜利就是阵亡。”他警告民众,应提防卡扎菲派间谍混进反对派武装,“以免革命功亏一篑”。在拉斯拉努夫,参加反对派死难者葬礼的一名男子高呼,“这里将会血流成河……为什么西方犹豫不决,迟迟无动于衷?”

  但是,卡扎菲3月2日警告说,如果外国势力介入冲突,数以千计的利比亚人会丧生。卡扎菲说:“如果他们(外国势力)决意找我们的麻烦,我们会接受挑战。我们会向100万、200万甚至300万的人民分发武器,然后利比亚会成为第二个越南。”

  而身陷困境的卡扎菲也退让了一步,称反抗者只要放下武器就可获得全面大赦。

  据联合国保守估计,自利比亚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并遭镇压以来,至少有1000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人权组织则认为,死亡人数高达6000人。

  2.两派武装在几个城镇激战

  3月4日,反卡扎菲人士在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内的数座城市发动示威。在的黎波里,卡扎菲的部队朝示威民众发射催泪瓦斯。群众一度短暂解散,不过又重新集结。大批示威者和卡扎菲的支持者发生殴斗。数百名示威者不断高喊口号:“卡扎菲是真主的敌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4日说,的黎波里的居民人人自危,支持卡扎菲的安全部队夜间到居民家中排查,并逮捕大批人。3日,的黎波里一名居民说,他一个孀居的邻居,在示威后的第二天竟穿着利比亚特种部队的制服去上班,并在此后不时对示威者展开致命镇压。这个居民说,他以前知道自己被监视,现在才明白谁在监视自己。

  3月5日,两派武装在几个城镇激战,卡扎菲军猛攻西部重镇扎维亚,东部反对派武装则在守住石油城镇拉斯拉努夫后,朝西往卡扎菲老家苏尔特推进。卡扎菲对扎维亚派出装甲部队攻击,坦克车还朝民宅开火。一名医生说,如今大炮、坦克车和装甲车都已出动,“这是彻底的大屠杀”。他女儿就死于卡扎菲军的炮火之下。

  反对派武装表示,他们5日朝西往卡扎菲重兵防卫的老家苏尔特推进,已攻下的黎波里以东约525公里的城镇本焦瓦德区。法新社5日报道说,从东部根据地出发的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继续向西推进,5日已占领本焦瓦德区,距离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不到100公里。反对派武装还宣称已击落一架卡扎菲军的苏24战机。

  在班加西,反对派武装组织“2月17日联盟”发言人穆斯塔法·盖里亚尼告诉路透社,国际社会正在观望谁会占上风,“这取决于谁能够在水下潜水更长时间,在我看来,我们会坚持更久。”

  3.奥巴马考虑设立禁飞区

  3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批评说,在利比亚进行任何军事干预是“信口开河”。但盖茨表示,如果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设置禁飞区,那么美国军方将不得不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以摧毁利比亚的防空力量。奥巴马3日呼吁卡扎菲离开利比亚:“卡扎菲已失去领导这个国家的合法性,他必须离开。”奥巴马表示,他已要求军事与外交顾问们研究“各种选择”,其中包括“禁飞区”计划。美国国防部发言人4日表示,盖茨对禁飞区和其他军事行动表达忧虑,这“不该被解读为反对”,反而说明“我们需要思考每一项行动的后果,以供总统参考”。奥巴马4日表示正在“全盘”考量所有军事行动,包括在利比亚陷入血腥僵局与人道灾难时,实施禁飞区。

  法国外长朱佩5日也表示,将寻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利比亚实施禁飞区。

  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3日宣布,调查卡扎菲政权自2月15日以来危害人类罪的指控。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瑞诺-奥坎波表示,国际刑事法庭将就机关枪扫射和轰炸平民事件,调查卡扎菲等15名利比亚领导人的“反人道罪行”。

  4.卡扎菲称希望联合国来调查

  不过,卡扎菲也在推动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提出的和平计划。委外长马杜罗说,利比亚同意委内瑞拉组织多国使节团,为利比亚危机寻找和解方案。不过,卡扎菲的儿子与反对派武装都大泼冷水。卡扎菲之子赛义夫表示,没必要由外国斡旋;而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也拒绝与卡扎菲谈判。反对派的“利比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盖里亚尼说:“任何人只要践踏人民的血,我们都绝不会与其谈判。”只有阿拉伯联盟谨慎表示,将考虑该计划。

  3月4日,卡扎菲当局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暂停制裁。利比亚外交部门负责人库萨致函安理会,信中指出,利比亚政府对付反政府示威只动用一小部分军力,联合国进行制裁让利比亚政府“大吃一惊”。信中呼吁制裁措施“应暂停,直到真相大白为止”。这是利比亚官方首度出面和联合国沟通。

  卡扎菲也主动出击。法新社6日报道说,卡扎菲接受法国周刊《星期日报》采访时说,他希望联合国或非盟调查利比亚的动乱。他说:“首先,我希望联合国或非洲联盟组成调查委员会来利比亚调查。我们将让这个调查小组在不受阻挠的情况下执行任务。”卡扎菲补充说,他赞成由法国来“协调并领导”这个调查小组。

  他还表示,3名被捕的荷兰士兵的身份是“战俘”。此前的2月27日,荷军派出直升机,企图从利比亚撤离荷籍工程师及另一名欧洲人,但没有成功,3名士兵在苏尔特被俘。

  路透社3日分析说,认为卡扎菲可能会像突尼斯或埃及的独裁者那样静悄悄下台不太现实,卡扎菲是个从不忌惮血腥杀戮的人,最终他很可能会大开杀戒。而目前他的所作所为已说明,他打算斗下去。分析人士认为,只有亲近卡扎菲的人威逼他下台,否则政权不会更迭。卡扎菲的武装力量与反政府人士都全副武装,打算长期作战。而双方的居民和部落成员也有武器,利比亚真的可能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相关报道

  美国将从中东骚动中获利?

  在利比亚激战正酣之时,中东其他国家的抗议浪潮也在继续激荡。路透社2月28日报道说,阿曼苏丹国抗议人群当天阻断通向北方一主要港口的道路,要求政府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并呼吁政治改革。阿曼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2月27日承诺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每月提供390美元的失业补助。

  3月5日,阿曼苏丹赛义德又让3名政府高官下岗,其中一名是国内安全事务的负责人,此举被美联社理解为阿曼苏丹向示威民众让步。

  在海湾六国中,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比较富裕,目前也比较安定。这四国正打算拨巨款援助较穷的巴林和阿曼。此外,阿联酋还将拨款发展该国北部较为贫困的地区。

  沙特民众也有一些好消息,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通过加薪和减免债务的方式向臣民们派发了360亿美元红包,以帮他们买房和创业。英国《金融时报》3月1日称,阿卜杜拉国王用金钱收买民心、以防革命爆发的做法,无疑是在新时代玩老套的政治把戏——除非实施国王本人一直小心翼翼表示支持的政治改革,否则王国前景堪忧。

  3月3日,也门继续陷入抗议活动之中,各界等待总统萨利赫对让其在年底前交出权力的倡议的回应。一政府官员暗示,这份由反对党、部落酋长和宗教学者在3月2日达成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应。倡议包括捍卫抗议权利并调查示威者死亡的呼吁。主要呼吁是,萨利赫提交在一定时间内向国家机构移交权力的计划。萨利赫可能作为象征性的角色留任。但有人怀疑,萨利赫的对手能否施加足够压力迫使他放弃实权。在萨那大学附近的一个抗议营地,一名教师表示:“萨利赫再执政数月是不可接受的。我们要他现在就下台。”

  《金融时报》3月3日一篇分析文章说,中东与北非爆发的事件,将在经济方面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导致整个投资格局在未来一年发生剧变,则美国最终将从这一过程中受益。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导致流动性日益泛滥,各类资产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其中就包括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成为中东和北非社会动荡的催化剂之一。这些动荡现已发展为席卷中东的浪潮。无论我们要把引发这些动荡的责任或功绩算在谁头上,这段“骨牌故事”都向投资者表明:事实应会证明,美国金融市场将是2011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之一。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