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中东政治运动另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1日11:33  瞭望

  《瞭望》文章:中东政治运动另一面

  文/田文林

  当前,中东地区陷入政局动荡,尤其是突尼斯和埃及政权垮台,使第三世界政治转型问题,尤其是所谓民主化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事实上,第三世界国家贸然实行西方国家所期望的“民主化”的风险和代价,远大于其可能带来的好处。

  这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在西方国家,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国族整合等问题差不多是依次到来。而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几乎同时面临这些难题。一般来说,在国家尚未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情况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经济发展,并强调集体纪律和辛勤工作。而民主的发展与个人自由相连,因而推崇西方式民主及由此带来的个人自由度的增加,实际也就意味着进入政治角力高风险期。换句话说,推行民主化并非这些国家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政治发展往往被排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和政权安全后面。

  翻开世界历史,当年西方列强在崛起过程时,不约而同地将建立“强政府”作为强国的政治保障。几乎所有第二轮工业化时期的国家,都是在威权体制下完成了现代化,美国黑人投票权到1965年才真正开始;瑞士到了1971年所有的妇女才获得投票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总之西方式民主化之前已经过相当长的历史积淀。

  从现实来看,那些急于向所谓民主化过渡的第三世界国家,因社会内部矛盾长期积累、经济结构单一、民生问题严重等,多数情况非但未能扩大政治参与,反而使国家陷入政治衰朽状态。

  在这方面,伊拉克的教训最为深刻。在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下,伊拉克“民主改造”成了政治悲剧。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建立的所谓议会制民主,表面使伊各派利益似乎均得到照顾,但却极大摧毁了该国政府的行政效能。现行政体使其政府陷入教派矛盾抬头、重大问题议而不决的孱弱状态。而当下的利比亚,看似旨在谋求某种政治改进的反政府抗议,最终演变成一场内战,使这个昔日非洲强势国家陷入战火,面临西方军事干涉危险。

  如果说不民主类似于肌体病灶,那么国家盛衰就相当于人的生死。若能除去身体病灶固然好,但前提是不能把命搭进去。这种改进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民主化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主化是以导致国家内乱和衰落为代价,这样的民主化就要深思了。□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