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探讨空袭利比亚的任务 殖民情结还是经济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4日17:53  中国新闻周刊
3月10日,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激烈交火 3月10日,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激烈交火

3月12日,逃到突尼斯的利比亚人在难民营里一起看卓别林的喜剧电影。 3月12日,逃到突尼斯的利比亚人在难民营里一起看卓别林的喜剧电影。

1970年代,卡扎菲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绿书》,提出了他自认为唯一一条正确的社会发展路径——“第三宇宙理论”。   1970年代,卡扎菲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绿书》,提出了他自认为唯一一条正确的社会发展路径——“第三宇宙理论”。

3月2日,反政府示威者在班加西焚烧卡扎菲的海报。 3月2日,反政府示威者在班加西焚烧卡扎菲的海报。

  谁的黎明

  军事打击利比亚的结果还非常不确定,参与行动的各方还没有清晰解释:这场战事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战机轰鸣在地中海上

  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谁也不知道这次军事行动要持续多长时间,达到多大规模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

  当地时间3月19日清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天晴日朗,商业街区开始热闹起来。而此时,在法国巴黎,紧张气氛弥漫在爱丽舍宫,萨科齐总统正与21名到访政要举行闭门磋商,此次会议“旨在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利比亚决议”。

  磋商的结果是“采取行动”。尽管战事爆发在意料之中——联合国安理会两天前通过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后,的黎波里就已沉浸在战争气氛中了——但这一切来得似乎仍显突然。

  大约10个小时后,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的军事打击开始了,“阵风”“幻影-2000”战机在北非上空呼啸,“战斧”巡航导弹撕裂了地中海的空气。

  也许不是巧合,此次军事打击,距2003年3月20日美国领导的军事同盟发动伊拉克战争整整8年。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斩首目标:卡扎菲?

  当地时间3月20日,的黎波里街头,第一轮空袭发生24小时后,数万利比亚民众举行游行示威,强烈抗议西方军事行动,并相继前往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住所阿齐齐亚兵营,表示将组成人体盾牌誓死保卫国家。人群中有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很多人还带着毛毯,准备露宿。

  看到这些场景,正在利比亚采访的德国战地记者科恩对《中国新闻周刊》感叹道,分析卡扎菲还能撑多久,不是通过简单的军力武器对比就能得出结果的。他无法确定1999年科索沃的一幕是否会在利比亚上演,“卡扎菲最终命运如何,我想现在法国、英国的指挥官也不敢预言。”

  阿齐齐亚兵营位于的黎波里市中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兵营,而是卡扎菲和家人住宿的地方。兵营占地4公顷左右,平时戒备森严,四周围墙足有4米高、半米厚,全部用钢筋水泥砌成。战事开始之际,兵营对外开放,只要经过简单的安检,民众就可一批批地涌入。

  19日上午,卡扎菲的女儿阿伊莎站在敞篷车中来到兵营的广场,顿时引起轰动。人们蜂拥地围在车子周围,情绪高涨到了顶点。广播中不时响起卡扎菲呼喊口号的声音,数千人跟着一起呼喊。

  震天声响没有阻挡住多国部队的新一轮军事打击。20日的黎波里多处地点遭到轰炸。利比亚电视台再次播放卡扎菲的录音讲话,他说,正在向利比亚人发放冲锋枪、导弹发射器、突击步枪和手榴弹,准备与西方“打持久战”。

  据西方媒体报道,当天晚间,阿齐齐亚兵营疑似被导弹袭击,浓烟腾空而起,部分附近建筑被“彻底摧毁”,媒体纷纷给这次攻击贴上“斩首”的标签。

  天亮后,一些外国记者在利比亚官员引导下,乘坐公共汽车来到袭击地点。利比亚官方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介绍说,兵营附近的一座行政部门的建筑物遇袭,没有人员伤亡。建筑物被炸平,瓦片和混凝土碎片散落一地。

  距建筑物50米,是卡扎菲用于接见外宾的帐篷。易卜拉欣说,400米外是卡扎菲的住处。他认为,这是一次“野蛮的轰炸”,可能杀死聚集在卡扎菲住处外的支持者。这名发言人拒绝公开袭击时卡扎菲是否在建筑物内。

  美国方面否认空袭目标是卡扎菲本人。国防部联合参谋部主任威廉。戈特尼在五角大楼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他(卡扎菲)的住地不是我们的目标。”但他同时说,无法确保卡扎菲的安全。

  西方媒体援引利比亚反对派发布的消息称,卡扎菲的小儿子哈米斯。卡扎菲在20日袭击中受伤,医治无效在的黎波里的医院里死亡。

  哈米斯指挥着利比亚政府军最精锐的第32旅,这支部队也被认为是卡扎菲保住政权的“最后防线之一”。不过,利比亚政府和国家媒体都对此予以坚决否认,称这一传闻“非常荒谬”且“毫无意义”。

  哈米斯的兄长赛义夫20日也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谴责多国军事打击行动。他警告说,利比亚有可能变成“第二个伊拉克”。当天,利比亚武装部队发言人宣布,武装部队于当地时间20日晚9点(北京时间21日晨5点)起执行全面停火,并停止在利比亚境内的一切军事行动。这是利当局第二次宣布停火。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利比亚的有关决议后,利比亚政府当即表示悬崖勒马,接受决议,主动停止军事行动。但法英等国的战机当时已经马达轰鸣。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希望利当局能够遵守承诺。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则称,利比亚“立即自食其言”,这次停火“不是真实的”。

  法国的殖民情结和经济利益

  2007年12月,离法国总统爱丽舍宫不远的马里尼酒店,花园里支起了一顶贝都因人的大帐篷,新当选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则穿上了阿拉伯长袍,全世界媒体关注着这新鲜的一幕,卡扎菲来了。

  那是卡扎菲时隔35年后,再一次踏上隔海相望的法国。他给新当选的萨科齐带去了价值147亿美元的合同,那时谁也没有预想到,4年后萨科齐打响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第一枪。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不言自明,英国距离卡扎菲较远,美国就更在天边。在几大军事强国中,法国是距离利比亚最近的。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告独立才结束统治。

  “很多法国政治家都把利比亚看作是对法国而言比较特殊的国家。这里有法国的殖民情结,更有法国的经济利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媒体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对于法国,甚至整个欧洲来说,利比亚的石油行业是重要的投资市场。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从2008年的18家增长到32家,主要投资是能源领域方面。

  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纠结在一起的法国和利比亚关系,终于因为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而摊牌。

  利比亚是唯一公开拒绝法国倡导的“地中海联盟”的国家,这也是法国在应对突尼斯与利比亚政局动荡时为何态度不同的一个深层原因。

  萨科齐2007年当选总统以来,建立旨在深化欧盟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各领域合作的“地中海联盟”便是法国外交重点之一。然而,卡扎菲却拒绝出席200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地中海国家峰会,明确表示对建立“地中海联盟”持否定态度,认为该联盟“是可怕而危险的”,将导致非洲联盟的分裂。由于利比亚的反对立场,加之中东和平进程停滞等因素,建立“地中海联盟”的进程陷入停顿。

  萨科齐2月27日在就国际局势发表电视讲话时说,眼下地中海沿岸多个国家出现局势动荡,现在正是建立“地中海联盟”、使其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

  3月10日,法国在全世界率先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合法性,随后同英国一道积极推动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这些把两国关系推向水火不容的地步。

  “从一个角度看,最快速度支持反对派政权,萨科齐有些轻率或者说操之过急了。他低估了卡扎菲的平乱能力,所以就不得不走武装干涉这步棋了。”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站在自家立场,法国舆论对“动武”是一片支持声。法国前任外长阿利奥。马里就是由于在突尼斯问题上引发争议最终被迫辞职。这一次萨科齐将赌注压在新任外长阿兰。朱佩这位资深政治家身上,期望他能够恢复法国外交的声誉。

  “法国有着强有力的声音,并且它可以为人所听到。”法国作家、历史学家马克思。加洛说。

  不能让一个推翻国王上台的低级军官再把王位传给他儿子,这也许是藏在法国华服下的潜台词。更何况,“军官”多年来一直不太听话。

  在利比亚的任务是什么

  其实,参与打击利比亚,美国政府也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权衡。事后来看,是巴黎峰会和“卡扎菲的进攻”令奥巴马政府改变了立场。

  2月16日,利比亚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抗议随后波及首都的黎波里。游行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20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发表电视讲话,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2月22日,阿盟决定暂停利比亚参加阿盟及其所有附属机构会议的资格,直至其对本国人民的诉求予以回应。鉴于安全局势动荡,多国开始紧急撤离在利人员。

  随着利比亚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联合国经过多轮会议,形成旨在解决利比亚动荡问题的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月26日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出国旅行,并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3天后,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中止人权理事会某一成员国的资格。

  2月底3月初,当利比亚国内的战斗画面传播于全世界之际,英国已经“不能容忍”了。巴黎的热情晚些时候被激发出来。

  法国官员说,如果阿拉伯国家支持,他们将提议根据联合国决议实施空中打击。

  而此时,美国依然置身事外。

  奥巴马曾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起草针对利比亚的军事备选方案。但已有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在身的五角大楼则持谨慎态度,官员们对此也不讳言。据美国一位防务官员描述,五角大楼的想法是“我们有些忙”,因为美国军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还有负担。

  奥巴马政府很在意阿拉伯世界的看法,担心他们认为美国是在对伊斯兰世界发起战争,所以从未认真考虑向利比亚派遣美国地面部队。

  随着设立禁飞区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国会听证会上说,我们就实话实说吧,要设立禁飞区就要先打利比亚。

  3月11日,欧盟领导人拒绝支持法英的军事提案,主张干涉的人士进一步失利。就在西方争论不休之际,卡扎菲的军队向东推进,消磨着反抗武装部队的精锐。

  两天后,阿盟表示支持设立禁飞区,局势首次出现扭转的公开迹象。此时,美国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于更激进的欧洲了。奥巴马3月15日下午召开会议时对高级官员说,只设立禁飞区不足以使反抗者免于战败,他要求提出更多军事和外交方案。

  四天后的巴黎峰会上,曾担心战争成本风险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给了萨科齐一个满意的答案。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3月20日说,他反对扩大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并表示美国将在未来数日内将军事行动指挥权交给其他方面。

  盖茨在飞往俄罗斯的飞机上透露,支持对利比亚开展军事行动的各方观点各不相同,如果增加军事行动的目标,将制造出许多问题。盖茨强调,利比亚的国内冲突最终还是要利比亚人自己解决。

  与雄心勃勃的法国相比,美国在利比亚可谓“利益不大,麻烦不小”。

  “伊拉克战争后,利比亚对洛克比空难给出了27亿美元的巨额赔偿,同西方国家恢复关系。对于美国的反恐事业,卡扎菲也比较配合。他下台后,反对派究竟会把利比亚引向何方,利比亚会否索马里化,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在利比亚问题上,美国没有像法国那样激进,很少见的不当主角,而是扮演了一个有限制的军事角色。”中国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认为现在仍存在着卡扎菲全面妥协的机会。

  《华尔街日报》报道,3月21日,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及其同盟国的最终目标是令卡扎菲下台。

  而中国社科院西亚中东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认为这只是美国拿到台面上说的话,美国认为让卡扎菲下台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不希望置卡扎菲于死地,这是与法英的分歧所在。

  参与利比亚军事行动也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认为,奥巴马应给出清晰解释,“政府有责任向美国民众、国会和军队说明,在利比亚的任务是什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也承认,军事打击利比亚结果“非常不确定”,不清楚军事行动要持续多长时间,达到多大规模。

  但奥巴马22日向国会作出保证:利比亚行动的范围和时间将是有限的。

  如果“正义之战”的感觉慢慢散去

  截至3月22日,法、美、英三国战机仍在利比亚实施轰炸,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也宣布已经或即将加入行动,多国军事力量正在集结,地中海上空战云密布。

  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3月21日召开记者会称,西方打击是在利比亚武装部队宣布全面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之后发生的,空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利比亚大部分民用机场和海港都遭到破坏。

  人道灾难已经出现。英国广播公司BBC警告称,如何避免平民伤亡是参战方需要紧急考虑的问题。

  这令最先积极推动联合国出台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的非盟和阿盟,五味杂陈。在巴黎峰会上,禁飞令成了开战的号角。阿盟秘书长穆萨曾表示,巴黎峰会旨在落实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决议,确保利人民、领土和主权的安全,而不是军事干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3月20日也表示,中方注意到利比亚局势的最新发展,对向利进行军事打击表示遗憾。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以及相关国际法准则,尊重利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我们希望利局势尽快恢复稳定,避免武装冲突升级造成更多平民伤亡。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提出三个问题:看着利比亚的惨状,正义之战的感觉会慢慢地散去,战争最后真正的冲击点在哪里?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会不会调整?战争是否能够达到让卡扎菲下台的目的,或者说要付出多大代价?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将就利比亚局势进行非正式磋商。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49)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空袭利比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