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美国全球之剑再出鞘
体面撤军,集中精力恢复自身实力,应对新兴国家的挑战
文/杜兰
白宫宣布拉丹死讯之后这一个多月以来,美国似乎终结了之前的低调。国务卿、国防部长等高官纷纷出访,奥巴马也在多个场合阐述对中东北非新政策。在主动出击姿态的背后,美国的反恐和中东政策是否在转向强硬,并将加大介入力度?后拉丹时代,奥巴马的外交战略将有何调整?
在反恐问题上,奥巴马政府的长期目标是甩掉这一沉重包袱,腾出手来重振美国在全球的领导。拉丹之死是反恐斗争取得的标志性胜利,也为美国提供了从反恐泥潭中抽身的契机。虽然美国急于金蝉脱壳,但应看到,美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并没有消除。今后,反恐在美国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远未结束,并将趋于常态化。
在中东,恐怖组织正在趁动乱之机,加强向该地区的渗透,并且更加分散化,恐怖主义的形式也可能出现变化。如也门出现权力真空后,“基地”组织获得了发展空间,甚至占领了该国南部阿比扬省并宣布建国。美国难以指望动荡中的中东国家政府有效打压恐怖组织,将更多依靠自身力量在该地区进行反恐。
在阿富汗战场上,拉丹被击毙后,美国已可体面撤军,不太可能继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财力。但如果阿富汗局势日后失控,奥巴马将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因此,美国承诺会在阿富汗实现“负责任的过渡”,并在未来几年里维持相当的军事力量,防止塔利班卷土重来。
在巴基斯坦,美军击毙拉丹的突袭行动使美巴关系更加紧张,互不信任加深。国防部长盖茨、国务卿希拉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突袭行动后均对伊斯兰堡进行了访问,安抚巴对美国侵犯主权的不满,加强两国反恐同盟关系。美国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巴是稳定该地区局势的关键角色,今后或将给巴施加更大压力,以促使巴根除境内恐怖分子的藏匿所。
年初以来,中东北非地区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20个相继陷入动荡,政府或被迫下台,或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在动乱之初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政策摇摆不定。形势有所明朗后,转向支持当地民众。近来,美国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政策立场。奥巴马上月发表了上任以来第二次中东政策讲话,强调美国与中东的紧密关系,表示支持该地区向民主过渡,并提出了多项援助措施。在英国访问时,奥巴马坚称卡扎菲必须下台。近期的八国峰会公报也明显带有美国色彩。可以看出,奥巴马正在逐渐调整政策,力图在此次动乱中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
但是,美国走出中东北非困局仍存在很大挑战。首先,由于发生动乱的一些国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面临维护在该地区利益和推进民主的两难,因此对不同国家有不同评价标准,“看碟下菜”。这导致中东国家对奥巴马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多,盟国的离心倾向也在增强。其次,奥巴马对介入当前乱局信心不足。美国内很多专家悲观地认为,此次乱局将持续五年以上。过去美国对中东投入了巨大资源,却未达到预期目标。美国人已认识到,军事力量在决定他国发展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当前局势还有诸多不确定性,阿拉伯之春是否会真正带来民主的春天,美国十分没有把握。
因此,奥巴马政府在中东将继续奉行有限军事介入的原则,更多依赖外交和经济手段,把精力放在维稳和新秩序构建上,使地区局势尽快朝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奥巴马近来一系列讲话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争取当地民心,防止新上台政府奉行反美政策。其首次提出巴以应在1967年边界线的基础上谈判,也是在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此外,美国还将避免在所有危机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而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协作。
总的来看,美国深陷反恐泥潭多年,在南亚和中东都投入了大量战略资源,又经过金融危机的打击,能力和影响力都有所下降。而随着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美国当前面临一个重要课题,即是大国崛起对美国的威胁更大,还是失败弱国的增多对美国的威胁更大?奥巴马政府明显倾向于前者。因此,美国不愿更深地介入反恐和中东乱局,而是希望利用拉丹之死,短期内以进为退,逐步收缩战线,集中精力恢复自身实力、应对新兴国家的挑战。
美国应对大国崛起的主要手段就是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虽然中东动乱对美国精力有所牵制,但其在亚太依然动作频繁,“重返”进程在加快推进。例如,美国加快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谈判的完成,努力拉拢日、韩等加入,力图把握亚太经济主导权;帮助日本救灾和重建,加强与菲律宾、泰国的军事合作,巩固与地区盟友的关系;扩大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强化在东亚的战略部署。盖茨在香格里拉对话的讲话中强调,美国对亚洲的承诺,即使是在过渡和变革时期,始终持久不变。拉丹死后,美国将重估其全球战略,并势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亚太的投入,以巩固美国在亚太及全球的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奥巴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是国内经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预算赤字巨大,债务日增,失业率仍居高位。最新民调显示,击毙拉丹对奥巴马支持率的拉动作用已基本退去,民众对奥巴马在经济政策领域的认可度更是降至其执政以来最低点。因此,重振国内经济仍将是奥巴马政府的优先关注。而受国内经济和明年大选的影响,其外交政策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有重大改变。□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