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帝国的崩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10:25  中国新闻周刊

  一则窃听丑闻,整个默多克新闻帝国为之动摇。

  7月8日,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关闭旗下已拥有168年历史的英国《世界新闻报》。随后,伦敦警察局长辞职,窃听丑闻揭发人家中神秘身亡,现任英国首相牵涉其中……一时间局势扑朔迷离,引发公众热议。

  已曝光了八、九年的“窃听事件”之所以在短短几天内变成足以撼动默多克报业帝国根基的“窃听门”。究其内部原因,是《世界新闻报》肆无忌惮的“小报”文化冲破了社会大众能够忍受的底线,最终引爆了公众对《世界新闻报》乃至整个新闻集团的集体讨伐。而从外部来看,原本喜好“小报”文化的英国普通民众不能忍受窃听从公众领域渗入到私人生活。而原本与传媒集团关系亲热的英国政界此时迎合民意、临阵倒戈,集体“痛打落水狗”。

  19日默多克父子就窃听丑闻接受英国议会质询,默多克称这是他人生中最谦卑的一天。他表示自己负责掌管整个新闻集团,管理层无法面面俱到,不应对窃听事件负全责。把整个事件看作是一次“公关上的小小失误”的默多克可能会说服由5名保守党、4名工党和1名自民党议员组成的“主攻团”。然而,即便是躲过了此次听证会劫难的默多克还需要面对小报的力量之源、衣食父母——市井民众。正如有媒体所指出的,最终的胜负,将取决于公众的态度和记性。

  致命的小报因子

  提要:窃听丑闻引发了全球对于新闻伦理和底线的争论,也让公众开始重新考量:媒体管理的收与放,监督的道与监管的度,道德伦理与舆论权力等两难命题。当很多人置身于道德制高点口诛笔伐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此事谁能置身事外?

  文/本刊记者 王璟  许辉

  仅仅十几天,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默多克传媒帝国在英国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其麾下《世界新闻报》的电话窃听丑闻迸发的危机,使其从如日中天、八方膜拜的鼎盛,陡然陨落至黯然失色、墙倒众推的颓势。

  今天,默多克仍然统治着这个庞大的传媒帝国,覆盖五大洲,70多个国家,业务版图覆盖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出版以及新媒体等各个领域;控制了英国40%的报纸,美国40%的电视台,观众、读者已超过了世界3/4以上的人口。

  暂且抛开那些对默多克的口诛笔伐,换个角度来看,造就这个帝国的力量源泉,又何尝不是受众们对“小报”的宠爱和追捧,当然,监管机构也无法置身事外,一直以来政客和相关部门对于默多克倚重乃至偏袒。

  这些“厚爱”造就了他,却也深深伤害了这个帝国的根基。

  默多克的大小“两个阵营”

  1952年默多克接掌了其父留下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媒帝国。在他的旗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

  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子公司国际新闻公司拥有《世界新闻报》、《太阳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还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39%的股份。而拥有168年历史的周末小报《世界新闻报》是默多克帝国赖以起家的资本之一,年收入1.5亿英镑。

  在听证会上,默多克表示发生窃听丑闻的《世界新闻报》只占其旗下业务的“百分之一”,因此自己并不对《世界新闻报》的所有事情亲自过问。

  诚然,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既有像《泰晤士报》这样的大报,也有《世界新闻报》这样的小报。但据熟悉新闻集团内部操作的人士透露,默多克旗下的小报和大报两个阵营的记者之间并无多少联系。

  有意思的是,两个阵营交情最深也不过在伦敦Wapping区的老玫瑰酒吧共进下午餐,酒足饭饱后,同在一个集团工作的两伙人就分道扬镳,《泰晤士报》的记者会走进马路这边的一座大楼,而小报记者则会走到马路的另一边。

  从财务角度看,同时拥有定位高雅和庸俗的报纸是合乎情理的。在英国,《泰晤士报》常年亏本,日均发行量不足50万份。但总体来说,《泰晤士报》保住了自己的标准。在默多克掌管下,《泰晤士报》多年来一直仍算得上是受人敬重的报纸。不可否认,默多克麾下的小报收入一直在帮衬着《泰晤士报》的业务。

  小报的工作环境确实有助于滋长窃听这样的行为,在英国的调查性新闻报导中,假冒他人身分骗取资料是常见的做法,尽管通常来说这是非法举动,但若取得的资料符合社会大众利益,法律上仍有可辩解的空间。

  默多克需要像《泰晤士报》这样的大报,也认可《世界新闻报》这样的盈利八卦小报。在他的语录中,普利策不是目标,吸引眼球才是终极追求。默多克传媒集团里小报因子的存在是其“窃听门”不可避免的结果。

  受众“宠坏了”默多克?

  美国电讯报业公司前主席康拉德·布莱克曾称默多克是一个“伟大的坏蛋”。

  默多克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更大程度的迎合受众,默多克办报的“三板斧”即是三S,即Sex(性)、Scandal(丑闻)(特别是王室丑闻)和 Sports(体育)。对于报纸上刊登的所有内容,默多克总是想方设法将其变为耸人听闻、标题鲜明、篇幅短小的文章。正所谓“媒体不坏,受众不爱。”默多克越是“坏”,读者越是买默多克的帐,他的报纸不折不扣的排在英国报刊销量排行榜的前列,读者的支持直接助长了默多克变本加厉采用“非常规”手段。

  他的新闻集团旗下一些报刊的办报理念都直接来源于他的亲自“指点”。收购《华尔街日报》后,默多克认为该报文章太长,读者根本没有时间读完内容。他对编辑记者毫不客气地说:“别再为赢得普利策奖写文章了,还是发表一些读者喜欢的内容吧。”他甚至说:“如果《华尔街日报》也刊登三版女郎的照片,我敢肯定它的读者中也会有MBA。”

  默多克几十年前还未开始扩张时,就曾在《澳大利亚人报》炮制了“女王吃老鼠”的假新闻,监视名人日常生活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的读者们早已习惯,甚至以窥探隐私为乐,媒体窃听监视名人、政客、王室成员在读者眼里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如果有某位名人跳出来称自己被媒体窃听,不仅不会有人指责,读者们一定会嘲笑他是在“卖萌”。

  当种种“非常规”获取新闻的手段被受众们“默认”后,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闻报》把目标对准了近4000人的留言箱,不但包括王室成员、社会名流和其他重要人物,还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阵亡英军的家属,及于2005年7月伦敦恐怖袭击遇难者的亲人。

  这分八卦小报窃听13岁失踪女童米莉·杜勒的留言箱,希望获取其家人伤心绝望的说话来作为封面头条的行径,被谋杀的女孩的尸体在失踪6个月后被发现时,家属和警方都以为她可能还活着,这是因为《世界新闻报》的人员在女孩的留言箱爆满时正在删除信息。

  在英国颇受欢迎的小报《太阳报》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太阳报》被称为《世界新闻报》的 “姐妹刊”,都被默多克打造成以挖掘明星的独家新闻、披露性丑闻、刊登贩毒和犯罪新闻而闻名的小报。

  《太阳报》2009年某期头版报道“UFO撞击风力发电机”,并配以大尺寸的风力发电设施被损坏的图片以吸引眼球,其实事件无非是不明原因故障损坏了风力发电机。她甚至把手伸向王室,并在头版报道哈里王子穿纳粹军装一事。还曾多次把英国内外的国家元首、大事拿来开玩笑。伊拉克战争初期,该报曾把反战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谑称为“蚯蚓”,然后专程把当天的报纸译成法语在巴黎街头派发。《太阳报》中还有著名的“三版女郎”,这是自1970年起推出的栏目,每天在三个完整版面中刊登性感惹火的裸体女郎。此栏目的开设甚至吸引了一大批英国的“忠实”读者。

  《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在英国获得了读者的认可,2004年在英国的每日发行量高达320万份,她的姐妹《世界新闻报》也毫不逊色,2010年每周发行280万份,几乎是同一时期英国《卫报》发行量的40倍。《世界新闻报》停刊后甚至有一群读者前往《世界新闻报》总部要求复刊。

  英国一位保守党的议员在窃听丑闻发生后反复质问《世界新闻报》前总裁:“一些严重违反新闻从业守则的手段,比如贿赂警方、买通新闻线索甚至是窃听,是否已经成为英国小报记者的工作惯例,以至于《世界新闻报》的记者编辑丧失了判断力?”

  这正是很多英国民众所担心、愤怒以及害怕的。当窃听事件仅限于皇室成员和一些体育娱乐明星时,英国大多数人并不对此有过太多谴责,他们顶多觉得一些小报又过于“淘气”了。但是,当记者开始肆无忌惮地挑战底线,为了发掘独家新闻而窃听被谋杀的平民、在战争中死去的英国战士家属以及在地铁爆炸中的受难者,这些无所谓的态度则彻底转化成了愤怒。

  有评论家认为,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过度商业化直接导致新闻的侵略性增强,他已经不是在报道新闻,更多的是挖掘新闻和制造新闻。公众生活在媒体创造的拟态环境中,媒体和受众之间有一种默认的界限。但是默多克集团这种“新闻狂躁症”,挖掘新闻没有了限制,突破了这种界限。受众开始认为这些报道是新鲜有趣的,默多克被受众们“宠坏”后开始变本加厉,受众发现自己的生活被侵略时便开始愤怒。

  监督和监管的较量?

  有学者称,“媒体被当作社会的第四种权力。媒体的监督权力本质上也是一种公权力。默多克长期以来‘公权私用’,当新闻集团的规模膨胀到极致的时候,他们对权力的滥用也到达了无法遮掩的地步。”

  拥有“第四种权力”的默多克不仅在自己的媒体帝国中俨然一位国王,他的影响力大到可以左右政坛,他犹如一位政界“教父”般存在。

  在英国,新闻集团通过贿赂警察、肩负警察的监控权力及恐吓政客不要多管闲事,俨然成为了一个国中之国。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英国历任首相都将默多克奉为座上宾。显然因为默多克背后那令政界感到恐惧的媒体集团,而默多克惯用媒体撬动政治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来支持自己的集团获得更大的扩张。而政客从默多克这里获得了他们想要的更高的出镜率以及赢取民众支持。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保守党的忠实后盾,与英国政界和警界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2007年1月,《世界新闻报》的记者因窃听皇家成员手机而被判入狱,该报时任主编安迪·康尔森引咎辞职。然而仅仅四个月后,康尔森就被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其时保守党领导人)任命为其媒体顾问。

  这种公权力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以意大利为例,总理贝卢斯科尼的媒体集团MediaSet,自1980年代就采取了与默多克类似的手段,以无聊的综艺节目和党派政治剧场吸引了大多数选民。结果,当意大利的战后政党制度在1990年代初崩溃后,贝卢斯科尼得以建立自己的政党和取得政权,并在三届的政府任期中滥用法律和政府机关来为自己的企业和个人利益服务。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这一切都与一个新闻企业应有的行为相差甚远。新闻业的重要角色就是通过提供关于政府、其他权力机构、公民运动和国际事务等的信息,让人们能够履行身为公民的责任。但新闻集团却用八卦和党派斗争取代了新闻。”

  美国电讯报业公司前主席康拉德·布莱克称:“几十年来,英国统治阶层一方面假装瞧不起默多克,另一方面又讨好他,对他卑躬屈膝。”

  他还认为,英国的监管机构在默多克面前是虚弱无力的,数十年来,默多克的本性早已为人们所看透,英国统治阶层被诱惑和恐吓,在他面前一直胆小怯懦。过错在于英国统治阶层。

  布莱克诙谐的这样说道:“失去了监管的新闻集团数十年来的一贯风格就是天不怕地不怕,这种环境熏陶出来的员工如果没有参与过违法活动,那才令人震惊。”

  帝国行将崩溃?

  英国已启动两个司法听证,调查英国媒体的行业文化、行为和道德。调查《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丑闻以及向警方行贿问题。对默多克是而言将是一次公关灾难和名誉危机。一些英国媒体预言,默多克帝国在英国的基业已是穷途末路,前景黯淡。

  最大的打击是被迫放弃收购天空广播公司。面对“如同从默多克帝国奴役中解放出来的”各党派议员的一致反对,面对舆论对默多克帝国群情激昂的口诛笔伐,默多克新闻集团不得不在13日宣布,“在目前气候下,收购很难进行”。

  默多克对天空广播觊觎已久,英政府十天前还暗示收购不成问题。默氏传媒帝国已占有英国40%的传媒市场,若再拔一城,不仅将大幅拓展其在英传媒市场的份额,而且还将以天空广播为依托,在欧洲卫星电视市场高歌猛进,分一杯羹。

  默多克在英国的险恶境遇还会对其在美国的传媒资产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默多克掌控着好莱坞20世纪福克斯制影、福克斯新闻电视台、哈勃科林斯出版社、《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和众议院国内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o金已要求司法部门调查默多克在美的控股媒体,以证实其是否如英国媒体报道的对“9·11”事件死难者及其家属搞电话窃听。

  另外,三名美国参议员已要求检方进行相关调查,因为新闻集团的子公司在英国向警方行贿违反了美国《海外腐败行为法案》。据报道,一些《华尔街日报》的前股东表示,如早知道英国的电话窃听丑闻,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由默多克来接手。

  默多克在英国的媒体资产,尤其是《太阳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等三家报纸已成鸡肋。

  在默多克帝国中,这些报纸原本干着“赔本赚吆喝”的营生。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况且,没有天空广播的支持,这些报纸的数字化改造必将步履维艰,投资者对其商业前景不会看好。

  英国将要出台的媒体新监管措施将规定,任何有犯罪行为的人都不得经营媒体,不得兼有电视台和报纸,矛头对准了默多克的国际新闻公司。如果对《世界新闻报》向警方行贿的指控调查成立。那么,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继续执掌国际新闻公司就成问题。目前,新闻集团正试图在德国、意大利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扩张。这些扩张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尚难断言,但其调整发展战略是必然的。

  连日来,默多克已损失资产4.5亿英镑,且面临拿出大量资金赔偿窃听受害人损失的尴尬境地。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帝国已饱受创伤,很多评论都使用了“崩溃”二字。默多克如何渡过信誉难关,捍卫市场信心,赢得公众谅解,人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转载请写明出处)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