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闻电子屏上显示“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AAA级债务评级下调至AA+”。新华社/法新
“美国体系”的衰落?
当地时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美国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的财政巩固方案不足以达到其所认为稳固美国政府中期债务状况所需要的程度,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心,决定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8日,标准普尔再将美国重要的两家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标普的声明说,下调“两房”评级反映了它们与美国政府的依赖关系。标普认为,从2008年被接管以来,其进行融资以维持运营的能力严重依赖于美国联邦政府。
同时被降级的还有多家与贷款有关的公司和交易机构,其中有存款信托公司、国家证券清算公司、固定收益清算公司和期权清算公司等,它们都被由“AAA”下调至“AA+”。
两党政客的争斗终于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动摇了全球金融体系。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国国债是债券市场的标尺,标普的这一决定把更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美债、美元、全球经济,在这一刻都迷失了方向。
就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一事,美国财政部做出回应。7日晚间,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说,标准普尔公司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是“极其糟糕”的评判,其结论完全错误。
美国议员则忙于互相将信用降级归罪他人,一些共和党人呼吁盖特纳辞职。奥巴马同样受到严厉指责。美联社报道称,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说:“美国信用成为奥巴马总统领导经济失败的最新牺牲品。标准普尔降级是我国在奥巴马总统领导下衰落的标志。他失败的政策导致高失业率,赤字飙升,以及现在史无前例地失去我国宝贵的AAA评级。”共和党议员麦凯恩说:“我也认为我们的体制功能失调,但这与总统领导不力大有关系。”
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态度则较坦然。8月8日在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希望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能给国会议员们带来新的紧迫感,去解决美国长期的赤字挑战。他认为,无论评级机构给予美国信用什么评级,“市场依然确认我们的信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美国面临的挑战是需要解决长期的赤字”。只要有足够的政治意愿,美国的经济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表示,美国也知道并且正在做出财政调整,以帮助经济复苏。
尽管如此,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大幅下挫,和欧洲、亚太股市的惨淡表现一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依然怀疑,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的消息会否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分析认为,在围绕美国主权债务的政治风波动摇美元霸权的过程中,支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军事霸权和形象霸权也遭重创。随着国防预算沦落为任人宰割的“肉鸡”,美国在对外军事干预作战计划上也开始为“钱”担忧。
不过,罗素投资美国首席投资官艾里克 里斯特本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波动反映出投资者信心下降,但这并不预示全球经济崩盘,美国经济“二次衰退”不太可能出现;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表现证明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并无太多担心,市场不会陷入彻底恐慌。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于日前表示,美国经济确实在放慢,但要好于欧洲,不会陷入二次衰退。他表示,标普降级的后果只是触痛了美国的神经,打击了美国的自尊和精神。跟欧洲相比,美国表现一直相对良好步伐迟滞,但仍在前进。
格林斯潘指出,尽管标普调降美国评级,但与意大利债券不同的是,美国公债仍是一种安全投资。格林斯潘称:“这不是信用评级问题。美国能支付一切债务,因为它可以一直印刷钞票。违约的机率为零。”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除标普外,另外两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依然给予美国最高AAA信用评级。
世界经济的二次衰退?
“8日是否会成为另一个糟糕的日子?在标准普尔令人震惊地给美国降级后,观察家与投资者咬着手指等待这一天会发生什么。”从加拿大《环球邮报》的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世界对于当天股市表现的担忧。《华尔街日报》称,高盛等大银行此前一天就纷纷派遣高级战略师与客户商谈,准备迎接黑暗星期一,这一情形与2008年金融危机有些类似。
在亚太股市开市前,七国集团财长紧急发表声明,称将采取一切举措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并释放出购买意大利与西班牙债券的信号。这一明显的“托市”举措却没有抵消市场的忧虑,亚太股市开盘后全线下跌,跌幅最大的韩国股市一度暂停交易。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再次做出稳定市场的保证后,股市跌幅有所收窄,最终中国上证指数下跌3.79%,韩国、新加坡下跌幅度超过3.8%。德法英等欧洲主要股市也都大幅下跌,美国三大股指早盘一度下跌2.5%以上。纽约油价8日开盘后大跌3.6%,至每桶83.75美元。
美国债务危机会拖累世界再次陷入衰退吗?《纽约时报》8日说,证券商和银行家正准备迎接全球市场又一个动荡一周,大西洋两岸都担心政府债务和步履蹒跚的经济成为主导话题。如果再次衰退,后果将更严重,因为各国已不像2008年那样有救市的资本。俄罗斯《晨报》8日题为“新危机的后果将十分可怕”的文章称,受美国降级影响,全球股市8日大幅下跌,制造了又一个“黑色星期一”。
韩国前外长尹永宽8日在《朝鲜日报》撰文说,世界经济再次笼罩在厚厚的乌云下,还有可能发生双底衰退现象。日本和欧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最严重的还是在美国债务谈判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和共和党表现出的分裂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的缺失。
日本时事通讯社8日说,如果危机真的发生,最受打击的应当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亚洲很多国家会撑过这个危机,比如中国虽然持有美债最多,损失很大,但是毕竟可以通过健全的内需、普通家庭高额的储蓄率等支撑经济的稳定。但是亚洲国家中的日本、越南等就例外,说不定会在新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一蹶不振。
在一些分析看来,现在美国的债务危机还只是个开始。《温哥华太阳报》称,全世界关注着华盛顿和欧洲债务列车沿着确保互相毁灭的轨道疾驰而下。不幸的是,奥巴马和国会并未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它依然以无法控制的速度膨胀和扩散,使年轻一代背上日益沉重的巨额债务负担。福克斯新闻网说,标准普尔警告,如果美国的财政状况继续恶化,或者政治僵局进一步加深,未来还可能再次被降级。
欧洲的形势同样糟。《爱尔兰时报》说,罗马与马德里成为上周末被关注的对象,这两个首都的政治家正滑向同一个债务深渊。欧盟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
专家担心,美国、欧盟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的“交互”与“共振”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甚至会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专家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类似于欧债危机的局面还将不断出现,而全球经济能否加强协调,并很好地挤出泡沫,将决定世界经济是否会陷入二次衰退的命运。
对于眼下的情势,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由于市场如此惨烈的下跌,很多经济体都纷纷出台了应对措施,以避免经济出现进一步的恶化。这次标普下调评级给了市场一个强烈的经济衰退的信号,但并不足以造成经济危机,因而各经济体所采取的措施也比较温和。而接下来,各个经济体都会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市场的恐慌情绪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仍将延续下去。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也对全球经济抱有乐观态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存在,但很小。即便出现新的动荡,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这意味着全球的原材料、能源、企业股权以及高技术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下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购买。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中国应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瑞穗证券沈建光博士指出,美国债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偏向于负面,在他看来,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中国的出口。另外,持续的超发和贬值,也会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损失。
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带来美元走势的继续疲软,可能会给我国本已疲软的出口形势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增加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人民币会面临一定升值压力,未来几年中国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
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为11598亿美元,尽管在2011年前5个月,中国总计减持3亿美元美国国债,但从总量上看,中国依然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外汇储备放在了“同一个篮子中”。
除了逾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外,中国还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虽然外汇局多次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但市场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势必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家强认为,评级下调首先会影响债券价值,并会提升债券的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又增加了之后的偿债负担。
“降级之后,可能会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不排除美元贬值的可能,这可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一定的损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警告称。
此外,由于此次降级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史上首次”,因此其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震荡不言而喻。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一股“震荡波”,同时也将加快国际游资冲击新兴市场的步伐。
“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称。
“在美国已进入由强转衰的长周期过程中,中国持有过多的美元纸币,自然是一种压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微博上表示,“必须提高外储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不过,多位专家认为,虽然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但对于美债的持有者来说,却很有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评级的下降会倒逼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这对美债持有者来说,是一个福音。长期来看,要应对挑战,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是解决问题之本,而短期来讲,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则迫切而实际。
沈建光也表示,长期来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消除外汇储备“被动”积累才是应对之根本。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虽然积累巨额美元,但因缺少投资渠道,被迫回流至美国的资本和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因此得以较低成本融资,对于中国来说,现实的困境是,所持的美元资产正因为美元超发而不断贬值。
从金融学理论考量,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通过超发货币,就可以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铸币税”效应明显,因此,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成了自然而然的政策建议。
但迄今为止,人民币区域化尚未实现,国际化更需时日,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为现实和迫切。中国应启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的前提在于明确外储运营目标。在他看来,外储的运营应该以“真实购买力最大化”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多方面推进。(半月谈网综合中新网 新华网 第一财经日报 文汇报 人民日报 环球时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