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11年年末,印度农村地区网民的人数讲增加到2400万,虽然这只占印度农村人口数的3%。
通常是具有极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印度人,却毫不讳言在基施建设方面与中国存在着巨大差距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韩炎发自北京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中印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交往史,佛教与丝绸之路曾在两个文明古国间搭建起文化和地理的双重桥梁;印度人十分尊崇的诗哲泰戈尔曾饱含深情地说,“我前世一定是中国人”;中印同为亚洲新兴国家、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构建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斗争中是“战友”和“盟军”。尽管中印间有着这种种渊源,但对于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印度仍然是个陌生的国度。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记者有幸受印度外交部邀请,得以用自己的眼睛去零距离审视印度。
“不可思议的印度”
“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是一句在印度宣传海报上随处可见的标语。多元文化、迥异宗教信仰、不同发展阶段的因素看似无法相容,但却在这里实现了共存与调和。许多美好的、不美好的、现代的、落后的、崭新的、陈旧的东西,共同构成了 “不可思议的印度”。
在新德里和班加罗尔这样的大城市,装潢奢华一尘不染的高级酒店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即使在这样的高档酒店,停电也是常事。记者在印度国家部委办公室与官员座谈交流时,就多次遭遇投影仪因断电而无法使用的尴尬。
印度政府正在全国推进统一身份证计划,准备给12亿国民每人发放一张包含个人眼球和指纹信息、具有极高防伪性和技术含量的身份证;印度的航天中心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发射月球车;印度有像Infosys和TaTa这样蜚声国际的大企业。而与之共存的,是坑坑洼洼的公路、几乎永远严重超载的运输工具、在城市街头随意“方便”的人们和占人口比率约1/3的文盲。
印度有着非常良好的植被状况和生态环境。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德里也是满眼葱茏苍翠,不见钢筋水泥的森林,但见花树繁茂的世界。在德里街头常常能看到随意觅食的猴子、不太怕人的小松鼠、甚至有同事还在类似中国街心花园的地方看见了小野猪。然而,在印度的许多地方,自来水黄得像啤酒一般,即使烧开了仍无法饮用;食品卫生状况非常恶劣;垃圾堆积和污水横流的景象十分常见……
患上“基础设施饥渴症”
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与一位当地银行女高管交谈时,她评价中国的一番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太惊人了(amazing)”。记者发现,凡来过中国的印度朋友基本上都对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城市建设赞不绝口。而在印度逗留的八天时间里,记者经常能感受到印度人目前似乎有一种“基础设施饥渴症”。要知道,印度人通常是具有极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但他们却毫不讳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中国存在着巨大差距。
举例来说,美轮美奂的泰姬陵是所有访印游客的观光必选地,但连接首都德里和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市的公路路况却相当成问题,20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竟然要开5个多小时,游客为了一睹泰姬陵芳容,不得不面对往返颠簸十小时、身心俱疲的苦恼;2010年才投入使用的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外观相当豪华气派,规模号称世界第六,但中国记者团在候机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长达三小时的停电事故,断电导致机场安检和电脑系统全部瘫痪,大批旅客滞留,再次印证了前文提到的印度电力供应不足的事实;印度作为“软件大国”享有全球性的声誉,但是印度的普通国民要享受互联网服务却比较困难,网民数量与中国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印度商工部长夏尔马先生在会见中国记者团时表示,他热切期待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电力、通讯、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部门,印度政府在未来五年间也将投入空前的一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有技术、有能力的中国企业来说,将会是一个诱人的商机。
中印有时就像彼此的镜子
虽然记者是第一次到印度,所见所闻却有似曾相识之感。印度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曾经困扰过中国、有的至今仍是中国社会的隐痛。在国内常说,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新兴国家,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概念,亲自到印度走一遭,才发现这两个国家有时就像彼此的镜子一般。
印度与中国都处在经济腾飞和国家崛起的过程中,相似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两个国家有类似的问题。记者在与印度南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干纪事报》的同行们座谈时了解到,印度媒体非常注意报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遭遇和抗争,对他们充满同情。但印度同行也认为,国家必须发展前进,为了印度人未来的福祉,建设便利快捷的公路、现代化的机场、大面积的新兴工业园区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发展和个人利益在这个节点上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而此类问题在中国记者听来是如此耳熟。
印度也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印度的富豪们是世界级的。一位印度朋友一提到他们最大的私营公司信实集团总裁安巴尼花费20亿美元建27层豪宅的事就忿忿不平。而在印度的大城市,衣不遮体、无家可归的穷人随处可见。记者就曾经多次遇到讨要食物和表演高难度柔术挣钱的儿童,甚至见到过被父母随意放在烈日下滚烫的路面上睡觉的婴儿。
苏杰生大使在会见中国记者团时曾说道,印度和中国目前的确遇到了太多相似的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通货膨胀、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等。中印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两难的困境,这是否可以归纳为一种“发展之痛”呢?两国政府又是否有机会分享彼此的“止痛良方”呢?
“巴基斯坦结”
作为专门负责国际时政新闻报道的媒体人,记者对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印关系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在马不停蹄地与印度政商学界以及媒体精英进行的多场交流中,国内读者关心的中印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几乎鲜有印度朋友主动提及。然而,有一个话题却是每场讨论都会涉及的,那就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伙伴关系”。记者能感受到,中巴友好是印度人心中一种“无法明说的痛”。
一提到巴基斯坦,印度精英们的思路自然而然就顺着巴基斯坦“支持”恐怖活动这个方向去。诚然,印度被恐怖主义伤得很深,这一点从印度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安检就能看出来。印度的宾馆、学校、政府机关甚至商场大楼,都有严格的安检措施和齐全的安检设备。我们开玩笑说,在印度只要进个房子就要安检。由于印度认定恐怖组织多在巴基斯坦受训和运作,这成了印巴间最大的裂痕。印度人也普遍希望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对巴基斯坦施压。
另外,中巴间的军事合作也让印度充满疑虑。许多印度人认定,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并用来对抗印度;认为中国在克什米尔争议中给巴基斯坦“撑腰”,对印度不公平;认为印美合作就是比中巴合作来得透明、干净并合乎国际规范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问题和误解经过媒体的反复炒作被不断放大,变成了中印关系中的一个“结”。
其实无论印度、中国还是巴基斯坦,都应该认识到,中巴是“全天候伙伴”的事实无法改变,印巴永远是邻居的事实无法改变,中印同为新兴大国互相需要的事实同样无法改变。唯有交流才能逐渐累积互信、减少对对方的恶意猜疑。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