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引发多国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5日14:41  新华网

  是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还是即将,发生的“火车失事”?已经有很多年,联合国大会没有像今年一样,在刚刚开幕时就受到如此多关注和猜测。带来这一变化的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0日,他将带着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的申请前往纽约。而眼下,世界各国似乎已经在会场外用争吵完成了一轮预投票。美国和以色列是最坚决的反对者。在“阿拉伯之春”进入秋天后,以色列正处于周边国家“外交海啸”的狂潮中,和巴勒斯坦关系恶化,这一地区将迎来怎样的冬天?而对于美国来说,刚在中东革命中得手就再次站在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将意味着什么?埃及巴以问题专家杰瓦德14日对《环球时报》说,现在,由巴勒斯坦申请“入联”掀起的外交大战才拉开序幕,更加激烈的博弈和角力在后面。

  联合国上演巴勒斯坦问题拔河赛

  第66届联合国大会13日下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俄罗斯报》称,此次联合国大会将产生轰动,巴勒斯坦人已注定成为主角。20日,阿巴斯将前往联合国,向秘书长潘基文正式递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要求其承认巴勒斯坦的会员国身份。历史上,巴勒斯坦曾宣布建国,并得到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承认,但它一直不是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只具有“政治实体”观察员身份,没有投票权。

  就在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几小时,美国国务9即希拉里·克林顿派出的两名特使分别踏上了飞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航班。“美国之音”称,他们将为避免巴勒斯坦在“入联”问题上摊牌做最后努力。希拉里当天在美国务院发表讲话,坚称巴勒斯坦寻求“入联”的做法是错误的,谈判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途径。此前,美国政府明确表示,将为此动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

  然而,想要阻止巴方申请“入联” 的脚步,美国面临的障碍有很多。巴勒斯坦半官方媒体《新生活报>14日发表评论说,建立巴勒斯坦国是全体巴勒斯坦人的“千秋家国梦”,谁也无法阻挡。正在开罗召开的阿盟部长会议将此列为两大议题之一。沙特外交大臣在会后宣布,如果美国执意这样做,沙特将改变与美国打交道的方式。这种不惜得罪美国的做法,让沙特被不少阿拉伯媒体解读为“巴勒斯坦的真正朋友”。

  正在开罗访问的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14日也力挺巴勒斯坦寻求建国的努力举措,称以色列是被西方惯坏的孩子,“巴勒斯坦建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他的讲话博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以色列强硬外长利伯曼针锋相对地警告说,如果巴勒斯坦坚持向联合国提交议案,将会有“严厉且重大的后果”。德国《世界报》评论说,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有关巴勒斯坦的拔河。

  但现在看来,这场比赛的对手还不太明晰,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吗?当然。但也有可能是俄罗斯与美国。做此判断的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称,这有可能再次变成两个大国之间的抗衡。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13日表示,对于巴勒斯坦的任何决定,俄罗斯都支持。该报称,以阿拉伯世界盟友的形象出现,俄罗斯可能会慢慢想办法取代美国。

  “在这届联大开幕之前,世界已经因为巴勒斯坦变得混乱不堪。”美国《野兽日报》13日这样评论说。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说,欧洲还没有达成统一说法,巴勒斯坦入的耐心却已达到顶点。阿巴斯日前表示,宁可牺牲每年4.7亿美元的美国援助款,也要让巴勒斯坦昂首走进联合国殿堂。法国《解放报》分析说,巴勒斯坦的提案一旦在联合国诉诸表决, “阿拉伯之春”以来欧美和阿盟国家的蜜月便岌岌可危。

  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巴以问题专家杰瓦德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巴勒斯坦申请“入联”掀起的外交大战仅拉开了一个序幕,激烈的博弈。和角力还在后面,各方的斗争会白热化。俄塔社评论称,此届联大可能由于巴勒斯坦建国问题而载入史册,因为联合国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从根本上改变正在进行的中东和平进程。但美国众议院海外援助拨款小组组长格兰杰担心,这场较量也可能成为“失事的火车”。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称,随着时间流逝, “阿拉伯之春”越来越像一颗包裹糖衣的苦涩药丸,“自由民主”不过是争取国际观感的点缀。美欧要想挽回这种尴尬局面,最现实的做法是真正表现出对中东民意的尊重和关注,也许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正是举措之一。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评论说,阿巴斯必须让巴勒斯坦人看到一点进展,即便是仅具象征意义的“入联”。目前已有120个联合国成员承认巴勒斯坦国,阿巴斯只要再找8票就能轻松通过 2/3的绝对多数门槛。虽然由于美国的否决票不太可能成为正式成员,但身份升级应该没有悬念。巴勒斯坦将从目前的无投票权“政治实体”观察员地位,提升至无投票权“国家”观察员地位。这样它就能加入一些国际组织,更重要的是,可以向国际刑事法庭起诉以色列的战争罪。

  美以:最好的朋友还是最坏的敌人?

  14日,YouTube网站上出现了一段名为“和平进程的真相”的视频,发布者是以色列副外长达尼·阿亚龙。这段以英语录制,并被翻译成阿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的视频称, “巴勒斯坦领导人想要建国,但更想看到的是犹太国家终结”。为了发布这段视频,以色列13日专门在美国白宫外草坪上举行了一个公开仪式,选择这一天是因为l8年前双方签署了被视作和平进程里程碑的奥斯陆协议。据悉,这一视频将作为以方关于巴以冲突课程的一部分,在世界数百个学校和教育中心播放。

  然而,在奥地利《新闻报》看来,以色列在未来中东和平中的角色正愈发孤立,而巴勒斯坦就是这场“外交海啸”的主导者。持同样观点的阿拉伯半岛电视台14日发表评论称,现在,以色列似乎处于历史最糟糕时期。土耳其、埃及、巴勒斯坦,每一个都算得上是以色列的灾难。加在一起,简直相当于一场完美风暴。与内塔尼亚胡站在一起并不意味着支持以色列,因为他就是将以色列逼近海啸的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丹尼斯·杰特13日在《堪萨斯城星报》撰文说,关于中东冲突调停问题,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身心俱疲的调停人要求冲突双方端正态度。强势的一方说: “我有这么大的优势,何必参与谈判?”弱势的一方则问:“我的处境这么差,哪有资格参加谈判?”加拿大《环球邮报》评论称,历史和现代经历在以色列民族心理上留下深重印记,那就是自己是受害者。以色列政府固执地认为犹太国家绝不能显示出软弱性,因此往往会行事鲁莽。但阿拉伯也有其强大的韧性,不会放过以色列有损其尊严的敌意行动。

  陷入孤立困境的不只以色列,还有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奥巴马一边支持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抗议示威运动,一边却不得不反对巴勒斯坦实现自决的愿望。美国《赫芬顿邮报》称,在这次“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的首次联大会议上,站在最前端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自己。不管巴勒斯坦采取什么策略,大多数国家都清楚美国政府不敢真照说的那样叫停对巴援助再行使否决权。也许真如巴民族权力机构驻美大使阿雷卡预言,美国对巴“入联”行使否决权将引发示威浪潮,同时也将影响美国同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而目前正是美国努力维持他国对其反恐战争支持的档口。

  阿拉伯媒体问题高级外交研究员罗森伯格14日在媒体撰文,将美以关系形容为“有钱人和他的朋友”。罗森伯格说,美国国会议员只是希望金钱能够滚滚而来,没有人站在强硬立场上告诉以色列: “你必须停止占领”。这就像以色列是个癌症早期患者,他的朋友不断警告医生:不要禁止他吸烟,因为他不希望听到这些话。当然,这位烟民最后只能死去。他那些所谓的“朋友”为这个“好哥们” 的逝去而伤心流泪,但没人会说: “我们本可拯救他的生命。”当你“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是你“最坏的敌人”时,事情便会如此。

  一位资深的英国智库人士1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清楚巴勒斯坦后面蕴藏的巨大恐怖主义势力,这股反美力量如果得不到“安抚与招安”,势必在今后给美国发展带来更大牵制,甚至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实际上在调整中东政策,如果以色列不能和美国达成某种大交易,就很可能意味着最终沦为美国与巴勒斯坦的“交易品”。但是他说,以色列入的骨气是世界的一个谜,无人猜透他们究竟会怎么样,尤其是感到空前恐惧和不安全之后。而这些都是世界面临的新的巨大不确定。

  “胜利”之后的艰难选择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3日报道称,不论是巴勒斯坦获得联合国“国家”观察员身份,还是赢得联合国大会关于其建国的支持决议,今后几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统一和建国都将成为联合国和各大国首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团结、庆祝和喧闹背后,却潜藏着远没那么乐观的现实。

  该文章说,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巴勒斯坦人在离心力作用下分割为加沙、西岸、东耶路撒冷、500万难民和130万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5个不稳定的部分。当前法塔赫和哈马斯下了团结的赌注,反倒映衬出背后的分裂。即便以色列政府真心要同巴勒斯坦人谈判,也必须对四分五裂的巴勒斯坦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加沙的政策侧重军事和安全,对西岸讲合作,对流亡在外的巴勒斯坦人则谈边界安全。’

  那么对于国际社会,接下来该怎么办?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纽约时报》撰文称,包括美国、俄罗斯、联合国和欧盟在内的 “中东四方”应当在美国政策、有关联合国决议和“中东四方”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和平建议。随后,美国和(或)联合国可全面介入巴以直接或间接谈判的斡旋之中。但与这种美好情景并列的另一可能是,如果新的国际合作无法实现,绝望、敌意和暴力将会蔓延。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的评论文章称,最近,特拉维夫街头抗议者大多数挥舞着巴勒斯坦旗帜,巴勒斯坦的符号压倒了大卫星。要想阿以关系出现进展,以色列必须爆发重大危机,甚至影响到以色列的生存,这样才会迫使以色列精英和普通民众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以色列是如何建国的,1948年以来与巴勒斯坦人是什么关系,保持以色列国家合法性的立国之本又该是什么,等等。现在这个危机终于来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值得欢迎。(●本报驻外记者陈克勤黄培昭杨明青木纪双城●本报记者魏莱●甄翔牟鹏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2)

 

更多关于 巴勒斯坦 联合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