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就业促进法案”的胜算
奥巴马的当务之急及最大政治应是尽力使经济避免二次探底,防止民众原本脆弱的信心再遭重创
文/刘飞涛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向国会推出一套总额达4470亿美元的就业促进法案,主要内容是给中小企业减税,扩大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与校舍翻新等基础设施投资,扩大联邦对州的支持,防止地方继续解聘教育及公共安全人员以及降低工资税等措施。该计划的力度超过媒体事前普遍估计的3000亿美元,但也低于2009年首轮刺激计划的7870亿美元。连日来,美国国内反应相对平淡,多数民众对该计划能否提振就业表示怀疑。
就促进计划本身而言,按其描述,预计可在明年拉动GDP增长2%,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使失业率降低一个百分点。而就目前华盛顿的政治气氛而言,共和党控制的众院不会照单全收。
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埃里克·坎托已经公开表示,奥巴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一篮子方案,但他强调这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因此,共和党很有可能将税收减免计划与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剥离,对前者予以支持,而对后者则会继续以减赤为由附加更多的限制,或是把增加政府投资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监管作为交换,从而使之更加符合共和党的经济治理理念。由此,该计划的需求刺激功能也被同时阉割殆尽。
除了共和党的掣肘,该计划大多数措施尤其税收减免期仅为一年,虽多为减赤压力所致,但白宫短线操作的意向亦非常明显,也成为该促进方案的一个重要缺陷。一般而言,企业的用工计划通常至少以三到五年的预期为基础,很少有企业会依据一年的减税计划制定发展战略和用工计划,因此借用美国评论家的话说,短期减税的真正受益者可能仅仅是那些即使没有减税优惠也会扩张生产规模的企业。因此,暂时的税收减免通常不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提升就业的实际效果因此也会大打折扣。同样为期一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也不会持久拉动需求上升,无法产生推动雇主增加用工的足够动力。
另外,“无就业复苏”已经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的典型特征。按照美国金融史家的研究,由银行业危机导致的衰退往往比一般经济危机导致的衰退时间更长,影响更大。比如,房地产价格下滑时间平均为6年,失业率持续上升或维持高位的平均时间为5年,而政府债务的平均增幅为86%。按照这种解释,美国此轮经济衰退至少要到明年才有可能走到尽头,然后才可能转上真正复苏的正轨。
应该说,奥巴马政府对于短期内降低失业率并不抱太高的期望。本月初,白宫预算办公室的报告已经预测,9%的高失业率将会持续到2012年底,而且在2017年以前失业率不会下降到5%的水平。奥巴马在国会推出“美国就业法案”时亦承认,他不会贸然称该计划会解决所有问题,“这不应是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行动方案”。
既然白宫对降低失业率的预期并不是很高,那为何奥巴马又要大张旗鼓地出台就业促进计划呢?事实上这是奥巴马政府继2009年“大规模经济救济案”之后出台的第二个同样意义的“经济刺激方案”。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减缓,甚至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经济目前放缓的直接原因正是第一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效应慢慢散去的结果。因此,对奥巴马而言,当务之急及最大的政治应是尽力使经济避免二次探底,维持经济持续缓慢复苏的势头,防止美国民众原本脆弱的经济信心再遭重创。失业率高低绝非不重要,但与“保增长”相比还只能位居其次,尽管短期内这一增长仍可能是“无就业复苏”。
不过令人感兴趣的是,尽管本质上与第一次大规模经济救济的性质类似,但此次就业促进计划完全避开了“刺激”(stimulus)一词。据说这是民主党众议院领袖佩洛西的硬性要求,其原因是共和党已经利用“无就业复苏”给第一次刺激方案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如果继续使用该字眼,不仅对共和党即使对普通民众来说也会感觉真的太“刺激”了。
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奥巴马对抗金融风暴的干将、前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劳伦斯·萨默斯认为,“美国正在垮掉,追求那些立竿见影的项目已经于事无补”,美国需要瞄准其经济基础及支柱制定一个“为期十年的重建计划”,因此在他看来,奥巴马的就业促进计划不过是一个“好的开端”而已。
当然,奥巴马把此轮经济刺激措施冠以“美国就业法案”的名号,也是作为一种竞选策略向咄咄逼人的共和党人展开有力的反击。自中期选举以来,共和党对付奥巴马政府的主要策略就是通过“不合作”制造一个“无能的”奥巴马总统。他们利用高失业率已经成功地给奥巴马贴上了“零就业总统”的标签,利用主权债务降级给奥巴马制造了“降级总统”标签。对此,奥巴马的反击策略是制造一个共和党控制的“无为的”国会。
此次奥巴马在其就业促进法案中已经纳入了共和党一向主张的减税以及设立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主张,又打上了“就业促进”的旗号,实际上是给共和党递上了一个欲拒不能的烫手山芋。对奥巴马政府而言,该计划的唯一风险是其提升就业的效果并不显著,但白宫可以确定的是该计划至少可以让美国经济继续以目前甚至稍高的速度缓慢增长。□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