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日本化”:形似神不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9日10:06  《环球》杂志 微博

  美国“日本化”:形似神不似

  张茉楠

  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惜贷、经济低迷、零利率、政治僵局、人口减少及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过高。表面上看,美国经济的表现几乎涵盖了所有日本病的特征,这让人们担心美国经济似乎陷入“日本式衰退”,美国真的“日本化”了吗?

  金融危机以来,虽然美国启动了高达78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美联储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超低利率水平,同时还通过购买长期债券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比危机前扩张3倍。然而与之相背离的是,跌跌撞撞的复苏过程却是20世纪30年代那场经济灾难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复苏。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1季度和2季度GDP增速仅为0.4%和1.3%。大大低于2010年第四季度的3.1%,经济再次衰退迹象明显加剧。

  政府虽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但真实就业率持续下滑,总需求依然低迷,并出现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大幅下降等流动性陷阱的特征,更为严峻的是,财政状况岌岌可危,债务膨胀严重拖累经济复苏。

  不过,美国当前的经济窘境更像是相对实力下降的一种表现,而非长期衰落。

  本质而言,美国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财富创造的能力,美国仍然拥有全球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巨大资源、科技优势和人力资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和庞大的金融市场,其经济机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这些都是债务偿还能力的保障。

  从全球金融分工主导的资本循环来看,美国是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者,占据了全球金融分工体系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美国等国利用处于金融分工链中高端的优势,试图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各国在“生产、消费、投资”运行环节中的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

  另一方面又利用金融制度和金融资本不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由贸易盈余所形成的储备资产又通过资本流动输往美国。美国作为最大投资国获取了巨额收益。美国不仅是最大的债务国也是最大的投资国,这种双重角色让美国长期在国际经济中享尽利益。一方面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借得短期资本;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借得的资本再进行长期投资。与平均3.5%左右的美国国债收益水平(借贷成本)相比,海外投资(FDI)形成了高利润回报,据统计在2000-2006年间,美国对外金融资产收益率高达20%,美国通过这种巨大的成本与收益差额获取了大量经济利益,为再融资提供便利。

  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报告,目前美国持有外国资产高达10.4万亿美元,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是17.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其中的10.4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和美国的资产置换,余下的7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外国通过贸易顺差挣来的美元财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的30年间(1973年至2004年),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回报率为6.82%,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回报率只有3.50%,两者相差3.32个百分点。以目前10.4万亿美元的资产大置换规模来算,美国每年得到净收益3450亿美元。这个来自金融渠道的财富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渠道的GDP增加值。

  而与日本经济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立足于创新精神的微观基础。美国能够找到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企业平均利润率的途径,使得美国企业总体上能够避免出现资本有机构成持续提高、平均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微软、苹果、谷歌、雅虎、eBay、FaceBook、Twitter……这些企业依然延续着财富神话。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企业总体年化净利润为1.45万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利润最高的一个季度。庞大的美国跨国公司帝国则在海外再造了一个美国。2007年海外企业盈利8840亿美元,国内企业盈利7140亿美元,海外企业盈利超过了国内企业;而至2008年美国海外企业盈利9560亿美元,国内企业盈利5320亿美元,海外企业盈利已是国内企业盈利的1.8倍。

  因此,美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冲突与矛盾恰恰说明,重振美国经济不能靠“凯恩斯主义”,而要依靠“熊彼特主义”。当前,美国面临的危机是资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压低长期利率、刺激继续量化宽松做法,依旧难以根本解决美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避免陷入日本“迷失的十年”,美国需要为重振创新基础,唤回企业家谨慎开出药方。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来源:2011年10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