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小穆的后穆巴拉克生活
文/张欣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留在熟悉的旅游业。他对后穆巴拉克时代旅游业的重振怀抱希望,“等到10月份,我们有了新总统,情况会好转的”
越野吉普穿行在埃及西南部撒哈拉腹地,炽热的阳光灼烤着白花花的沙漠,明晃晃的令人眩晕。司机穆罕默德·尤纳斯半眯着眼睛躲避阳光,风卷着沙刮进窗内,他拿起纸巾,揉了揉眼睛,默念古兰经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小穆,贝都因人,32岁,家有一妻一女,开罗大学阿拉伯语系毕业,职业导游。他身材高瘦,头发卷曲,皮肤黝黑。同开罗街头小型公共汽车里时不时伸出脑袋冲着外国人热情打招呼的埃及年轻人不同,他的脸上少有表情变化。
尽管怀抱去高中当老师的理想,小穆最终选择了旅游业,原因简单,当老师体面却收入不佳,做导游收入颇丰。
过去8年里,他终日穿行在撒哈拉的风和沙中。小穆是单干户,不为任何旅游公司打工,位于巴哈利亚绿洲的一家酒店招徕到旅游团生意后,就会通知小穆和其他的导游到酒店接团。
在此之前,他们会把露营、野餐、滑沙所需物品备齐,归置在车顶,和沙漠旅行者的装备相比,他们个人所需往往简单异常:两张毯子,一为席,一为盖;一把小茶壶,三两小茶杯,一面小手鼓,当游客忙着在水晶山上捡石头或在白沙漠里追逐狐狸时,烹杯薄荷红茶,击鼓作乐。
“沙漠很美,没有被污染。”白天跟着太阳走,晚上跟着月亮走,小穆和同伴们靠着大自然这一最准确的定位系统穿行于沙漠,迎来送往。
“生意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旅行团来。”他说,酒店会支付给他每工作日50埃镑的工资,一个月下来,2000多埃镑的收入在当地也算小康。
始于1月25日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令埃及政局动荡,吓跑了外国游客,也让埃及旅游业疲软。
作为埃及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旅游业为13%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埃及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10年埃及共接待1480万游客,旅游总收入130亿美元,为该国最大的外汇来源。
但今年1至4月,埃及旅游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损失超过20亿美元,到访游客数量减少四成。其中2月到访埃及的游客数量同比锐减八成。
小穆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每月只有三四个旅游团到访撒哈拉,如果以每个团在沙漠里呆2~3天计算,他每个月的收入平均只有400埃镑左右。
但他还是挺知足,“毕竟我还在工作,比起那么多失业的埃及人,我的生活还可以继续。”
他想到跳槽,重新回去当老师,因为“现在老师每月的收入也能达到2000埃镑左右。”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留在熟悉的旅游业。他对后穆巴拉克时代旅游业的重振怀抱希望,“等到10月份,我们有了新总统,情况会好转的。”
工作8年,小穆有5万埃镑的存款。“等再多存点钱,我想办家旅游公司。”他说,“或者买辆这样的越野吉普车,自己接团。”
“我还要供女儿上完大学,让她学习很多种语言,毕竟她才3岁,我还有时间为她打好基础。”
“虽然现在挣钱不多,但我过得踏实,因为穆巴拉克下台了,没人再‘偷’我们的血汗钱了。”他说,脸上带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