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马逊的小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6日15:12  新民周刊

  亚马逊的小地震

  苗    炜

  2011年9月,《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说,亚马逊和作者直接签约,将在今年秋天推出122本书,这些书不是哪个出版社出的,而是亚马逊和作者三七开分账。文章中有个采访对象说,每个人都害怕亚马逊,书店早就在竞争中败北,出版商睡了一觉醒过来,发现亚马逊开始和他们竞争了,经纪人也会发现,自己的午餐被亚马逊偷走了。作为一个在某家出版社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我觉得这是个坏消息,但作为一个写字为生又出了几本书的小作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

  一般来说,写作者通过出版社出书,会拿到10%的版税,比如书的定价是20块,印1万本,作者拿到的版税是2万块。出版社出这样一本书,每一本的成本大概是4块或5块钱,扣除给作者的稿费,就是用于印刷和物流啥的。好了,网络书店可以省去印刷和物流的环节,读者只需要从网上下载这本书就可以。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当当或者卓越或者京东商城,都不能涉足出版,但是,它们未必不想做出版。前些日子,京东商城发布一个通告说,它们愿意和作者签约,给作者3%的写作补贴,这是几大网站互相竞争之下出的一个小招数,写作者和网站都没有认真对待,但是,苹果APP商店里早就有了一种新的出版模式,你把你的书做成APP,售价99美分,苹果这个平台拿去30%,剩下70%,就算70美分,4块多钱,从道理上说,你这样卖出去一本书就拿到了4块多钱。当然,这只是道理上的,很多APP的制作者,会提成一部分,如果你的书已经有了纸质版本,原来的出版社也会拿去一部分,环节上参与者越多,拿钱的人越多,作者自己拿的就越少,亚马逊这个签约的好处是,只有它这个大平台和作者两个参与卖书,相对而言,作者能拿到更多钱。

  IT界评论人士洪波这样分析,亚马逊原来的链条是从作者开始(也许还有经纪人),到出版社再到亚马逊再到读者,亚马逊只能跟出版社签约,每卖一本电子书,亚马逊拿30%,出版社从剩下的70%销售额中分25%给作者,相当于书价的17.5%。如果扣去经纪人的那份,剩下只有15%到作者手上。卖掉一本售价10美元的书,作者分得1.49美元。作者与亚马逊直接签约之后,产业链条缩短为作者-亚马逊-读者,就算图书价格降至3美元,作者仍可分得2.1美元,并且获得了对自己图书的完全掌控。

  两年前,有一位出版界人士说,如果亚马逊网站上那些书都卖10美元以下,那么整个行业就被毁掉了,就没人愿意写书了。一本新书出来,书店里可能卖20块,但网上只卖10多块,网上发行的量大,拿到书的折扣低,给出版社的钱少,给作者的钱也少,所以我当时很同意这位出版界人士的分析,现在美国书商协会( ABA )的首席执行官 Oren Teicher说:“亚马逊将整个图书出版业当作人质,开始是将零售商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e),现在则是出版商和作家。”我对这话就不是那么同意了,网站和作者直接签约,给的钱更多,好像只是扔掉了中间环节啊。也就是说,出版社和出版商的日子不好过了,至于写作者,只要还有人看书,一时半会儿就还饿不死。亚马逊原来所做的,是告诉读者——你们不需要书店,现在做的是告诉作者——你们不需要出版社。当然,谨慎的作者会想,和亚马逊这样的大平台合作,等于是与敌同眠,也许能多拿钱,也许承担更多风险,未来怎么样,还真不知道呢。

  现在最有紧迫感的是出版商,《经济学家》杂志说,出版商应该向风险资本家转型,它们应该去发现潜在的畅销书作者,并投资(预付定金)。实际上,这两年国内做得最风生水起的几家民间出版机构,早就开始这样做了,比如磨铁。

  我这篇文章也许比较枯燥,读者可能不感兴趣。那我说两句有意思的——赶紧去买个iPad或者亚马逊的阅读器吧,电子阅读、电子书的全面到来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很多。前面那位IT评论人洪波先生说的话更有意思——“纸质书不会死亡”,这样的声音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群体,语气坚决而且包含情感。没错,纸质书信也不会死亡,你上一次把信投进邮筒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