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生命的历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15:5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当一个人遭遇心灵创伤的时候,通过建立融洽关系的治疗,要比药物更有效

  文 | 兰溪

  100多年前,奥地利有一位神经科医生。来找他就医的大多是女性,有厌食、神经症、精神障碍等症状,开始他给她们一些药物,但这些药物并不起作用。后来他发现,谈话对她们的作用反而更好一些。

  此时的欧洲正处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多女性受到社会道德的压制,长期的情绪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见诸症状。这位医生的一个创举,就是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让患者能正常地表达,从而产生一种“精神疏泄”的作用。

  这位曾饱受争议的医生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成为现代心理治疗的发端。

  在此之前,医生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一般都借助于哲学、宗教或巫术。经过100多年发展,西方心理学已经发展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行为心理学、超个人主义心理学等很多治疗学派,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些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也被引入到中国。

  2011年9月,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柯克。施奈德博士,受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之邀,到南京讲学。院长赖永海教授评价道:“存在主义心理学与中国禅宗的思路是相通的。”

  9月23日到25日,笔者全程旁听了施奈德的讲座,并对其进行专访。

  与自己相处

  “现代人被手机和网络占据,甚至连心理咨询都试图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进行,获得短暂的快乐。如果我们不能体验与自己同在,与自己相处,就很难进入到深入的思考和想象。所以,把生活节奏慢下来。”

  “焦虑并不完全是负面的,一定程度的焦虑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力量。你可以和焦虑共存。”

  “创造性思维不是强求的,而是在某种情境中自然而然发生,这种情境需要培养,这需要更多的事物进入到你的体验范围。”

  讲课时,施奈德语速稍缓,时有这样的妙语,给人启发。

  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认为生命是偶然的抛入,没有意义,“恶心”)不同,施奈德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接受当下,并对现实生活持欣赏的态度。

  兰溪:现在有些心理治疗都谈“消除烦恼”,好像可以把所有负面情绪都从生命中清除,只保留快乐,这可能吗?

  柯克·施奈德:如果只有快乐,人们只能生活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不能体会探求生命的快乐。消除烦恼的做法,在某些时候能使一些人的困境获得缓解,问题是,这样的方法能否帮助人获得可持续的改变?我认为改变应该是可持续的,深度的。而且,一个人的改变应该是自己愿意的,而不是像机器人一样听从那些心理治疗师的指令。

  兰溪:现在中国有些“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每天用语言告诉自己,“我满足,我微笑,我快乐”等等,感觉很自欺欺人。

  柯克·施奈德:我对此也持怀疑态度。比如,每天在老板面前笑,你真的感到快乐吗?如果你的企业破产,对你说几句激励的话,会有用吗?快乐不是行为,而是内心的体验。这种“积极心理学”关注的只是行为的改变,而内心的改变才是根本的。一个人的伤痛、恐惧或绝望,只能面对,而不是回避。面对它们,才会打开生活的另外一扇门,痛苦的经历会教会人们思考。一个人深深体验到痛苦,他才可能了解,对于他来说,什么最重要。而“积极心理学”没有认识到人生痛苦经历的意义。

  兰溪:课上练习(讲课过程中,施奈德让学员们做这样一个练习: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闭上眼睛,深呼吸,体验自己的感受;另外一个人,睁着眼睛,观察对方,看看感受到了什么。练习中不能讲话。练习结束,再彼此交流感受的异同),开始为什么不准说话呢?

  柯克·施奈德: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人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同在感。语言是很浅的层面的交流,而更深的层面是非语言的感受。

  生命是一场历险

  “人生是一种历险,几十年不知道目的的旅程。”施奈德这样对学员们说。

  讲课时,施奈德多次提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

  贝克尔是迄今研究死亡最多的心理学家,他临终时接受了一个采访,谈死亡的感觉,“我感到很有希望,把自己交托出去,融入宇宙,虽然自己留不下什么,但我愿意把自己交出去,交给宇宙中不可知的存在(the unknowable)。”

  兰溪:你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柯克·施奈德:死亡之后,物质变成了能量意识,对这样的转变,我也很好奇。对死亡,我在思考,但是还没有找出答案。有生之日,我会最大限度的使用我的生命,等我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把自己完全交出去。

  兰溪:对你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柯克·施奈德:对我来说,生命意义来自一些个人的经验,特别是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我3岁的时候,7岁的哥哥夭折,当时,我很恐惧、抑郁,经常做噩梦,后来的转机,来自我做了一年的心理治疗。我从治疗中得到的最大帮助是,学会跟我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相处,活在当下,这些绝望的感觉反而能帮助我去思考,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生活的价值是什么。这让我去探索自己的生命旅程,使我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它也带领我研究心理学,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经验。我知道那些患者,有恐惧有焦虑,但是也有希望。

  也是从3岁开始,我挣扎着追问,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后来它让我去思考生活的哲学,并由此发展出以敬畏为基础的存在心理学。敬畏让人觉察个人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可以认识到,个人潜在的伟大之处,它通向生命的惊喜。

  这些,让我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感恩,把生命当成一种恩赐。我知道自己与更高更大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使我能超脱对事物狭隘的评价,即使在我感觉到悲伤绝望的时候,也能被感召,继续活下去。这种召唤好像来自上帝,但又高于上帝。

  兰溪: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占星,你怎么看待占星?

  柯克·施奈德:在美国西海岸也有很多美国人迷恋占星,甚至有些领导者也相信占星的力量,我对此并不认同。

  兰溪:占星者认为某个人出生在某一时刻,说明他的能量在那一刻与宇宙契合,因此,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就像密码一样,可以据此看出一个人的命运,并可以通过人为努力使命运变得更好。

  柯克·施奈德:这听起来有点可疑,如果说通过解读密码可以觉察自己,还可以理解,问题是,他怎么确定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就是命运的密码呢?这个理论基础并不可靠。

  心理学与宗教应该互相增益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精神亚健康人群约有1亿,但可以担得起心理治疗任务的工作者非常少。而现在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对临床心理治疗来说又非常不实用。在这种情况下,占星、解梦等推算命运的术数反而流行。同时,宗教信徒迅速增加,各种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灵探索类的书籍也变成畅销书。

  到底,谁能拯救人们的心灵?

  兰溪:现代心理学剥离了信仰的成分,但是我觉得如果心理学没有信仰作依托,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终极价值的追问。

  柯克·施奈德:这样的心理学的确很有问题,因为它忽略了人们的精神灵性的层面。不过,现在也有些心理学派慢慢对灵性问题产生了兴趣,心理学开始走向深度的灵性层面。比如,存在主义、人本主义、超个人主义心理学,都比较关注精神的层面。

  兰溪:几千年前,当佛教、基督教这些宗教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关心人的心灵问题,而心理学是近代学科分科之后的产物,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否会与宗教合流?

  柯克·施奈德:很好的问题。心理学应该与宗教协同发展,两个领域应该彼此增益。我认为,心理学可以把对灵性的追问带给宗教,宗教可以把对生命存在的赞赏带给心理学。

  (感谢王学富博士为采访担任翻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生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